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去年6月份开始,猪价开始一路上扬,今年4月份开始出现报复性的上涨,再到今年高温天气的6月份出现历史高位,并对CIP的贡献率达到20%。此时的猪在一次牵动着政府及社会的神经。 一、目前猪价上涨的原因 1.行情低迷埋下的隐患:2009年及2010年上半年行情低迷,养猪户大量亏损,防疫,保健,管理等极大的放松,造成大量母猪淘汰,生猪存栏减少。2010年6月份猪价开始上涨,加之2010年冬季口蹄疫和病毒性腹泻的猖狂,导致大量仔猪死亡和母猪流产,造成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下降,猪价的报复性上涨。 2.原料成本的推动:今年来的部分主产粮地区的干旱和旱涝,影响了粮食的安全生产;同时国家促进农业增收,适当的提高了粮食收购的保护价格,造成粮食价格上涨;随着加入WTO的深入及资本市场的开放,外国炒家不断的把黑手伸入到国内众多的粮油生产行业,推高了大豆玉米等大宗原料及诸如鱼粉等添加剂的价格。相应的饲料价格也出现轮番上涨的势头,给养猪户带来极大的饲料成本压力。 3.人工成本推波助澜:各地纷纷出台最低工资标准,以及经济的强劲复苏,沿海城市用工荒的出现,推动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 4.疾病原因:疾病始终伴随着养猪的过程中,现在的疾病显得越来越难于应对。去年夏季的高热病死灰复燃,以及去年冬季全国范围的五号爆发,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流行性腹泻接踵而来,仔猪死的惨不忍睹,母猪流产让人触目惊心,最终导致今年上半年生猪出栏的下降。 5.通胀因素:我们国家在过去的金融危机中率先复苏,大量热钱的涌入,贸易过度的顺差,巨额的外汇储备,加之人民币的超发,导致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的出现,购买力的下降,自然而然猪价也水涨船高。 6.消费偏好:猪肉依然是目前大部分国人爱吃的肉食,古代有猪粮安天下也正说明这一点,正如温家宝总量说猪肉消费属于刚性需求,即便价格上涨也依然需求不减少。 7.利润分配不均:养猪户承担着最大的风险,却带来的利润不多,出现压两头的现象,即两头是养猪户和消费者,一头猪的利润大部分都被流通环节和屠宰加工零售环节所压榨掉了。 二、未来猪价走势 1.猪存栏持续加大:随着政策的引导,猪价利好的驱动,不排除大量资本涌入养猪行业。 2.补烂积极性提高:猪价好,养户相对利润高,养户舍得投入,饲养管理会更加精细化,防疫力度会加大,疫情相对较稳定。总的来讲,生猪出栏会持续增加,供给量不断扩大,但最近国家调控的预期,认为七八月份猪价会小幅回落一点,然后保持稳定状态。随着9月份大中院校的相继开学,以及中秋、国庆、元旦的到来,需求会相应的增加,第四季度或将还会有个小高潮。 3.随着今年冬季南方腌制腊肉的习惯的助推,以及春节需求的带动,明年一二月份猪价依然坚挺,但到了明年三月份猪价有可能回落。 4.当然疫情总是伴随其中,如果今年冬季重演去年五号病与流行性腹泻轮番上陈的话,不排除猪价会有另一翻迹象。 三、分析猪市行情思路 1.养猪是有风险的,行情风险是可把握的,疫情风险是可以控制。 2.信息不对称导致利润分配不均,同时造成疫情和行情不能互相共享。 3.分析猪市离不开宏观经济基本面和微观经济的供求关系。 4.纵观几十年的猪市行情,周期性大起大落总是在重演。 5.要用哲学的眼光去分析,事事都有辩证和因果关系。 6.消费者偏好,猪肉是大部分国人喜欢吃的肉类,是一种刚性需求。 7.猪市是一条产业链,各环节互相绑架,成本互相制约(yehuafu2005,2011-7-2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