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牧网10月29日综合报道 近日,长沙市卫生局抽检肯德基香辣鸡腿堡发现其大肠菌群超标达7倍,肯德基食安部门则认为,认为汉堡不是面包,不能以面包、糕点的标准来衡量,要求长沙市卫生局重新考量,随后长沙市卫生局撤销了不合格名单。该事件引起广大网友的热议。 不少网民认为,肯德基是国际大品牌,但不管其名声多大,既然进入中国市场,就得尊重中国消费者,以安全为第一要素,而不是去钻中国法律与标准的漏洞,甚至“强词夺理”。与此同时,消费者健康无小事,有关部门也亟须完善标准,加大监管和处罚力度。 也有网民认为,其实,食品偶尔出现质量问题被检不合格,并不是对一个企业的全盘否定,认真吸取教训,知错就改,才是对自己、对社会负责的应有态度。而违背事实和良心,睁眼说瞎话,就会将自己推离消费者需要的标准之外。 而网民“段玉文”说,超标近7倍的汉堡无论怎么说也不符合健康卫生标准。肯德基声称汉堡不能用不在名录的面包标准检验,又说超标食品“符合国标”,到底符合的是什么国标?即使国标有争议,退而求其次,长沙卫生部门要求肯德基提交企业标准,他们也拿不出超标近7倍属于“达标”的证据来,所谓“严格执行国家相关标准”,岂不是在说梦话? 对于肯德基汉堡细菌标准究竟有没有超标?卫生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其实是无标准导致事件变得尴尬。 公开资料表明,我国对于糕点、面包的卫生标准首次发布于1981年,经多次修订后于2004年5月1日起正式实施,但自始至终,这一套标准中都未提及汉堡等“洋快餐”食品。2008年5月1日,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出台了有关面包的食品安全标准,也明确规定加入了新鲜水果、蔬菜及肉类的食品不受此标准管辖。 网友“简爱华”认为,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并不健全,有两大问题亟须解决: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中各路标准之间存在相互矛盾、重复、不协调等问题,亟须对体系进行清理和完善;另外,个别重要指标或重要标准缺失,亟须制定相关标准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需求。 事实上,随着洋快餐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质量问题也频频曝出。2010年,麦当劳麦乐鸡中被曝含有“聚二甲基硅氧烷”和“特丁基对苯二酚”,曾引起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视,最终检测结果是“特丁基对苯二酚”未超标,但“聚二甲基硅氧烷”则因无相关标准暂无法检测。 有网民呼吁,期望执法部门能尽快对此次检验检测的肯德基汉堡作出定性,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不能让洋食品在中国不受节制。同时,也期望更多的地方能对肯德基这类洋品牌产品加大监管力度,最好来一次全面排查,看看有多少洋食品“细菌成群”,然后公之于众。据网络信息整理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