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会成为下一个三鹿!”3月25日,双汇掌门人万隆告诉记者。 此时距离央视曝光“瘦肉精”事件已经过去整整10天,各地下架双汇产品的消息依然不绝于耳。市场人士预计,双汇会因此损失200亿元。 3月25日下午,万隆刚刚出席了双汇全国供应商视频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这个问题的根源在源头,我们也坚决支持从源头上抓猪肉质量问题,依法严惩!”万隆透露,国务院联合工作组此次针对制售以及添加瘦肉精的企业和人员、监管系统进行了专项调查,“调查并不涉及双汇”。据悉,调查结论将在近期公布。 “瘦肉精”已如一记重拳击中了双汇这家全国最大的肉制品企业。双汇将面临怎样的抉择和战略调整?会议结束后,万隆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损失难估 《21世纪》:自央视曝光双汇济源工厂使用含“瘦肉精”的猪肉之后,你和企业这段时间做了哪些补救措施? 万隆:3月15日,双汇责令济源工厂停产自查,并派出集团主管生产的副总及相关人员进驻济源工厂进行整顿和处理,对济源双汇总经理、主管副总经理、采购部长、品管部长予以免职,对济源双汇在市场上流通的产品下架收回。 同时,我们要求集团下属所有单位积极配合政府职能部门,开展对此次事件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全面检查,要求集团下属所有工厂进一步加强对采购、生产、销售各环节的质量控制和排查,确保出厂产品批批合格。 此外,我们还提高“瘦肉精”检测比例,自3月16日起要求由抽检改为“瘦肉精”在线逐头检验,确保100%全检。 3月16日,上市公司发布停牌公告。及时与主要机构投资者联系,通报相关内容,稳定投资者。16日、17日,集团先后两次发表声明,向公众通报事件处理和企业整顿情况。 3月23日召开双汇集团全国的经销商、联盟商会议,通报企业的有关情况,也希望能尽快恢复销售。 《21世纪》:这次双汇的确切损失是多少? 万隆:3月15日以来,受央视报道的影响,我们的市场受到冲击,部分地区产品下架,企业的市场、品牌信誉和经济效益包括资本市场都遭受了损失。 3月15日双汇股票跌停,市值蒸发103亿元。3月15日起到今天(3月25日),影响销售10多亿元。当前,济源双汇处理肉制品和鲜冻品直接损失预计3000多万元。 我们预计,3月份减少各类税收8500万元,给地方财政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更重要的是,双汇的品牌美誉度受到巨大伤害,双汇用20多年时间铸就的放心肉品牌受到质疑,损失难以估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