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看到讨论母猪年提供出栏头数的帖子,讨论的好不热闹,有时候我也想回帖讨论讨论,可是发现我每次回帖都写了好多字,干脆这次我另外开个帖子。 为什么我国的母猪年提供出栏数就比不上人家美国呢?营养是参照人家美国的标准做的配方,品种是直接从美国拉回来的猪。美国能每年提供25头母猪,现在我要把我想的东西写出来,并不是成熟的想法,抛砖引玉,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欢迎讨论。 首先,我想就我们常接触母猪每年的年产胎数,说说我的看法。经常有人说,我们场平均每头年产2.2胎,或者2.3胎。一头母猪,在21天断奶的情况下,假设断奶后7天发情配种,那么该头母猪年产胎数=365天÷(114天+21天+7天)=2.57。算到一个猪场里面的话,要把分娩率(行业标准85%)算进去,那么一个猪场平均每头年产胎数就变成:365天÷(114天+21天+7天)×85%=2.18≈2.2。好了,按照这样计算的话,声称自己猪场平均每头母猪年产2.2甚至2.3胎的,大致上意味着这个猪场的的母猪哺乳期加上空怀期的天数不高于28天,年均非生产天数低于14天,分娩率不低于85%。 那我们的实际情况呢?有多少猪场敢讲他的分娩率达到85%以上,有多少又敢讲达到90%以上?我们国内现在平均多少天断奶?平均21天断奶的猪场有多少?35天甚至38天断奶的有多少?(注:也不是越早断奶越好,过早断奶母猪子宫复原不全,不利于重新配种,一般认为母猪产后21天可复原完全。)所以,当分娩率低于80%,你的母猪超过21天还不断奶,你的母猪断奶后超过7天发情率没超过90%,请不要说你的猪场每头母猪年均产2.2窝,谢谢! 母猪一年提供的出栏头数跟什么有关?我现在想到了六点。 ①分娩率 ②母猪产仔数③母猪非生产天数④产房成活率⑤保育成活率⑥育成成活率,还有想到的,请大家补充。 一、分娩率 我们的行业数据是85%,但是我国的猪场实际平均分娩率是多少?谁知道确切的数据?据我所掌握的信息,广西很多小猪场的分娩率基本长期在75%上下。分娩率75%不到基本上就等于该场母猪年产不到1.8窝,而大多数猪场母猪产有效活仔在9.5头上下,那么在没计算后面的成活率的情况下,这个场的母猪年提供出栏头数仅为17.1头!在产房生出来的才是17.1头,我们怎么去憧憬人家的25头/年? 如何提高分娩率?这个问题问了无数遍,论坛甚至有人在“猪病防治”版块提问这个问题。什么公猪的因素、什么母猪的因素、什么营养的因素、什么管理的因素。这些文章随便一找都是一大堆,我就没有必要重复了。 实际上,影响分娩率的因素相比大多数养猪人都清楚,可是有谁去分析过自己猪场到底是哪个因素没处理好,导致分娩率如此低下?有谁做过如下的分析?分析母猪复发情/流产时间,把它分成了几个阶段: (1)小于18d。 (2)19-23d(归为21d左右正常返情)。 (3)24-39d(异常返情)。 (4)40-44d(42天左右正常返情)。 (5)45-105d(中期返情,假孕/流产)。 (6)106d后(假孕/流产/早产)。 我想,除了大型规模化猪场,一般小猪场连详细生产记录都没有吧。一些猪场,一头母猪两年都配不上都不知道,返情多少次了不知道,每一胎产了多少头不知道。这不是一个两个猪场的状况,这是我国总量巨大的散养户,小猪场的普遍状况,存在这样的状况,我们拿什么去跟人家美国的信息化管理的猪场比? 二、产仔数 产仔数怎么提高?包括适时输精,精液质量,输精状态还有怀孕舍的管理等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产仔数。我这里不重复这些内容,我就想说一个问答。 问:怎么提高产仔数,你们美国有什么方法? 答:提高产仔数是一个长期的育种过程,我们想短期内提高产仔数很难,一般我们选择降低母猪非生产天数的方法来提高生产效率,对于窝产仔少于6头的母猪,我们选择淘汰。这是三个月前,美国herdsman软件的服务专家来我们公司做服务交流的一个问答。看到没有,美国人对于提高产仔数除了品种的因素,根本没考虑那么多因素,他们就是,效率低的淘汰!可以看出,他们提高效率的核心应该就在怎么降低非生产天数。我想这就是中美养猪业存在的理念差异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