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12月11日-12月17日)国内食用油现货市场四大主要品种菜油和棉油价格总体保持平稳,而豆油和棕榈油价格则继续呈现稳中上扬的格局,全周涨幅在75-168元/吨。各品种具体情况分析如下: 豆油:多空因素对峙 上涨之路坎坷 本周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除吉林长春地区价格有所回落外,其它多数地区继续呈现稳中上涨的格局,各地区价格上涨幅度在50-150元/ 吨,其中辽宁大连、江苏张家港、浙江宁波地区豆油现货价格上涨幅度相对较大,截止12月17日,主要地区一级豆油销售价格集中在9700-10000元/ 吨,均价在9850元/吨,较上周末继续上涨75元/吨。12月17日,国内进口豆油理论成本下跌,周四CBOT1月豆油收盘54.07美分/磅,其对应的2011年1月船期南美毛豆油理论进口成本在10582元/吨,较上周同期上调2元/吨。 本周东北地区豆油价格小幅上涨,其中黑龙江地区多数油厂价格变化不大,由于市场成交持续清淡,油厂提价幅度较小;华北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走势偏强,周初时期货市场反弹,厂商借机提价销售,但随即成交再次转淡;华东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普遍上涨,该地区厂商报价跟盘调价居多,整体成交情况一般;两广地区市场上豆油价格上行,周初时期货市场走势偏强,为现货市场带来利好支撑,油厂报价跟随其上调,但后期由于成交清淡,油价滞涨调整。 本周国内豆油现货市场价格先上涨后企稳调整,均价周比有所上涨,不过油价上涨之后并没有得到成交量的有效配合,购销处于僵持阶段,观望气氛十分浓郁,油厂挺价意愿相对较强。影响本周豆油市场行情走势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首先,整体供应依然充裕。中国海关总署12月10日发布统计数据显示,1至11月我国累计进口大豆4937万吨,同比增长30.7%,其中11月进口大豆548万吨,较10月份的373万吨环比增加46.92%。由于大豆进口量偏大,因此多数港口地区油厂大豆库存偏多,目前仍保持在历史高位,主要港口的库存量约在628万吨,虽然随着油粕价格的下滑其压榨利润缩水,但在较大的大豆库存压力面前,油厂不得不维持开机生产,而随着恢复开工数量的增加,将继续加大豆油现货的供应量,由此可见,目前市场整体供应依然较为充裕,油价不具备大幅反弹的条件。 其次,国家调控力度不减。11月CPI同比上涨5.1%,为28个月来最大升幅,食品价格同比上涨11.7%,再次受到关注,通胀预期继续增强,12月10日央行宣布再次上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0.5%,这是年内第六次上调,本次调整准备金意在收紧流动性,但目前来看对市场影响有限。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以稳定物价为主。CPI中食品类价格增长过快,伴随着春节需求旺季来临,继续高企的CPI恐使调控措施加强,加息预期再次升温,这也使市场面临高位调整风险。另外,继前期抛储大豆(国储和地储)103.8万吨和菜油20万吨之后,四川粮油批发中心12月15日销售118815.646吨植物油,其中菜籽油83380.845吨,豆油35434.801吨,这是豆油年内首次抛储,虽然拍卖量不大,但由于国家有约300万吨的豆油库存,使得现货市场进一步承压,同时从国储抛售目的来看,对于参与竞拍的大豆企业,所竞买的大豆要尽快运回本企业生产成豆油并及时投放市场,保证合同到期日后30天内全部投放完毕,以增加市场供应量,因此总的来说,在国内油脂整体供给充足的情况下,国家稳定油脂价格的力度不断增强,油脂现货价格难有大幅上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