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肥育猪饲喂高纤维日粮的暗含成本 对肥育猪饲喂高纤维日粮的暗含成本
The Hidden Costs of Feeding High-Fiber Finishing Pig Diets
作者:Bob Thaler博士(美国南达科达州立大学养猪推广专家)
对肥育猪饲喂高纤维日粮的暗含成本
The Hidden Costs of Feeding High-Fiber Finishing Pig Diets 为美国大豆协会2003年9月养猪技术交流会而写
作者:Bob Thaler博士(美国南达科达州立大学养猪推广专家)
译者:秦崇德(上海市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
成功的养猪生产是一种平衡艺。养猪者必须尽其所能地做好每一件事,以确保自己的产出(上市猪)大于投入(饲料,房舍,断奶猪,劳力,银行利息,等等)。由于产出只有一种,就是自己饲养出来的猪,所以大多数养猪者都努力最大化其猪的价值,以求能在市场上卖出最好的价钱。在大多数国家,猪越瘦,猪的价值就越高,而养猪者能采用许多种方法来减少猪胴体中的脂肪量。然而,有些能降低脂肪厚度的技术,会使养猪者在其它方面发生的损失大于其从较瘦的猪获得的额外收益。所以,本文将集中讨论中国所用的这些技术中的一种——饲喂高纤维日粮——对整个猪场的总成本。
背 景
猪对瘦肉生长的养分需要量一旦得到满足,多余的能量就会转变为脂肪。由于这些增加的脂肪会降低猪的售价,所以,传统上,养猪者都会降低肥育日粮的能量含量以避免脂肪沉积过多。尽管这一做法在30多年前已被普遍接受,但养猪业在这30年来已经发生了许多巨大变化,以至于对这一做法产生了疑问。遗传、营养方案、猪的房舍、猪的健康状况以及管理技术等方面的进展,使得当今的养猪者处在一系列和30多年前养猪者完全不同的环境之中。当代的养猪者若要取得成功,那么他对猪的饲养和管理就必须不同于30年以前。一个类似的例子发生在航空业。多年前,用汽油发动的双引擎飞机是当时的最新技术,然而如今多数航空旅行都是以喷气式飞机完成的。如30年前那样来饲喂现代猪就象用汽油来发动喷气式引擎;这样的话飞机也会飞,但是决不会达到其最大性能潜力,而性能的降低是是会付出高昂代价的。
此外,我们还必须从能量学的角度来考察一下这个问题。代谢能具有两方面的用途:首先其要满足动物的维持需要,余下的则被用于组织生长。如果有足够量的其它养分可供利用并且猪具有相应的遗传能力,那么猪就会沉积下比较多的瘦肉组织。如果情况不是这样,那么猪就会长得很肥。然而,当今大多数高瘦肉猪都不能摄入足够的能量以满足其为沉积蛋白质所需的遗传性高能量需要量。由于不能提供足够的能量,那么就只有较少的蛋白质能够沉积为瘦肉组织,多下来的氨基酸就会被脱氨基,而这一过程中释放出的能量就会被贮存为脂肪;这样的结果正是养猪者不愿意见到的。
对投入的评估
传统上,为保持较低的投入成本,养猪者总是希望单位重量日粮的成本越低越好。然而,随着记录系统的采用,他们认识到了“便宜”的日粮有多么昂贵。便宜的日粮通常是价格很低的,因为其中饲料原料的质量比较低下,或者其中养分含量的安全系数很低,甚至这两种情况全占了,而这就会导致猪的增重缓慢、饲料利用率很差、胴体质量非常低下。因此,无论在饲料成本上省下多少钱,都抵不过猪生产性能低下造成的损失。
为了改变这一情况,养猪者开始根据每生产单位重量猪肉所耗饲料成本来对日粮进行评价。这其中既考虑了饲料利用率,也考虑了单位重量日粮的成本,这可使得养猪者了解到要花费多少钱的饲料才能使一头猪生长到能够上市。这样的做法虽然前进了一步,但对单位增重所耗饲料成本的考虑并没有将日粮对胴体质量以及生长到上市体重所需天数等方面的影响考虑在内。因此,养猪者必须根据自己猪场中的所有各个方面而非仅仅根据饲料成本和胴体价值来对日粮进行评价,才能真正评价出该日粮对于自己猪场的价值。遗憾的是,每一个猪场都是不同的,因而对这个问题的答案也都是各不相同的。
根据Ausgene猪育种公司 Roger Campbell博士的看法,采食量和生长率是影响猪场利润率的主要因素。采食量可决定猪的生长有多快,而猪的能量摄入水平比较低的话其蛋白质沉积水平也比较低。过去的胴体评价体系唯一严格的依据是背膘厚度,而新体系则综合依据背膘厚和肌肉量。通常来说,由于猪肉加工商出售的是肌肉而非脂肪,所以瘦肉组织的溢价高于低脂肪的溢价。因此,一头背膘较少而眼肌面积较小的猪,其价值就低于略肥一些但同时肌肉较多的猪。此外,为了减少脂肪沉积而降低生长速度的话,那么圈舍周转率就会比较低因而每年的固定成本(房舍,银行利息,劳力,设备用品,等等)就只能分摊到比较少的猪。所以,生长缓慢的猪,其分摊的固定成本就会高于生长快的猪;根据固定成本的高低不同,结果就会产生非常大的差异。Campbell博士的结论是:“生长率非常重要,要从生长缓慢的猪赚到钱是非常困难的。”
