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养猪技术 技术讨论 查看内容

为什么我国的母猪年提供出栏头数这么低?

2895 26 原作者: xueyoumi
简介
为什么我国的母猪年提供出栏数就比不上人家美国呢?营养是参照人家美国的标准做的配方,品种是直接从美国拉回来的猪。美国能每年提供25头母猪,现在我要把我想的东西写出来,并不是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大家有不同的 ...

  经常看到讨论母猪年提供出栏头数的帖子,讨论的好不热闹,有时候我也想回帖讨论讨论,可是发现我每次回帖都写了好多字,干脆这次我另外开个帖子。

  为什么我国的母猪年提供出栏数就比不上人家美国呢?营养是参照人家美国的标准做的配方,品种是直接从美国拉回来的猪。美国能每年提供25头母猪,现在我要把我想的东西写出来,并不是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

  首先,我想就我们常接触母猪每年的年产胎数,说说我的看法。经常有人说,我们场平均每头年产2.2胎,或者2.3胎。一头母猪,在21天断奶的情况下,假设断奶后7天发情配种,那么该头母猪年产胎数=365天÷(114天+21天+7天)=2.57。算到一个猪场里面的话,要把分娩率(行业标准85%)算进去,那么一个猪场平均每头年产胎数就变成:365天÷(114天+21天+7天)×85%=2.18≈2.2。好了,按照这样计算的话,声称自己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2.2甚至2.3胎的,大致上意味着这个猪场的的母猪哺乳期加上空怀期的天数不高于28天,年均非生产天数低于14天,分娩率不低于85%。

  那我们的实际情况呢?有多少猪场敢讲他的分娩率达到85%以上,有多少又敢讲达到90%以上?我们国内现在平均多少天断奶?平均21天断奶的猪场有多少?35天甚至38天断奶的有多少?(注:也不是越早断奶越好,过早断奶母猪子宫复原不全,不利于重新配种,一般认为母猪产后21天可复原完全。)所以,当分娩率低于80%,你的母猪超过21天还不断奶,你的母猪断奶后超过7天发情率没超过90%,请不要说你的猪场每头母猪年均产2.2窝,谢谢!

  母猪一年提供的出栏头数跟什么有关?我现在想到了六点。

  ①分娩率 ②母猪产仔数③母猪非生产天数④产房成活率⑤保育成活率⑥育成成活率,还有想到的,请大家补充。

  一、分娩率

  我们的行业数据是85%,但是我国的猪场实际平均分娩率是多少?谁知道确切的数据?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广西很多小猪场的分娩率基本长期在75%上下。分娩率75%不到基本上就等于该场母猪年产不到1.8窝,而大多数猪场母猪产有效活仔在9.5头上下,那么在没计算后面的成活率的情况下,这个场的母猪年提供出栏头数仅为17.1头!在产房生出来的才是17.1头,我们怎么去憧憬人家的25头/年?

  如何提高分娩率?这个问题问了无数遍,论坛甚至有人在“猪病防治”版块提问这个问题。什么公猪的因素、什么母猪的因素、什么营养的因素、什么管理的因素。这些文章随便一找都是一大堆,我就没有必要重复了。

  实际上,影响分娩率的因素相比大多数养猪人都清楚,可是有谁去分析过自己猪场到底是哪个因素没处理好,导致分娩率如此低下?有谁做过如下的分析?分析母猪复发情/流产时间,把它分成了几个阶段:

  (1)小于18d。

  (2)19-23d(归为21d左右正常返情)。

  (3)24-39d(异常返情)。

  (4)40-44d(42天左右正常返情)。

  (5)45-105d(中期返情,假孕/流产)。

  (6)106d后(假孕/流产/早产)。

  我想,除了大型规模化猪场,一般小猪场连详细生产记录都没有吧。一些猪场,一头母猪两年都配不上都不知道,返情多少次了不知道,每一胎产了多少头不知道。这不是一个两个猪场的状况,这是我国总量巨大的散养户,小猪场的普遍状况,存在这样的状况,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美国的信息化管理的猪场比?

  二、产仔数

  产仔数怎么提高?包括适时输精,精液质量,输精状态还有怀孕舍的管理等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产仔数。我这里不重复这些内容,我就想说一个问答。

  问:怎么提高产仔数,你们美国有什么方法?

