与此同时,母系的肌内脂肪和肉色也在同步改 进。这种母系正是中国进口杜长大组合种猪最急需的材料。Brubaker 博士在培育长大二元父母系配套方面做出的成就是世界一流的。 该场著名种公猪有大白公猪King David485- 9(134 日龄活重达250 磅)、大白公猪Uki 386- 8(133日龄活重达250 磅!)、母系大白公猪King David384- 8(160 日龄活重达250 磅,其母系记录3 胎平均产活仔15.3 头!)、长白公猪Zebu 496- 7(142 日龄活重达250 磅)、长白公猪Zebu54- 14(156 日龄活重达250 磅,其母猪9 胎平均产活仔数13.2 头)。可见Whiteshire Hamroc 的猪是健康、高产、父母系配套的全能种猪生产系统。 7 引种技术焦点—美国种猪与中国养猪生产结合的辩证法 美国种猪的引入对提高中国瘦肉猪生产效率的积极作用是不争的事实。但在引种利用的实践中尚有许多潜在效益未能得到开发,在利用手段上尚未做到成熟完善。以下技术要点值得关注。 7.1 走秀与产肉的辩证 要关注父系和母系的配合力。某些中国猪场派员去美国选种猪往往过分偏重体形,选择重点偏向细腰肥臀,面目清秀,背部肌肉凸起,背沟明显,股二头肌肥大下坠(形成所谓的大裤裆)。这种猪在美国叫走秀猪(Show Pig),其生产性能并不是顶级的。如果杜长大三品种都按这种父系模式选购,将来的杜长大三父系组合的生产母猪平均每年只能提供15头以下的仔猪,与正常的杜长大年产仔能力24 头比,每头母猪的年产量损失达9 头!有些肌肉极端发达的种猪甚至不发情,产后无奶或少奶,肢蹄病频发,此类种猪不宜进口。去美国选种猪务必做好父母系搭配计划。母本通常选大白猪、长白猪,其体形为丰满修长,腹线长而平滑,乳头7 对以上,乳头凸起粗壮,胸部开阔(肩宽胸深,肋骨开张良好),腹部充实饱满不下垂。只有胸宽腹广才能容纳大量的仔猪(胎儿)、子宫、强大的消化器官和强大的代谢机体(以供泌乳需要)。这样的母猪是一个产乳型的母体。要具有母乳型体格不可能浑身肌肉极度发达。这种“不中看”的长白猪或大白猪母系(现在有很多大白猪、长白猪母系产仔数已超过12 头,14头者也不为奇)和一个兼用型(产肉和产仔兼顾的)的大白猪或长白猪第一轮父系杂交就可以生产出繁殖力好(母猪年产仔数24 头) 而且体形适度丰满、比较中看的二元母猪。这种二元母猪再和终端杜洛克猪父系(肌肉丰满型)杂交生产的三元杂种商品猪既有良好的生长性能和饲料利用率,又有中看的产肉体形。 中美双方猪农对父系猪体形要求的不一致值得研究。美国猪农认为猪的实际载肉量(Carcass Mass)最重要,所以种猪务必肩宽胸深,背宽体长,臀大尻圆。至于背部是否有沟线形成所谓的“双脊”,股二头肌是否凸起形成后臀的肌肉沟线等等并不重要。只是需要一副强健的骨骼和四肢来支撑厚重的身躯。 中国的不少猪农要求种猪面目清秀,身材苗条,浅胸吊腹,但背肌发达,背线深刻,后臀肥大,股二头肌极度发达凸起下坠直至步态蹒跚,肢蹄失常。上述理念差距值得予以辩证沟通。大量的生产实践证明浅胸吊腹的双脊肥臀猪比丰满结实型的猪按活重达114千克的日龄要晚10天以上,在生产成本上的差异可见一斑。这种差异已在国内某些大猪场得到了证实。 7.2 瘦肉率与总瘦肉价值的辩证 美国养猪与欧洲养猪相比,对瘦肉率的苛求程度不高,而且偏重肉质要求适度脂肪,特别是肌内脂肪。目前美国114 千克(250 磅)以上的商品大猪15毫米背膘厚较为常见,如果对背膘负向选育过多则对肉质和繁殖性能、生长性能有负面影响。与北欧市场对极端瘦肉的要求相比,美国猪的瘦肉率更接近中国市场消费取向,故去美国选猪对种猪的背膘厚度的把握应以适度为宜。纵然,国人对猪肉的要求是瘦肉率高(但不是越高越好)背膘薄(但不是越薄越好),目前美国的种猪对国内市场58%左右的瘦肉率分寸之把握可以说是绰绰有余。由于美国种猪的晚熟趋势,在活重150 千克以前尚未到达背膘增长高峰,故能适应养大猪养快猪(生长肥育期放开不限饲),生产大型瘦肉猪的历史潮流,用长足瘦肉(产量)长足天数(肉质)来争取最大的瘦肉总价值。 7.3 洋品种与土条件的矛盾 引回的美国种猪苗经双方海关检疫隔离90 天后体重已达100 千克级别约160 日龄。在210~250日龄将进入初配期。初配体重约150 千克左右(比传统120 千克大了一码),大的个体接近200 千克。一般美国种猪在初配前不限饲,此阶段是长骨架和肌肉阶段,要充分饲养形成大骨架和大骨盆,防止头胎难产(现代美国猪初生重约1.5~1.8 千克,大者可超过2.5 千克)。美国的后备猪都有敞圈运动场,用以锻炼母猪肌肉,故入关的后备猪应尽量模拟不限饲+运动的饲养管理模式,避免限喂栏养头胎猪。