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参观过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位于Tar Heel的屠宰场的人都会对其惊人的运作效率心生敬畏。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猪肉加工厂,它占地超过220个标准篮球场,超过5000名员工每天平均生产超过360万公斤猪肉。在母猪养殖场,妊娠母猪在4个月的妊娠期当中在浴缸大小的限位栏中饲养,它可以站立或卧下,但不能转身,目的是使其能够稳定供应重约6公斤的断奶仔猪,这一过程需要21天完成。在生产的下一阶段,机器则负责喂养小猪,使其迅速增重至125公斤,如此即可出栏。 成年公猪从拖拉机拖车上驱赶下来,进入一片宽阔的水泥猪栏当中,这里最多可存放1.5万头猪,平均停留4小时,聚集时可形成一片粉色的海洋。生猪身上标记有精密的安全追踪系统,美国相关监管人员会不时到场监督。为了让猪死时的痛苦感降至最低,猪被一头头地引入四个二氧化碳窒息气室中,每次为7头猪。如此杀猪造成的外伤最少,猪死亡时没有应激反应,不会肌肉紧张,肉质更嫩。 随后,铁钩穿过猪蹄将猪悬挂至上方的轨道,进入一个闷热、充满血腥味的地方。猪的颈部血管被割开,血水被收集。胴体则浸入热水,然后进入串联隧道式打毛机被短棍反复刮打,用火焰烧燎,除去被毛。胴体随即进入漫长的解构生产线:头车间、肠衣车间、腌制车间等不一而足。 车间上方有观察通道。站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下方传送带绕成的迷宫,以及传送带旁挥舞刀具的工人。一批被分割的胴体被传送到各方。一条线上的工人割下里脊,另一条线上的工人则割下肋排,猪腩和猪皮亦被切割丢弃在对应的传送带上。 没有任何人的手会触碰到猪肉。那些操作刀具的工人身穿腹部护甲和钢网手套,其余的人穿着齐膝的塑料外套,头戴安全头盔及耳罩,发网遮住部分面部,双手则包裹着塑胶手套。车间里充斥着传送带发出的“嗒嗒”轰隆声,以及叉车挪动重物发出的“哔哗”声。所有部位都会得到彻底利用——猪血卖给化妆品公司,肠体、胰脏和垂体腺可作药用,不吃的部位则成为狗粮。 全球最大猪肉加工企业史密斯菲尔德(史密斯菲尔德 Foods Inc.)董事长约瑟夫·W·卢特尔三世(Joseph W. Luter III)则是这家工厂的主人。卢特尔三世所制造的壮观的场景曾令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感慨万分。早在七八年前,万隆就曾亲自拜访过卢特尔三世——后者被万隆称为“老卢”。“我和老卢关系很好,去过他两个家。一个在弗吉尼亚州,另一个在纽约的公寓。他对我很了解,不了解这个事也不会这么顺利。”万隆对我说。这时天色有些微暗,天空正下着雷阵雨。长长的办工桌把万隆围在中间,桌上放着毛巾和手表,一杯白开水和一杯淡的看不出颜色的淡茶。万隆在那张白纸上写写画画。一分钟后,万隆摘下老花眼镜开口说,“我们开始吧。我哪个地方说的不清楚,咱们两个可以讨论。”我面对面坐在距离万隆足有5米的长沙发中央。73岁的万隆右边额头下方的老年斑尤为明显,头发稀疏,头顶已经整个露了出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