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对了,亏损一年的我们也就刚见1-2个月的利润,现在又开始赔了。”1月28日,铁西区大潘镇的一位养猪户给沈阳晚报记者打来电话诉苦。1月25日本报曾报道了《全国猪肉价格连涨10周,沈阳市场逆势下调》的稿件,反映了节前猪价逆势下降的怪现象。就在这之后,生猪价再次下跌1元/斤。 卖一头猪亏损72元,小猪提前上市 走进铁西区大潘镇王军(化名)的养猪场,正赶上给生猪们喂食,工人们拿着一桶桶饲料走向猪栏。王军叹着气说,“它们特能吃,现在看它们吃的哪是饲料,而是我的老本。”王军说厂里等待出栏的有1000余头猪,体重240-250斤。平时吃玉米、豆粕、麸皮等,约3斤料长1斤肉,平均1斤混合料的价格为1.7元。也就是说一个40斤的仔猪长到240斤需要吃掉1.7×3×200=1020元的饲料。不过,这只是饲料成本。今年可繁母猪生产数量下降,原来一年可产16-18头仔猪,而现在只产10-13头仔猪,这就意味着仔猪成本增加。另外,人工、防疫等费用不断上涨。综合算来一头猪一斤只有卖到7.5元才能保本。但1月23日辽宁省生猪收购均价是8.13元/斤,5天之后的1月27日规模养殖场的收购价跌到了7.5元/斤,有的小养殖户(场)暴跌到7.2元/斤,最高降幅将近1元/斤。 “卖一头240斤的猪得赔72元,在市场价格的反复折磨后,有很多养殖场资金链已经断了。很多养殖场把180斤的小猪提前出手……”王军说。 原因1:生猪存栏量大,供大于求 “确实刚刚才赚钱就又降了。”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数据显示,2012年辽宁省生猪养殖效益较不景气,几乎全年都处于赔本运行中,平均每出栏一头生猪亏损在50元左右。 数据显示,以猪粮比价在7:1为盈亏平衡点计算,全年只有1-3月,养殖户略有盈余,4月份起开始亏损,从5月底到11月初,猪粮比价一直低于6:1。直到12月20日,才再次达到7:1以上。 谈到生猪价格节前逆势下降的问题,省动物卫生监测预警中心副主任程彬说,猪E网网友了解到首要的原因是目前生猪生产基础比较稳固,存栏量非常充足。从监测数据来看,2012年我省能繁母猪占总存栏量的13.3%,说明今年我省的生猪产能仍将保持在较高水平。2012年年末生猪存栏量为1647.2万头,同比增长3.9%,全年累计出栏量达2745.0万头,同比增长3.5%。 原因2:进口猪肉、储备肉进市场 为了探访猪肉价格逆势下降的原因,近期,沈阳晚报记者一直在市场走访。在皇姑区崇山路的一家超市,沈阳晚报记者看到有特价猪蹄、排骨在出售,以净排为例,农贸市场零售价格为25元/斤,而超市促销的才18元/斤。不过,和农贸市场销售的净排不一样的是,每个净排上套着一个包装袋,上面印着外文。而在大东区一个年货展销周上,沈阳晚报记者看到,一家沈阳大型屠宰场下设的柜台正在销售冻品猪肉,价格也比农贸市场上的便宜1元-2元/斤左右。根据农业部数据,去年6-9月份,从美国进口猪肉的数量出现连续4个月的快速增长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