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健全饲料原料采购质量控制体系,主要包括原料质量的采购程序与标准、原料的接收、检化验操作规程及原料贮存、使用情况检查制度等质量保证体系。但原料的采购、验收标准的制定必须具有科学性且符合本厂要求,它需要很强的技巧,太严买不到所需的原料,无谓地增加质量成本,太松又会失去品控的意义,控制不了质量。具体可参照每年农业部颁发的饲料原料营养价值成分表或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因地制宜制定。采购、验收标准还要明确哪些项目具有弹性可以让步接收,哪些无任何余地;哪些成分必须检测,哪些可以忽略。采购员作为原料采购的实施者,一定要熟悉掌握原料的质量性能和质量标准,根据采购质量标准进行采购。原料进厂必须做到严格按程序接收,对进厂原料先按规定方法取样,进行感观及水分指标的验收,主要原料卸料时,还要按100%抽取大样检验,合格的方可正式入库;同时,根据不同的原料还要做好相应的营养指标检测,达不到所要求营养标准但通过与其他同类高营养原料搭配互补,或对产品质量影响不明显,且生产又急需,签定质量保证协议(包括原料名称、产地、规格、等级、运输方式、运输过程中的质量保证手段、原料质量的检测方式及检测结果的认可标准、质量事故的处理规定等),最终能保证产品质量的可降级接收,实在不能互补使用的,要坚决作退货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