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板块靓丽的中报预告把我们的视线聚焦到了养殖业。 在今年宏观数据低迷的形势下,它们实现亮丽业绩的秘密在哪里?背后有着怎样的商业模式? 三家养猪公司引起了我们的关注,大康牧业(002505.SZ)、雏鹰农牧(002477.SZ),新五丰(600975.SH)。 前两家走的是一条殊途同归的路径,其模式都是经由生猪养殖向下游延伸构造产业链,不同的是,两家在选择品种的支点上有所差别。 新五丰则不同,它走了一条多业协同发展的道路,产业链条更长更纵深。公司不只进行生猪养殖,还实现肉类品牌经营,靠前端养殖和后端卖品牌为着力点,拉伸了物流、交易、研发等下游产业。 大康牧业:种猪为支点 大康牧业的模式,就是以生猪养殖为起点,自上而下地打造下游链条,其中,作为生猪品种之一的种猪,是进行产业链构建的支点。 如果从生猪品种的结构看,大康牧业的布局非常清晰合理,育种猪份额接近一半、仔猪与种猪尾随其后。 根据2011年的年报,公司总共生猪出栏量为24.31万头,其中育肥猪11.36万头、仔猪7.34万头、种猪5.6万头。整体增速实现14.29%,除了种猪下滑10.46%,育肥猪与仔猪都实现27.09%、20.94%的上涨幅度。 在保持出栏量上行的情况下,大康牧业的生猪毛利率也相当稳健。去年,育肥猪、仔猪、种猪的毛利率达到14.45%、23.28%、19.98%,同比上年,仔猪实现超过10百分点的增长幅度,而育肥猪和种猪的上行速度比较稳定,分别为3.64%、1.95%。 虽然从数据上看,育肥猪是大康牧业的主营生猪种类,不过,在打造产业链上,公司依托的其实是种猪,因为企业控制了种猪的源头,而且正在疾速向下游延伸链条,优化产业结构。 从去年开始,大康牧业就着手布局规模化的种猪养殖。2011年,公司为了做强种猪的上游,首先收购湖南省境内澧县平安与石门县盛旺两家种猪场,随后又更改了原30万头规模生态养猪项目,转而将分散于8个县市的养殖场集中在同一地点建设。 去年年报显示,其子公司湖南永昌畜牧于今年还引进了一批英系祖代原种猪,进一步扩大了种猪上游的规模,丰富了种猪源头的资源配置。 此外,大康牧业所打造的产业链下游,40万头生猪屠宰加工项目,已经顺利投产。 2011年报显示,该项目已实现进度74%左右,公司以种猪为支点,扩大规模后从上至下实现全链条的布局初见雏形。 雏鹰农牧:着力育种猪仔猪,产能扩张激进 与大康牧业一样,雏鹰农牧构建养猪产业链的模式也是从生猪养殖起家,以生猪构成核心竞争力,然后进行饲料、冷鲜肉屠宰加工、种猪场等一系列的配套建设,以此达到纵深下游、逐步提高产业附加值,最终实现行业的全链条图景。 1 2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