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皮豆粕,又称脱皮大豆粕(Delulled Soybean Meal)或高蛋白脱脂大豆粕(Hip ro Soybean Meal ) ,是指大豆经清理、调质、破裂、去皮、压片,并在特定条件下由有机溶剂正己炕及其同类碳氢化合物脱脂,再经烘烤、粉碎后制成的粉状物。去皮豆粕作为大豆去皮浸出新工艺的产物,其商业化生产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引进。目前,越来越多的大型制油企业已经建立或准备采用国际先进的去皮浸提工艺,将有越来越多的去皮豆粕进入市场。 去皮豆粕的感官特性有别于带皮豆粕,总的表现为淡黄色、细粉或粗粉状、气味清淡、手感滑爽或稍粗糙、容重值较大,约为667. 3 g/ L、16 目筛上物比例较小,约为45. 7 %。去皮豆粕加工中应用了大豆制油工艺新技术,如热脱皮、破碎、挤压膨化、低温脱溶、闪蒸脱溶和后干燥技术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所得去皮豆粕的抗营养因子含量降低,有效氨基酸含量和利用率得到逐步提高。传统压榨工艺与去皮浸出工艺相比,蛋白质与赖氨酸含量降低;蛋白质溶解度显著降低,相差约19. 2%;而粗脂肪含量变异较大,相差约5. 9%。显然,从出油率及豆饼粕品质考虑,现代去皮浸出新工艺都优于传统压榨制油工艺(康玉凡等,2005a)。1去皮豆粕的营养价值 与普通豆粕相比,去皮豆粕最主要的优势在于:一方面其本身含蛋白和能量都较高,在配方中留出了更多的空间来容纳更多的谷物原料,并可提高颗粒料的加工质量;另一方面由于现代榨油技术使其品质更加稳定,氨基酸的消化率也有所提高,可显著提高畜禽生产性能。显然,从经济上考虑,如果想以同样的运输成本买到更多蛋白质的话,那么还是买去皮豆粕比买非去皮豆粕更为合算。去皮豆粕与普通豆粕的营养指标见表1。 表1带皮豆粕与去皮豆粕营养指标比较 %
资料来源: Dale, N. Feedstuffs, July , p24(199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