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发现有很多欧洲种猪企业宣传他们的种猪繁殖性能好,每头母猪每年可提供断奶仔猪二十八甚至三十余头。对此,我谈论一下个人观点: 1,欧洲国家资源和中国完全不同。首先每个国家地域相对要小,气候、生态、农作物、植被、甚至水资源相对差异小,所以养猪模式能做到全国统一。而中国国土面积太大,气候等资源各地差异太大,养猪模式从国家层面不可能有一套放之全国而皆准的模式。 2,欧洲国家法治较健全,几乎没有商品猪活体运输,农场与农场之间距离也是有法定距离,加之像猪瘟、伪狂犬病等从国家层面做了净化,猪相对疾病控制压力小。而目前中国情况则反之。 3,在欧洲国家想办养猪场准入条件很高,要接受专业培训等条件后才可申请办场。而中国几乎没准入条件。 4,欧洲国家养猪机械化程度非常高,资金投入很多。没资金可以找银行贷款。所以完全可以按科学规划来设计、建设、运营猪场。而在中国养猪能得到银行贷款的案例太少,不具普遍性,大多数农场缺钱,很多农场无法按规划、设计运营。 5,欧洲养猪生产资料如:饲料、动保产品不但质量好,而且价格低。而中国大多恰恰相反。比如:欧洲卖饲料和动保产品销售费用几乎为零(好钢用在刀刃上),没用人海战、广告战、促销战等,绝大多数企业靠品质和性价比做生意。 综上所述,我认为欧洲高产种母猪在中国大陆基因很难表达出来。再者中国猪农有个传统,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我个人而言,到今天止,还没发现在中国大陆有那家猪场母猪年断奶仔猪超二十六头(年均全场数据),并且我决信,在近年内欧洲独资企业在中国大陆办的农场也做不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