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产地与分布 三江牛主要产于四川盆地西北边沿山区,阿坝藏族自治州汶川县的三江、白石、水磨、漩口、白花和映秀等乡、镇,以里石河、溪河、二河三条溪江汇合处所产者较好,故名三江牛。三江牛在阿坝藏族自治州的理县、茂汶羌族自治县,以及温江地区北部山区均有分布。 2、生长环境 主要产区位于岷山、邛崃山交错的峡谷地带,海拔625~780米,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0.9~14.1℃,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平均气温为20.2~23.4℃,年降水量850~1309毫米,相对湿度为83%,无霜期236天。产区有广阔的放牧地,有占总面积5.6%的草地和占总面积34%的疏林、灌木地;另有占总面积1.9%的耕地,种植玉米、小麦、马铃薯、甘薯、大豆等作物。牛在配种、妊娠、哺乳期间,有精料补饲。 3、外貌特征 三江牛头大,额较宽,角短向上,颈肩结合好,形如竹笋。垂皮发达,有皱褶。前躯发育良好,胸较深宽,肩峰稍高;中躯较长,腹圆大而不下垂;后躯较平直,臀部肌肉较丰满但欠宽,母牛后躯略高于前躯。四肢稳健,筋腱明显,前肢直立,后肢形如弓,步伐轻快,蹄平整,蹄质坚实,蹄叉紧。皮肤稍厚,但不失弹性。毛细,毛色较为一致,以黄色为主,约占68.0%,次为黑色和草白色。 4、品种性能 三江牛成年公牛平均体高、体长、胸围、管围和体重分别为:119.3±5.5厘米,133.5±2.7厘米,168.2±9.7厘米,16.6±1.3厘米,375.0±61.8公斤,成年母牛分别为:106.9±6.5厘米,123.4±1.5厘米,148.1±9.2厘米,14.3±0.9厘米,266.4±40.8公斤。 初生重公犊为17.5千克,母犊为16.7千克。老弱牛屠宰率为43.4%,净肉率为31.2%。母年初懂期1~1.5岁,初配2~2.5岁,3年2胎,繁殖率为55.4%。犊牢成活率为78.6%。 5、综合评价 三江牛耕作力强,是四川山区的优良役用品种之一。 本文来源:北京农业数字信息资源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