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从整个市场的成交情况来看,春节前受资金面紧张影响,大多数期货品种的成交量持续表现平淡,但商品市场价格涨势并未受到太多影响,多数强势品种价格的涨势仍在持续,而尽管玉米市场在周边市场的上涨过程中也受到一定提振,但多数时间处于振荡格局当中。上周,在国家开始收储的消息的刺激下,资金大举进入玉米市场并掀起一阵波澜,但短暂的上涨并未打破玉米宽幅振荡的格局,消息炒作结束之后玉米市场再度回归平淡,市场的成交热情依然不高。另外,春节前深加工企业的采购基本停止,现货市场表现清淡。笔者预计,尽管国内外农产品市场上涨基础仍然存在,但国内外市场资金面的压力各异,国内玉米市场价格的上涨仍存在一定阻力,“外强内弱”的格局仍将持续,春节前国内玉米价格整体将维持振荡格局。 一、美国玉米需求旺盛,CBOT玉米上涨动能犹存 作为全球最大的玉米出口国,美国的玉米产量对于全球玉米价格的波动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去年夏季,美国玉米产区天气较为恶劣,主要产区在关键种植期遭遇高温干旱天气,导致美国玉米单产下降,进而影响玉米产量。而生猪、活牛存栏率的上升推动美国玉米饲料需求增长,同时原油价格上涨以及一揽子乙醇减税计划的持续也增加了乙醇玉米的消费量。另外,美国玉米出口需求也表现旺盛。 在产量下滑的情况下,美国玉米的需求仍然保持增长态势,增加了国内的供给压力,这可能导致2010/2011年度(9月到次年8月)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大幅下降。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1月玉米供需报告显示,2010/2011年度美国玉米的期末库存预计将降至7.45亿蒲式耳,这将是1995 /1996年度以来的最低水平,库存消费比只有5.5%,创下了历史次低水平。相比之下,上年度为13.1%,两年前为13.8%。供需偏紧的格局将可能令今年CBOT玉米价格创下历史高点。 二、不利天气持续,小麦涨势波及玉米 在过去的一周,全球小麦市场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原因是进口国家担心食品价格高企可能引发抗议示威而入市寻购小麦。与此同时,澳大利亚东部地区暴雨不断,耽搁了小麦收获工作,且导致大量小麦质量下降为饲料等级。全球优质小麦因此供应吃紧,这也支持了麦价。另外,近期,突尼斯国内食品价格高企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社会动乱,这也促使北非和中东买家加快进口美国小麦。 国际市场小麦价格的上涨波及CBOT其他农产品市场,进而传导到国内市场,给国内市场一定提振。而国内小麦市场受多个小麦的主要生产省份出现旱情影响,涨势亦表现凶猛。在小麦价格大涨的背景下,部分资金纷纷涌入相关的玉米市场当中,带动玉米价格出现一定幅度上扬。从旱情发生的地区来看,受灾情影响较为严重的地区主要是河南、河北和山东地区。据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办公室1月22日通报,全省旱情仍在持续加剧,总体已达60年一遇标准,抗旱形势日趋严峻,人畜临时饮水出现困难。另据中央气象台预测,预计至1月26日白天,华北、黄淮等地仍无明显降水。27日前后,华北南部、黄淮西部等部分地区将出现1—3毫米降雪,未来农业旱情仍将会有所加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