  答:提高产仔数是一个长期的育种过程,我们想短期内提高产仔数很难,一般我们选择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窝产仔少于6头的母猪,我们选择淘汰。这是三个月前,美国herdsman软件的服务专家来我们公司做服务交流的一个问答。看到没有,美国人对于提高产仔数除了品种的因素,根本没考虑那么多因素,他们就是,效率低的淘汰!可以看出,他们提高效率的核心应该就在怎么降低非生产天数。我想这就是中美养猪业存在的理念差异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12下一页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yihaiqiu520 2011-10-3 23:53
    母猪是整个养殖环节中的关键点,也是最难管理的环节,目前国内很多养殖场(特别是中小型)管理水平跟不上。
引用 lyl 2011-10-4 00:08
都是猪病惹的祸,疾病不除,想赶上国外水平难。
引用 ljj0254 2011-10-4 10:17
    楼主分析的非常好,中国人对于数据的模糊,是因为我们基本上不知道猪场的实际情况,所以说想提高都不知道从何下手,但愿我们能逐步改变我们的观点:数据化管理。
引用 山中的漫游者 2011-10-4 11:43
我们的规模养猪,有了资金,有了土地,但是还缺乏来自第一线总结出来的先进理念,楼主这片贴子很好,慢慢的这类理念开始出现了,在这里也有同类的一篇:规模化猪场管理者理念的更新
http://www.xumuren.com/forum.php ... 88165&fromuid=5
感谢楼主,我们大家共同努力,总会好的
引用 xueyoumi 2011-10-4 12:29
山中的漫游者 发表于 2011-10-4 11:43
我们的规模养猪,有了资金,有了土地,但是还缺乏来自第一线总结出来的先进理念,楼主这片贴子很好,慢慢的 ...

感谢王博士!{:3_98:}
引用 韦文志 2011-10-5 10:31
    我感觉差在设备环境硬件、管理、防疫观念上,不是3-5年的差距,最少要10年。
引用 xueyoumi 2011-10-5 11:49
韦文志 发表于 2011-10-5 10:31
我感觉差在:设备环境硬件、管理、防疫观念上,不是3-5年的差距。最少10年!

    病的流行与养猪业的发展息息相关,美国在上世纪80年代爆发过蓝耳病,我国在本世纪初爆发蓝耳病,我们是不是可以初步判断我国的养猪业水平与美国差距在20年以上。

  美国上世纪50年代的养猪业状况与我国近年来的养猪业情况很相似,猪场数量逐渐减少,猪场规模逐步越来越大,散养户逐步消失。

  美国的散养户、小猪场消失的时间大致在上世纪80年代,这是来自美国服务专家介绍的。
引用 陈奎 2011-10-5 12:50
有节律性的生产,吧,周四断奶
引用 zhangpan 2011-10-5 14:27
我们有多少能做到,,,猪瘦得一副骨架,得三个月能恢复,主要是观念,,,
引用 胡辉平 2011-10-5 15:49
  最后,herdsman的专家问了我们一个问题:美国的猪场普遍规定周四断奶,赶走母猪合栏,为什么?嘿嘿,卖个关子,看看谁知道?

  四周断奶吧。
引用 佳和人 2011-10-5 18:50
文章不错,很有意义,希望大家都能认识到这一点。
谢谢了,已分享到微博。
引用 hnjhhh 2011-10-5 20:06
辛苦了,学习中。。。。。。
引用 swchang 2011-10-6 01:06
  难得有志同道合的高手。

  可惜生活确实大不如人意,我现在管理一中型猪场,很想淘汰化,可是老板不同意,一傅众咻,事难成啊。
引用 xueyoumi 2011-10-6 12:07
没有人关注最后一个问题了吗?
引用 陈奎 2011-10-7 14:02
以周为单位进行节律性生产
引用 xueyoumi 2011-10-7 19:00
陈奎 发表于 2011-10-7 14:02
以周为单位进行节律性生产

国内以周为单位进行节律生产的猪场多了去了,为什么国内不规定周四断奶?
引用 陈奎 2011-10-7 19:27
  因为在下一个星期断奶的猪刚好发情配种,星期天放假不影响生产和休息,3-7天发情,超过一星期不发情的猪好鉴别。
引用 xueyoumi 2011-10-7 20:27
陈奎 发表于 2011-10-7 19:27
国为在下一个星期断奶的猪刚好发情配种,星期天放假不影响生产和休息,3-7天发情,超过一星期不发情的猪好鉴别

  没错,人家美国周末,猪场也是要放假的。
引用 l33929 2012-8-19 21:01
  好文章,有思考的文章。但90%的淘汰率和周末放假是国情问题,我们没必要学。欧美头胎母猪售价并不比我们传统意义上的商品肥猪低,因为瘦肉型猪生长太快,商品肥猪嚼若木蜡,头胎淘汰母猪相当于我们的本地土猪的年猪,会香一些,他们喜欢,风味物质沉积和饲养时间一定是呈线性相关的。如果不是这样,这90%的淘汰率就毫无道理了。

  至于周四的问题就更不是问题了,因为我们的农民工还要许多年才能有这么的讲究。

查看全部评论(26)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 12:4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