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冷鲜鸡能否取而代之“活杀鸡”?记者展开了调查。 位于仙霞西路的虹康菜场有长宁区第一家活禽交易点,也有本市首批冷鲜鸡销售点。前天上午买菜高峰时段,记者分别在两个摊位前等候15分钟,“活杀鸡”卖出7只,冷鲜鸡卖出了4只;当天开业前3个小时,活禽摊位卖出160只左右,冷鲜鸡柜台售出近40只。尽管从数量上来看,选择购买“活杀鸡”的市民仍占多数,但不少市民的观念已发生改变。 “冷鲜鸡的口味其实挺不错的,”正等候杀鸡的汪女士说,买活鸡现场宰杀的确不卫生,自己也知道冷鲜鸡更加科学卫生。不过,她最担心的还是冷鲜鸡过程控制不严,所以还是选择“眼见为实”。同一菜场内,李女士则买了两只冷鲜鸡。“吃过的,挺鲜的!”李女士告诉记者,相比之下,冷鲜鸡的价格更加实惠一点。 “冷鲜鸡是产业发展方向,我们看好这个市场。”光明集团旗下“都市菜园”总经理杨学军介绍说,他们位于虹康菜场的这个冷鲜鸡销售点6月初单日销量最高曾达182只,受活禽交易重新开放影响,曾一度跌到每天20只。不过,现在冷鲜鸡的销量逐步回升,“都市菜园”在全市10家销售点的单店日均销量已达四五十只。“从长远看,关闭活禽交易是趋势。”杨学军表示,冷鲜鸡刚上市时,禽类的品种和质量都受限制,现在,土鸡、老鸭等品种陆续上市,回头客也越来越多。他们计划年底前开50家冷鲜鸡销售点,明年达到200家。 的确,经过两个多月的推广,钟情于“活杀鸡”的上海市民正逐渐接受冷鲜鸡。据了解,目前本市共有圣华、良元、旺园3家冷鲜鸡生产企业,全市冷鲜鸡日均销量已达2万只,是H7N9禽流感发生前的4倍。 公共卫生安全与口腹之欲 孰重?孰轻? 夏日高温下,为什么H7N9病毒仍然存在? 国家卫生计生委H7N9防控专家组专家、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科主任卢洪洲解释说,H7N9病毒确实对热敏感,但是不能理解为太阳一晒,H7N9病毒就死了。H7N9病毒65℃加热30分钟或煮沸(100℃)2分钟以上可灭活。广东这季节天气再热也不会热到65℃,尽管H7N9病毒在体外环境中存活概率降低,但仍可广泛地在禽类体内存活。秋天天气转凉后,H7N9病毒在体外环境更容易生存,病例还可能再发生。不过,卢洪洲也表示,从现在的情况看不太可能导致大规模流行,公众没有必要过于恐慌。 “即使没有H7N9,活禽身上也有其他微生物,容易引起感染。”卢洪洲因此对活禽交易说“不”!一方面是出于防控禽流感的考虑,另一方面活禽交易也不文明。在一些发达国家,活禽交易也是被禁止的。 尽管人们对于H7N9禽流感病毒还有很多未知的地方,但活禽与人接触会导致疾病传染已是铁证。或许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思考一下,当个人的口腹之欲与社会公共安全发生冲突的时候,天平的砝码应偏向何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