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是我国养猪业面对的一个难题。近几年,国内部分养殖主体开始尝试变废为宝,把病死猪和粪污无害化处理统一纳入循环农业体系,将传统养猪业的“烦恼”变成了规模养殖的动力。日前,记者前往江苏东台市的中粮生猪养殖基地进行了采访。 高温处理变沼气 在位于江苏东台市的中粮肉食金东台沼气厂,病死猪由专用车辆密封运入,经设备粉碎后提升到高压蒸汽罐进行高温高压杀菌熟化,再排入发酵罐进行中温厌氧发酵处理,最终变为沼气和沼液。 “与传统的深埋、焚烧等方法相比,这种无害化处理系统不产生废气、废液,不会造成污染,还杜绝了死猪与人员的接触。”沼气厂工程师王作刚说。 据畜牧兽医部门测算,无害化处理1头猪平均所需的成本,焚烧法为160元,深埋法为120元,高温法为80元。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专家、山西省动物卫生监督所所长杨国义说,最普遍使用的是深埋法,其弊端是占用土地多,耗费人工,污染地下水。而焚烧法需要专门的设施,每焚烧一头猪需要8升柴油,易污染空气。 东台模式的高温法是否具有可复制性?“粉碎蒸煮环节的投入并不大,设备需要40多万元,主要投入在发酵环节,可以通过沼气的效益来相抵。”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宗房说,病死猪采用此法集中无害化处理,成本远低于焚烧法和深埋法。他建议,养殖大乡(镇)或者规模养殖小区,符合年出栏20万头以上条件的都可以建设。 循环利用控污染 据专家估算,一头猪的排污量相当于7个人。一个年出栏10万头的养猪场,其排污量可想而知。近年来,我国规模养殖水平稳步提高,当前年出栏生猪500头以上规模养殖比重已达到39%。随着规模化、标准化的快速发展,如何处理粪污成为不少养猪企业的烦恼。 目前,中粮肉食江苏有限公司已建成10座现代化生猪养殖场,年出栏生猪达50万头,每天产生猪粪近2000吨。这么多猪粪如何处理? 金东台三场是公司旗下一个年出栏生猪10万头的大型现代化养殖场,场长姜玉龙告诉记者,猪舍采用全漏缝地面清粪系统,地板配套专门沟渠。不用水冲洗猪栏,待漏缝板地下沟渠积蓄一定量时,猪粪会流入专门管道。 针对此,中粮铺设了全国最长的全封闭粪污传输管道,长近20公里。养猪场的污粪经管道流到沼气发电厂,通过螺杆泵送入厌氧发酵塔。猪粪在发酵的过程中产生一定热量,厌氧发酵塔内最佳温度保持在摄氏35至38度之间,储气柜利用发电余热给发酵罐体增温。 “我们沼气厂对应的是金东台区域3家养殖场的共30万头生猪出栏量,每天进入1280吨猪粪污和150头病死猪,产出2万千瓦时电和1280方沼液。沼气已实现并网发电,每千瓦时电加国家补贴后按0.646元结算。”金东台沼气厂厂长申建华告诉记者,通过沼气并网发电每年可获得收入约300万元。目前,无害化处理成本摊到养殖环节每头猪的成本只增加10元,后期可以降到6元。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