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明显有违生猪自然属性的瘦肉率,导致瘦肉精事件在一家知名肉制品企业中发生,老板推卸责任是在钻法律的空子? 本周,中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集团董事长万隆公开表示,双汇是在替生猪养殖业不规范经营受罚,并表示目前公司的损失每天都超过1亿元。 此言一出,有生猪养殖业者表示不满,猪农面对双汇瘦肉率的要求,合同约定不到70%的瘦肉率将不收肉,而一般的生猪瘦肉率是30%-40%.70%的标准,让人们想起2008年乳品企业制定较高蛋白质含量标准导致奶农向液奶中添加三聚氰胺。市场质疑双汇是否会重蹈三鹿乳业的覆辙,万隆是否会因此锒铛入狱? 北京市亿嘉律师事务所张凯律师接受本刊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市场对于双汇“瘦肉精”的情况细节了解不多,是否定罪要看对双汇事实的认定,如果公司事先知情肯定有过错,如果应该知情而不知情的也存在过错。如果只是企业个别人员利用管理漏洞实施的犯罪行为,那就不应该追究企业负责人的责任。 三鹿乳业高管最终能够定罪是因为公司曾在事发前,进行了一次自检,三鹿乳业原董事长田文华组织成立了问题奶粉处理小组,她自己担任组长,在发现公司产品与国内外其他的奶粉相比,‘非乳蛋白态氮’含量高,并没有采取正确处理方法致更多消费者受到损害。 张凯曾代理岳阳三聚氰胺受害者起诉南山奶粉的案件。 双汇集团是双汇发展(000895.SZ)的控股股东,持有上市公司股份30.27%. 猪农爆出70%瘦肉率一直是双汇集团制定的生猪收购底线,如果不满足要求,猪贩就需要将生猪拉回。 双汇方面驳称公司良种猪和土猪都收,没有刻意制定瘦肉率标准。但业界指出这样规定瘦肉率是行业的潜规则。 “作为肉食品加工企业,现在火腿肠对蛋白质含量要求开始提高,更使得企业欢迎瘦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正是因为如此,臀部浑圆、有凸起的两条脊背,小腹收得很紧的“瘦肉精猪”才受到屠宰厂的欢迎,“生猪收购价格每斤高出普通猪0.2元钱,每头猪多花40块钱,经宰杀后细分出来的肉,可以比普通猪多卖几百块钱。” 这与2008年乳业出现三聚氰胺事件相似,当初由于行业不顾国内原料奶实际情况,制定超过正常的蛋白质的标准,导致奶农不得不添加三聚氰胺,在乳品企业的检查中过关。 痛定思痛,2010年3月底,中国出台乳品行业新国标。按照新的乳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生乳蛋白含量从1986年规定的每100克生乳蛋白质含量不低于2.95%降到了2.8%,菌落总数则从2003年规定的每毫升50万调至200万。此举保护了中小奶农的利益,降低乳蛋白含量标准相当于放宽生乳准入门槛,可减少奶农因蛋白含量不达标而“倒奶”或者在生乳中掺加三聚氰胺的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