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人物》杂志报道,对中国企业来说,以“蛇吞象”的方式去并购外国企业,总能在国际上引发关注。5月29日,双汇集团的控股公司双汇国际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双汇国际)和全球最大猪肉生产商美国史密斯菲尔德食品公司(以下简称史密斯菲尔德)宣布,双方已经达成最终并购协议,双汇国际将以总价71亿美元(1美元约合6.14元人民币)的代价收购后者。如果得到两国政府部门批准,这一交易将成为中国企业对美国企业最大的一宗收购案。分别在东西方背景下成长起来的两位“猪老大”联姻,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情投意合”的收购 双汇是中国老百姓熟知的食品业民族品牌,火腿肠是其主打产品。双汇总部位于河南省漯河市,企业历史可以追溯到1958年,但直到1992年,第一根双汇牌火腿肠才问世。1994年8月,双汇集团成立,4年后上市。目前,集团总资产200亿元,员工6万多人,年肉类总产量300万吨。 两年前,双汇曾陷入巨大的危机。2011年3月15日,央视曝光称,添加了瘦肉精的生猪流入了双汇集团的下属公司河南济源双汇食品有限公司。瘦肉精是一类动物用药,将其添加于饲料中,可以增加动物瘦肉量、降低成本。但研究表明,食用含有瘦肉精的肉会对人体产生危害,2002年,国家明令禁止在饲料和动物饮用水中添加瘦肉精。济源双汇公司被责令停产并召回其产品,3月16日,双汇集团发表致歉声明。 双汇虽然最终从危机中“死里逃生”,但产品销量急剧下滑,品牌也面临严重的信誉危机。2011年上半年,双汇集团在A股市场的上市公司净利润同比下降84.85%,其中二季度亏损近两亿元,全年净利润同比下降51.3%。 在质量控制上栽了跟头后,双汇一直试图修补自身的短板,希望引进世界先进的生产、经营、管理和食品安全体系,史密斯菲尔德这时走进了双汇的视野。 1936年,史密斯菲尔德在弗吉尼亚州成立,以腌制、销售火腿起家。1966年,年仅26岁的卢特尔成为公司CEO。在之后30年的时间里,他将公司发展成国际巨头。目前,该公司是集生猪饲养养殖、猪肉加工为一体的世界最大猪肉制品企业。但近年来,由于美国猪肉消费持续萎缩,史密斯菲尔德增长停滞,2009年、2010年连续亏损。随着海外市场特别是中国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亏损才有所好转。2011年,其净利润为5.21亿美元,2012年为3.61亿美元,仍呈下降趋势。 据《华尔街日报》披露,7年前,双方合作的种子就已经播下。当时,卢特尔在纽约曼哈顿的公寓中接待了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表示了成立一家合资企业的想法。对双汇来说,史密斯菲尔德产业链的各个环节都有非常严格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而对史密斯菲尔德来说,中国广阔的市场是难以拒绝的诱惑。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