较瘦胴体的溢价能否补偿因饲喂高纤维日粮而减慢生长带来的成本增高呢?Stein和Easter(1997)研究了不同能量水平对胴体质量和生长性能的影响,然后计算了其经济成本,从而确定了经济效益最高的方案。他们对体重55千克的阉公猪饲喂5种日粮之一直到达到109千克的上市体重。表1显示了该试验的结果。
表1. 日粮能量水平对猪的生产性能和胴体特性的影响*
项 目
| 能量水平
| 最高
| 次高
| 中
| 低
| 最低
| 日增重(千克)
| 1.02
| 1.03
| 1.00
| 0.93
| 0.87
| 第10肋背膘厚(厘米)
| 2.16
| 2.16
| 1.98
| 1.78
| 1.75
| 眼肌面积(平方厘米)
| 36.8
| 35.9
| 36.6
| 36.3
| 34.5
| 胴体瘦肉率(%)
| 50.78
| 50.42
| 51.72
| 52.32
| 52.0
| 瘦肉日增重(千克)
| 39
| 0.38
| 0.39
| 0.36
| 0.33
|
*Stein和Easter(1997)
尽管最低能量日粮产生了最瘦而瘦肉率最高的猪,但这种日粮产生的瘦肉日增重是最小的并且胴体眼肌面积从数值上看也是最小的。此外,饲喂最低能量日粮的猪要比饲喂高能日粮的猪多花费8天时间才能达到同一上市体重。根据1997年的价格,研究者算出,在饲喂高能日粮的猪,回收的利润为每头144元;在饲喂最低能量日粮的猪,每头仅回收利润66元。此外,虽然低能日粮产生的猪胴体中脂肪最少,但其所获的溢价不足以补偿达到上市体重多用的时间和眼肌面积较小带来的损失。然而,如前所述,这一结果在不同的猪场是互不相同的,具体取决于各自成本的高低和溢价的不同。
美国堪萨斯州立大学的Tokach等(2002)研究了在猪日粮中添加2%、4%或6%脂肪的成本/效益。所有的日粮中赖氨酸和能量之间的比率均保持一致,从体重36千克到120千克期间进行性能记录。添加脂肪,尤其在生长早期阶段,提高了平均日增重,而饲料利用率则随着脂肪水平的提高而在所有阶段都得到了改善。研究者观察到,脂肪添加率每提高1%,日增重提高1%而饲料利用率则改善2%。然而,当他们研究减少达到上市体重所需天数带来的好处时,报告说饲喂高脂肪日粮者每头猪的收益高16.9元。最大的收益表现在早期生长阶段。这里,结果仍然还是取决于每个猪场的实际数据。
另一个常见的错误概念是认为低能日粮比正常日粮便宜得多。如果原料价格是:豆皮1000元,玉米1230元,44%蛋白质豆粕2180元,那么含0%豆皮的肥育日粮就是每吨1275元,含7.5%豆皮的肥育日粮就是每吨1264元,含15%豆皮的肥育日粮就是每吨1249元。含0%豆皮的日粮和含15%豆皮的日粮之间这一每吨26元的差价可以忽略,并且如果猪采食较多这种含15%豆皮的日粮而满足其能量需要量则这一差价可完全不予计算。此外,采用密度较小的饲料时运输费和贮存费都会比较高。
向猪日粮中添加豆皮时常常被忽视的一个成本问题是其对其它养分的影响。美国普度大学的Dilger等(2001)对猪饲喂含豆皮0%、3%、6%或9%的日粮,然后观察养分的消化率。他们发现,随着豆皮的添加率从0%提高到9%,干物质、氮、氨基酸和能量的消化率都表现急剧地直线下降。一种估算是,日粮中每添加1%的纤维,蛋白质、能量以及干物质的消化率就至少下降1%。对消化率下降现象的一个解释是:食糜通过消化道的速度会因日粮的纤维含量增高而增加。这就是说,饲料在消化道中的逗留时间会减少而会有较多的养分被猪排泄掉而不是有较多的养分被利用。养分排泄的增加会带来两个问题:一是会有较多量的粪便须加以处理,二是粪中会含有较多的氮和磷。由于全世界对环境问题的日益关注,这过量的氮、磷排泄带来的成本问题正在迅速增大。
结 语
尽管养猪者都力求以最高的价格出售其饲养的猪,但他们还必须确保自己的花费不会大于其售猪所得的收益。养猪者需要对自己据以获得报酬的胴体评估体系以及影响脂肪成本和瘦肉组织成本的因素进行分析。虽然饲喂高纤维日粮的做法在30年前是有效的,但在当今对于取得最大瘦肉增重的目的来说则并非最好的做法。改进猪的遗传和营养,采用胴体调节剂,改变上市体重,都是提高瘦肉率和提高胴体价值的比较好的方法。此外,养猪者还必须认识到养分消化率降低造成的财务成本和环境成本。还有,每个猪场都是互不相同的,付酬方法也会变化,所以每个养猪者都必须不断地、一而再、再而三地对自己整个的生产方案进行评估以便使自己整个企业的利润率达到最大化。一个最后的问题就是:为了保持获利,你是想驾驶双引擎飞机呢还是驾驶喷气式飞机呢?如果你想驾驶喷气式飞机,那么你认为采用汽油而不用喷气机燃料的话飞机会在空中待多久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