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中国是一个如此大的市场,我们必须在这儿有一席之地。"邦吉集团(Bunge)董事长魏泽博(Alberto Weisser)向《英才》记者说这话时,中粮集团总裁于旭波擦肩而去。魏泽博很"识趣"的没有拉住有些面黑的于旭波闲聊两句。 邦吉集团与中粮集团同为世界500强企业,在2012年世界500强企业排名中,前者以584.7亿美元的营收,位列第160位;而连续19年入围世界500强的中粮集团则以281.9亿美元营收排在393位。但是相较上一年度的排名,邦吉集团上升了22位,中粮集团却下降了27位。 在过去的一年里,中粮集团旗下的主要上市资产中,业绩下滑者"七中有五":中国食品、中粮控股、蒙牛乳业、中粮生化深陷业绩泥潭,中粮屯河更是巨亏7亿元,实现增长的中粮地产和中粮包装却并非农业公司。 一时间,对于宁高宁推行四年的"全产业链"战略,业内坊间质疑声起;同样推行"全产业链"战略的邦吉集团,近几年业绩一直保持稳定增长,并且不断开疆辟土。 一个是"ABCD"全球四大粮商的"B"字头大佬,另一个则是中国食品工业的带头大哥,邦吉和中粮的发展历程虽然各异,但同是以粮食贸易商起家,奉行"从田间到餐桌"的全产业链战略。那么二者如今的境遇何以有此差别?貌似一致的"全产业链"又是否会有不同的解读方法? 过全的产业链 在"种植-收储-贸易-加工-销售"的全产业链上,邦吉着力实现优势领域的垂直整合。 从1818年成立贸易公司开始,邦吉先后进入南美和北美,控制了大片种植基地,现在已是巴西最大的谷物出口商、美国第二大大豆产品出口商以及全球最大的油料作物加工商。根据其2012年的财报,邦吉的农产品、糖及生物能源、食品与配料、肥料这四大支柱产业分别创造了446亿、47亿、113亿和5亿美元的营收,共计611亿美元。 值得一提的是账面贡献最少的化肥业务。1938年,邦吉进入巴西肥料市场,从此成为农场主的"供应商兼客户":通过与农场主签订合作协议,邦吉向农业生产者供应化肥并参与种植活动的管理,之后再对农产品进行加工销售和物流运输。 如此一来,邦吉不仅控制了整个农业产业链条,还可以分享其中每一个环节的利润,使得企业效益最大化,而邦吉"供应商兼客户"这一双重身份也延续至今。 "这就是我们成功实行全产业链的关键--围绕农民进行全套业务。"接受《英才》记者专访时,魏泽博表示,在销售环节,邦吉更精于B2B业务,把注意力主要集中了在油料、面粉、饲料加工企业等大客户身上。"在中国,只有南京分公司开展了一些B2C业务,而其他的分公司还是在做B2B。" 1 2 3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