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模养殖是畜牧业标准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基础,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化分工、专业化生产的必然选择。规模化养殖具有规模大、产量高、效益好、质量容易控制等优点,趋势是世界性的、不可逆转的,可持续的规模养猪是今后的发展方向,生态化适度规模养猪是最终发展方向。 养猪规模过大,资金投入相对较大,饲料供应、猪粪尿处理的难度增大,而且市场风险也增大。1个万头猪场年排污量3~4万吨,排出氮108t、磷30t,还有大量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对水体和土壤污染压力很大;此外,每天还向大气排放氨35.3kg、硫化氢32kg、粉尘57.5kg及大量微生物和臭味物质,可使周围5 km区域内空气受到污染。因此养猪选址对养猪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为了不让周边的环境受到影响,同时又让老百姓吃上绿色生态肉,大康牧业的生猪养殖基地选址大多位于湘西怀化周边雪峰山区的山坳间,山体相隔,局部封闭,当地森林覆盖率达到65.3%、人口密度低,人员流动少,人畜污染轻,并且基地与基地之间相距较远,从而有效避免了连片感染现象的发生。同时由于湘西山区冬季温度并不会下降过多,夏季山区温度也并不至于过高,气候适宜,公司无需长时间大规模对猪舍采取如设备供暖、空调降温等措施,减少了固定资产投资。种猪和仔猪在适应气候自然变化的同时,增强了抵抗疫病的能力,同时也有效提高了种猪的产仔率以及仔猪的存活率,大康牧业已成为湖南西部地区主要的生猪本土品种改良基地和优质种群改良基地。 为了搞好猪场的卫生防疫工作,确保养猪生产的顺利进行,杜绝疫病的发生.大康牧业构建起了独特、完备的疫病防疫体系,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第一,雪峰山脉天然的屏障,较为有效地阻隔了病毒对猪场的侵蚀,独特的生态养殖环境降低了动物疫病发生的风险,便于疫病的综合防控。第二,公司建立了四级联防生猪防疫体系和疫情预警机制。公司、养殖基地、当地畜牧部门、养殖户组成四级联防生猪防疫体系,设立了“疫情110”。第三,公司养殖基地实行严密的进出消毒措施。严格控制人流、物流,确保生产区的赶猪道、运料通道和粪道分布合理,做到互不交叉。第四,公司还制定了科学的免疫程序,严密监控猪群健康状况,积极推广前期保健式的饲养模式,通过加强对母猪、乳猪的保健管理,增强抗病力,从而降低中大猪的病残率,达到减少用药的目的。公司完备的疫病防疫措施,以及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有效降低了生猪疫病的发生。在全国多次爆发生猪疫情的情况下,公司自设立以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大面积疫情。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