我国一些老猪场的限喂栏和产床(60 厘米×200 厘米)已不能适应新版的美国进口种猪的庞大身躯。新设计的限喂栏和产床应适当在宽度上(特别是产床下摆)调高10~15 厘米,长度上调高10~20 厘米以上。饲槽开口宜宽大以免母猪撞头。 7.4 阴性与阳性的对立 进口猪必须经过双方口岸血样检验,确认未感染有关传染病。故一般进口猪为SPF 或阴性猪。此种猪是一种生产性能极好的净猪。这种猪一旦进入病情复杂人口、猪口密集的中国环境,很容易在攻毒之下死得更快。故大凡引入此猪必须有资深兽医按引种当地流行病学特点因地制宜做出免疫对策。接纳进口种猪的育种场应设在僻静偏远之所在,以有山有水无人之乡为佳。 7.5 引种人选才与常用技术参数 引种是一项艰苦细致的高科技工作。一个批次组合(一架包机)为400 头(约400 万人民币),买好了是淘金,买不好是淘气。要求赴美选猪人员能兼通美国和中国双边种猪业内行情。在国内应有多年的种猪场生产实践第一线选种经验,能在猪栏里爬进爬出几十年者最有相猪之眼力;此外,在国外最好能有同行业内朋友才能熟门熟路,知根知底,不至买错人家。年轻企业家首次出国选购种猪最好有资深专家指导以免买非所需。 在国外现场核对系谱和育种材料需要迅速读懂与系谱有关的育种材料并做出取舍反应,要求有相当的外语水平。对非英语人员要求能看懂如下基本育种参数和专业术语,该术语由National SwineRegistry (国家良种登记组织)、National Swine ImprovementFederation (国家种猪改良协会)、NationalPork Producer Council (国家猪肉生产者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 of Swine Record (国家种猪记录协会)协调颁布并通用于美国: 1)DAYS(days to 250 pound),达250磅活重时日龄; 2)EPD(expected progeny difference),子代预期选择进展,+表示性状参数增值,- 表示性状参数下跌; 3)FEED/POUND OF GAIN,料重比; 4)LWT (litter weight),21日龄窝重; 5)LEA (loin eye area),250磅活重时眼肌面积(平方英寸); 6)MLI (maternal line index),母系生物- 经济效益指数; 7)NAT (number after transfer),产后24~48小时母猪哺乳的实际仔猪数; 8)NBA (number born alive),产活仔数; 9)NW (number weaned),断奶仔猪数; 10)LBS (pounds of lean),250磅活重或185磅胴体所含的瘦肉量(磅); 11)SNP (single nuclear tide polymorphisms),单核苷酸多态性能测定; 12)SPI (swine productivity index),繁殖经济效益指数; 13)STAGES (swine testing and genetic evaluationsystem),种猪测定和遗传评估系统; 14)TSI (terminal sire index),终端父本指数。 应注意的是,肉质参数已按一定权重纳入MLI和TSI。近年来肉质成为美国选育重点,有关肉质术语缩写请参阅2007 年北京版53 届国际肉类科技大会论文集。编后话美国为何是种猪输出强国, 我国为何是种猪进口大国? 美国的种猪场并不见得都大, 但多是各有独特育种理念的家族企业、代代相传锲而不舍、必以创出独具特色名牌种猪论英雄; 我国的许多种猪场比美国的大, 但偶见有几个搞点性能测定已是了不起的育种工作了, 大量的是在争相比拼最新最多引进外国种猪为卖点, 多年坚持特色育种工作者凤毛麟角, 这种状况如不改变, 我们将永远是种猪进口大国。 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 拿来主义也许便捷, 问题在拿来的是否都是适用的上品。头尖、胸窄浅、细腰肥臀的种猪可能就不是理想的体形, 心肺不够发达、胃肠不够发达吃不多饲料怎能多产奶、多长肉, 中躯不发达也限制怀胎产仔性能。美国育种家认为, 种猪体形宜呈矩形, 胸宽深、背宽平或微弓,额宽腿粗, 体躯硕大, 这种体态的猪心肺发达循环好, 胃肠容积大能吃消化好, 中躯发达有利怀胎产仔, 育肥猪多吃快长产肉多、瘦肉率适中肉质好。这种体形选择可能是正确的。 该贴已经同步到 007畜牧的微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