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疫苗的来源
根据国家农业部审批注册的正规厂家(含进口的)生产的疫苗,并经过权威部门认可的,同时又经过本场实践确认有效果的疫苗,方可大批使用。也可用同一种类型、不同厂家生产的疫苗进行小群试验对比,最后找出符合本场使用的产品,一经使用,就应沿用下去,禁止随意更换,否则有可能影响预期的效果。
2. 疫苗的保管、运输
疫苗属于生物制品,怕热,宜冷藏、低温保存,并根据厂家的要求,做足功夫。一般根据本场用量情况,疫苗宜在使用前1 周左右购进,并有疫苗专用运输保存箱,到场后存放于准备好的冰箱内(按说明书的要求调好冰箱所需的温度),记录好疫苗到场时间、批次、厂家、类型、有效期等,同时还用温度计检测一下当时运输疫苗的保存箱的温度,作为疫苗贮存的依据及疫苗使用效果的评价(笔者对此非常重视,个别猪场在此方面的工作欠缺,导致疫苗使用无效果时,无从查起)。
3. 疫苗的接种时间
疫苗的接种时间,是根据本场检测结果和近期流行的疾病来确定的。疫苗的接种时间又分为常规接种和紧急接种。常规接种是本场多年检测摸索及实践出来所制定的某种疫苗的免疫时间;紧急接种,就是在某种疾病流行期间紧急免疫某种疫苗,从而达到迅速扑灭疫情的目的,更快保护猪群健康,维持猪场的正常生产。
4. 疫苗的使用方法
疫苗应按厂家使用说明,实行现配现用,应当在规定时间内用完,否则疫苗效价变化,影响猪群免疫效果。
5. 防止药物及猪群原因,造成免疫失败
计划接种疫苗的猪群,必须在健康情况下使用,并注意母源抗体干扰作用,接种疫苗前后1 周不能用抗生素或抑制疫苗作用的药物,两种病毒性疫苗的使用要求间隔8~10 天左右,减少干扰应激;病毒性活疫苗和灭活苗可同时使用,但要分两边注射;接
种细菌性疫苗时,猪群1 周内,不能使用抗菌药物,否则疫苗使用效果降低或无效。
6. 严格消毒
接种疫苗前后的器械必须严格清洗和消毒,以防传染,并按疫苗说明要
求,实行无菌操作,确保疫苗使用效果
能充分发挥。
7. 接种疫苗后,注意观察猪群,以防疫苗出现的反应
(1)过敏反应:疫苗接种1~5 分钟左右,猪只出现倒地或神经症状等,立即用抗过敏药物解救(如肾上腺素),按压猪只腹部,会缓解疫苗反应,否则可能会引起死亡。
(2)采食和饮水减少:个别猪只可能有发热现象,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必要的护理措施,一般2~3 天后自然康复。
8. 提高猪群自身健康,利于疫苗的免疫效果
接种疫苗的前后半个月内必须加强饲养管理,为猪群创造一个清洁、卫生、空气清新的舒适环境,按猪群生长情况,饲喂优质的全价饲料,确保营养均衡、合理、无霉变,有条件的可增喂青绿多汁的蕃莳叶和橡草,效果更佳,同时保证充足的饮水。
9. 认真记录疫苗免疫情况
将使用疫苗的类型、批号、厂家、规格、有效期、用法、用量及接种人员、时间和所属猪群等记录在兽医日记上,并作为猪
群健康抽查、检测免疫效果的依据。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