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2934|回复: 1

牡蛎养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9-18 11:26: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读过莫泊桑的《我的叔叔于勒》的读者,不知你是否还记得如下一段描写:“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她们的吃法很文雅,用一方小巧的手帕托着牡蛎,头稍向前伸,免得弄脏长袍,然后嘴巴微微一动,就把汁水吸进去,颇壳扔到海里。”通过这段描写,我们不仅了解到一种生食牡蛎的方法,还可以想见牡蛎的鲜美。  在深秋以后走上餐桌的螺、贝一类水产鲜品中,牡蛎以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成为其中的佼佼者。是目前各生猛海鲜酒店的桌上珍品,深受食客们的青眯。
  牡蛎又名海蛎子、蛎黄或蚝(蠔)、蚵,属贝类动物,瓣鳃纲,牡蛎科,纯雄无雌,故得状名。它的肉在古代曾认为是“海族中之最贵者”,作为人们的一种食品,中外历史上也早有记载。我国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被贬儋州(海南岛)时,即喜食牡蛎,他在《清暑笔谈》中曾写道:“东坡在海南食蠔而美,购书叔觉曰:无令朝中士大夫知,恐谋南徙,以分此味。”可见此老对牡蛎的偏爱程度。《五什俎》中又写道:“穷山之珍,竭水之错,南方之牡蛎,北方之熊掌,……”,把牡蛎和八珍中的熊掌并称。在国外,人们食用牧蛎的记载更早,可以追溯到纪元前,如古罗马帝国的宫廷,曾派人到沿海一带采售新鲜的牡蛎,供国王和王公贵族们享用,他们把牡蛎誉为“海中美昧——圣鱼”还有说凯撤远征英国就是为了获得泰晤士河肥美的牡蛎。拿破仑东征西战,在战争最激烈时,不忘食用牡蛎来补充精力。巴尔扎克更以一天能吃144个牡蛎为荣。至今在西方,牡蛎仍被誉为“神赐魔食”、“海中牛奶”,日本人则誉为“根之源”。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 收起 理由
特别特 + 1 【通过审核】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09-9-30 08:44:18 | 显示全部楼层
有养殖技术吗?东北可以养殖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9 18:3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