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价格每斤涨了近0.5元,蔬菜也差不多涨了0.3元,也就是说,现在每顿饭的成本大致涨了5元左右。”消费者小朱在计算生活费时,对元旦之后的物价上涨颇为抱怨。 农产品价格上涨,只是2013年全国物价抬头的一个缩影。1月9日,商务部发布的商务预报监测数据显示,上周全国36个大中城市食用农产品价格继续上涨,生产资料价格连续四周回升。 “尽管2012年全年CPI控制在3%以内,为最近3年来的最低水平,但是当前物价水平处于偏高的水平,是制约当前内需的一个重要因素。当前我们需要让物价水平经历一段时间的平稳回落,逐步恢复国内消费者的消费能力,为后期经济增长提供原动力。”新华社特约经济分析师、北京东方艾格农业咨询有限公司分析师马文峰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为保证居民消费能力提升,建议2013年度CPI目标控制3%以内,确保经济增长不对国内物价产生过大冲击。 农产品价格强劲 商务部监测数据显示,入冬以来,蔬菜平均批发价格已连续多周上涨,18种蔬菜平均批发价格比前一周上涨7.1%。此前持续低迷的猪肉价格也呈现反弹迹象。数据显示,全国猪肉价格自去年11月中旬以来涨幅明显扩大,目前回升至去年3月底水平,全国各省区市猪肉价格普遍回升。据搜猪网数据,2013年第1周全国生猪市场表现格外抢眼,猪价在元旦刚过便突然大幅上涨,部分地区一日上涨0.2至0.3元/斤,近几日多个地区已逼近甚至突破9元/斤。 “近日,全国多雨雪天气,一方面拉动了肉类、蔬菜等食品的需求,另一方面,也给蔬菜采摘和猪肉收购、运输等带来不利影响。此外,春节降至,市场近期也将迎来农产品采购高潮,供不应求的市场行情也让价格一升再升。”马文峰表示。 “菜篮子”为何愈来愈重,马文峰告诉记者,首先是生产成本上升,使得农产品价格面临上涨压力,也是推动物价上涨的长期性因素。主要表现在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价格和农药等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其次是人力成本也在不断上升;最后是在美元贬值、全球粮食生产形势严峻、投机资金炒作加剧等因素下,国际农产品价格也在逐渐走高。 宏观环境影响 “2013年之初浮现的物价上涨势头,可能不只是季节性的物价波动,而是预示了2013年的物价变动大势。今年的物价上涨势头或许比我们想象得要强烈。”安邦咨询研究报告认为,推动今年物价上涨的另一大因素是货币政策——2013年国内信贷环境可能比较宽松,而随着美、欧、日等经济体推出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增加,也将推动商品价格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