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之春风吹拂在希望的田野上。30多年前,“言行美好”的刘氏四兄弟义无反顾的辞去公职,养起鹌鹑,白手起家,创建自己的事业。如今刘永好旗下的新希望已经成为年销售总额近800亿的大型农牧企业集团,在饲料、生猪养殖等行业内位居首位。新希望作为一家民营企业,已经成为业界的标杆,激励着中国企业家不断前进,开拓事业。 行业遭遇寒冬,新希望低谷中前行 2012年底,在春节季节性消费的带动下,我国生猪养殖行业虽隐约感受到行业所面临的压力,但是消费的旺季冲淡了行业即将面临的低迷氛围。春节过后,猪周期开始发威。一方面是饲料成本的上涨;另一方面随着气温回升、需求下降,生猪出栏量增加,市场供过于求。生猪出栏价格直逼成本线,养殖户头均亏损近150-200元,损失惨重。为避免全行业的亏损,国家实施冻储政策,但受到仓库库容、冷链物流等设施的限制,政策效果有限,更多的停留在影响心理预期等方面。生猪养殖行业面临行业低谷,夏季是消费的淡季,短期内行业恢复勃勃生机较为困难。 2012年,新希望养殖、屠宰及肉制品加工总计占到企业主营业务收入32%左右的份额,行业的低迷对企业的盈利状况造成明显的影响。与此同时,饲料业务占据企业主营业务收入66%的份额,作为产业链条的上游,下游养殖的不景气,难免会波及到上游的饲料加工和生产。 行业的低迷,造成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乏力,主营业务增长率和净利润增长率则出现明显的下滑。2012年公司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2亿,增长率仅为2.23%,远远落后于2011年的34.82%;2012年公司实现净利润17.1亿元,增长率为-35.4%,2011年企业实现净利润26.4 亿元,净利润增长率为83.88%。 中投顾问农林牧渔业研究员郑宇洁指出,生猪养殖行业不景气,饲料行业紧跟着受到影响,如果说这只是行业大气候使然,那么和食品安全事件及疫情扯上联系,则是企业始料未及的事情。新希望旗下全资子公司六合集团深受“速生鸡”事件影响,营业利润近六成受到影响。黄浦江“漂流猪”事件以及H7N9禽流感更是让生猪养殖业和家禽养殖业雪上加霜。尤其是禽流感事件对新希望集团带来了巨大的损失。疫情最先也比较集中的发生在华东地区,而新希望在华东地区的业务占据了49%的比例。疫情发生后,刘永好直言不讳的指出,该地区的鸡肉销售额下降了一般,在遭遇上述“黑天鹅”事件后,刘永好不禁感叹:农业行业风险难以预测。行业遭遇寒冬,新希望集团虽勇于正视困难,却也不禁感受到瑟瑟寒意。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