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在“家庭农场”概念出来之后,主要有两类上市或者拟上市公司或将受益于家庭农场业务模式 刚提出的“家庭农场”是个有意思的概念,结合此前提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具备中国特色的农业生产模式,它是一种新型的农业合作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小户、散户的比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现代化水平。 与以往的农业一号文件相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部长徐小青认为,今年的政策在《建立重要农产品供给保障机制,努力夯实现代农业物质基础》这部分有五条:第一条是稳定发展农业生产;第二条是强化农业物质技术装备;第三条是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第四条是完善农产品市场调控;第五条是提升食品安全水平。 他指出,第一条、第二条关注的是农业生产领域的问题,第三条、第四条与农产品的流通、市场调控有关,第五条是农产品和食品的安全的问题。 对此,资本市场其实早已闻风而起,在理财周报记者统计的25家拟在2013年上市的农业公司当中,记者发现,其主营业务呈现向产业链一体化发展的趋势。 实际上,在“家庭农场”概念出来之后,主要有两类上市或者拟上市公司或将受益于家庭农场业务模式。一是目前已经开始尝试“公司+农户”经营模式的公司,因为“公司+农户”其实就是家庭农场模式的一个有效尝试。即公司与农户签订协议,由公司负责培训农户,并提供相关生产资源。同时,由公司负责监控农户经营流程,并销售相关农产品。二是一体化模式,其实就意味着农业开始加速规模化、集约化。 本期理财周报将深入探讨这两种模式。 “公司+农户”模式契合 “家庭农场”核心定义 在记者观察的25家拟上市公司当中,根据已经披露的招股书,山东仙坛和秦宝牧业走的路子模式差不多,大体上同属于“公司+农户”的模式。 略有区别的是,山东仙坛的是“公司+基地”模式,而秦宝牧业的经营模式是“公司+合作社+农户”。 秦宝牧业是国家重点企业,主要从事中、高档肉牛的繁育、育肥、屠宰分割、深加工业务。 实际上,“家庭农场”概念提出的一个重要背景是因为农村很多青壮力都转到城市工作,当下的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不多,且力量薄弱,土地闲置或者管理无序,导致农业发展遭遇瓶颈。同时为了进一步推进城镇化发展,“公司+农户”模式的出现,可以充分利用闲置的劳动力和土地,正好缓解填补这样的窘境。 秦宝牧业的肉牛繁育基地发展模式是“公司+农户”模式的典型实践。 据公司招股书称,该公司秦宝牛的繁育主要依托公司肉牛繁育基地完成,即公司为基地村的母牛(含公司投放的母牛)提供冻精;母牛怀孕产犊后,由养殖农户按照公司规定的饲养标准饲养犊牛4-6个月左右,然后公司收购犊牛。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