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后,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周边奶牛养殖村的田地里,随处可见被放养的十几头奶牛悠闲地啃食着田地里收获庄稼后余下的秸秆。而奶农则在一旁陪着奶牛。但是,近日气温骤降到零下20℃,在别人看来,这样的温度已经冷到无法出门了,而奶农却依然大早起来把奶牛赶去地里放养,奶牛前面走着,奶农在后面跟着。奶农每当被问到这样做的原因时,他们就会立即答道:“这样省钱啊。” 在物价飞速上涨的今天,奶牛养殖成本一日高于一日,很多奶农由于吃不消高额的养殖成本而不得不含泪退出奶牛养殖行业。日前,有数据显示:由于受到玉米等饲料原料价格大幅度上涨的影响,奶牛养殖户今年原奶的生产成本比2009年增加了19.7%。虽然在与奶农谈话中可以了解到,放养的奶牛会根据生理需要全天候自由采食、自由饮水、自由运动,这可以增加奶牛活动量,促进奶牛对食物的消化吸收。但在奶农叙述过这些放养奶牛的优点之后,必然会语重心长强调说:“出去放养奶牛,最重要的是可以省下不少干草钱,能降低养殖成本。” 曾经在某个奶牛养殖村听到这样一句话“牛养起来了,人也趴下了”。如今养殖成本逐日飙高,而原奶收购价格却未见起色,奶农的养殖效益一降再降,许多奶农都是咬着牙硬撑着。由此来看,在零下20℃的气温里,一般人恨不得整天呆在家里抱着暖炉过日子,而许多奶牛养殖户为了节省那点干草钱还得赶着牛站立在冰天雪地中。 之所以会出现奶牛放养的局面,从表面上看似乎只是奶农为了降低养殖成本,但仔细分析后不难发现,这其实是乳制品企业与养殖户双方利益冲突所产生的结果。对于原奶价格迟迟不提高,乳制品企业给出的说法不外乎是:价格是市场定的。如今奶牛养殖规模很大,奶源充足,因此平均养殖利润自然就降下来了。而且,现在的奶牛养殖模式均以散养为主,原奶质量相对没有保证。所以说奶价肯定不可能提上去。笔者不禁要问:养殖成本居高不下,原奶收购价格又没有保障的奶牛养殖业何以健康发展? 放养奶牛只能缓一时之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奶农与企业之间的矛盾。希望有关部门尽快建立起养殖户和乳制品企业之间公平对话机制;规划出科学的奶牛养殖模式;出台一些抑制物价持续上涨的政策等,只有建立起协调发展、健康稳定的奶牛养殖模式,才能实现多方共赢。让放养奶牛不再是为了要降低养殖成本的单一目的去“出镜”。 本文来源:乳业时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