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ze=7][color=red]PPT文件已发到下载区![/color][/size]
原作者:赵敏博士,海大集团
报告内容
鱼的体色变化案例
鱼体色彩的生理学基础
调控和影响鱼体颜色的因素
人工调控鱼体颜色的途径和方法
鱼体体色调控的营养学方法
二、鱼体色的生理基础
鱼皮肤的特点
鱼表皮没有角质化,反射率很低,可以清楚的看到表皮下的色素细胞
色素细胞上方有一层胶原状物质,结构像角膜;可保护色素细胞,可加强透光
鱼类的色素细胞
按颜色分类分成六类
黑色素细胞(Melanophore,呈黑色)
黄色素细胞(Xanthophore,呈黄色)
红色素细胞(Erythrophore,呈红色)
虹彩色素细胞(Iridophore,呈彩虹色,蓝色、
银白色或金黄色)
白色素细胞(Leucophore,白色、灰白色)
蓝绿色素细胞(Cyanophore,呈蓝色)
色素细胞的形态
鱼体颜色改变
不同的色素细胞在鱼皮肤中的组合分布使鱼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和花纹
生理学变化:色素细胞内色素体的快速运动完成(快速变化)
形态学变化:色素细胞的形态和密度变化完成(长期变化)
鱼体色素细胞中的色素
鱼体中的色素主要有黑色素(黑色素体中)、类胡萝卜素(其它色素体)、蝶啶和嘌呤
鱼体可以合成黑色素,但不能从头合成类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分成两大类,其中叶黄素类在鱼体内沉积效果最好
在鱼体内起作用的叶黄素类主要包括虾青素、黄体素和玉米黄质
鱼体对色素的代谢
红鲤型:将黄体素、玉米黄质代谢转变成虾青素
甲壳型:将β-胡萝卜素、黄体素和玉米黄质转变成虾青素
鲷 型:不能完成色素转换代谢,只可直接积累虾青素
[[i] 本帖最后由 劲松 于 2007-2-6 16:47 编辑 [/i]]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