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人 首页 养猪 猪病防治 猪病预防 查看内容

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新对策

简介
摘要: 当前猪呼吸道疾病的流行特点及防控新对策 随着养猪业的不断发展,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发病率30%~80%,死亡率5%~3 0%以上,主要发生于保育后期和生长育肥期,特别是在13~15周龄和18~20周龄。 ...
  由于猪流感病毒对整个呼吸道上皮细胞都具有亲嗜性,其病理变化也主要在呼吸器官。是猪群中普遍存在却难以根除的呼吸道疾病之一,可以直接导致猪只发病,引起呼吸道症状,而且可感染怀孕母猪,导致流产、产死胎和早产。猪流感病毒是猪呼吸道疾病综合症的一个重要诱因,在混合感染、并发感染和继发感染中起相当的作用,使疫病更加复杂化,死亡率增高,成为制约养猪业发展的不利因素之一。

  (5)猪圆环病毒2型(PCV2)目前被认为是PRDC的一个重要致病因子。该病毒是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原发病原,所有被感染的猪或多或少都会表现出坏死性肺炎的严重肺部病变。因为能在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中增殖并同时影响B淋巴细胞和T淋巴细胞,从而导致感染猪出现白细胞减少症。该病毒也表现出高度的免疫抑制性。这一点也解释了为什么在有该病毒并发感染时,猪的病情会极度恶化。PRDC涉及到的病毒还包括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和猪巨细胞病毒。

  (6)猪伪狂犬病( PR ) 该病的临床症状决定于感染猪的年龄,年轻的猪易感, 7 日龄以内的猪死亡率可达 100% ,一般会出现严重的神经症状。断奶猪感染后,主要表现出呼吸系统症状,特别是产生细菌的继发性感染,这是因为猪伪狂犬病病毒抑制了巨噬细胞的功能,降低了其对细菌的破坏力。母猪感染后可发生流产、死胎及木乃伊胎。生长育肥猪和保育猪主要临床表现是打喷嚏和呼吸困难,很少有神经症状。伪狂犬病可造成猪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紊乱,干扰机体的免疫力。

  其它细菌的作用许多细菌可以与肺炎支原体互相影响。在绝大多数猪场,这些细菌包括巴氏杆菌、链球菌、副猪嗜血杆菌。这些细菌本身并不是PRDC的致病菌,但它们均可增强肺炎支原体的致病性, 副猪嗜血杆菌的存在可以加剧猪呼吸道疾病的临床症状,引起纤维素性化脓性支气管肺炎。另外一种重要的细菌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虽然它并不存在于所有的猪场,但其致病性很强,且可使病情恶化和死亡率显著提高。胸膜炎和肺肿胀可以视作PRDC早期的相关预警症状。其它可能涉及到的细菌还有猪放线杆菌、猪鼻支原体、猪滑液支原体和猪霍乱沙门氏菌。

  2.不良的气候、环境条件及不合理的饲养管理

  猪的呼吸道综合征疾病除了病原微生物引起的原发和继发疾病外,还与不良的气候、环境条件及不合理的饲养管理密切相关。

  营养缺乏,降低猪的抵抗力,导致发病;日粮中含有污染成分,如霉菌毒素,可降低猪抵抗力,引起免疫抑制;日粮中添加低品质的脂肪或过量应用硫酸铜等可导致维生素A的消耗。应提供猪群不同时期各个阶段的营养需要,保持猪群合理、均衡的营养水平。经常检查或检测饲料质量,对霉菌毒素污染严重的饲料必须废弃,避免因小失大,对于受轻度污染的饲料,可在饲料中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防霉剂,保证免疫系统的正常运转。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肽制品可提高动物机体的免疫能力和生产性能,增强抗病能力和抗应激能力。可在饲料内添加0.2%的生物活性肽,能有效地克服仔猪断奶应激,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温度的变化幅度过大,昼夜温差大,冬季保暖措施不完善,夏季通风条件差,从而使呼吸道对外界的刺激敏感,而诱发呼吸道疾病。

  湿度过高或过低,改变了圈舍内的气候条件,引起猪体应激反应,同时为病原的繁殖提供了适宜条件。

  饲养密度过大,通栏同舍猪群太多,给病原传播提供了便利,加大了呼吸道疾病的感染几率。饲养密度与猪呼吸道病的发病率密切相关,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可有效地控制猪呼吸道病,提高猪群的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比只用药物预防更为有效。

  猪群流动频繁,猪群来源复杂,同群猪日龄相差太大,错误的猪群流动方向。尽量减少猪群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转栏和混群的次数越多,呼吸道病的发病率越高。尽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使猪群生活在一个舒适、安静、干燥、卫生、洁净的环境。

  舍内通风透气不好,有害气体和灰尘超标,刺激呼吸道黏膜出现炎症,降低了呼吸道黏膜的保护作用,为病原的入侵“大开方便之门”.

  猪群保健措施不得力,驱虫效果不佳,消毒免疫措施不健全及猪只营养不良等均能加速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发生。

  防疫制度不健全,防疫措施不完善,防疫程序不到位,为一些引起呼吸道疾病的病原提供了传播条件。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头晕

伤心

搞笑

抗议

路过

已阅

支持

超赞
发表评论

最新评论

引用 qq663288810 2011-3-13 19:26
谢谢,学习了,建议加精
引用 回空 2011-3-18 22:15
回复 muanxiong 的帖子

多谢关注
引用 csf159357 2011-3-19 14:20
很全面 收藏了

查看全部评论(4)

最新文章

精彩专题

论坛推荐

发布主题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9 05:3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