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9339|回复: 10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总会简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7-14 17:3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4 18:50 编辑

未命名1000.jpg 部门职责

校友会负责联络校友、服务校友、凝聚校友力量、服务学校发展等。
一、负责“校友信息库”建设工作。
二、负责收集、汇编知名校友事迹材料。
三、负责各地校友会筹备、组建工作。
四、负责编辑出版《校友通讯》,每年2期。
五、负责校友网站的建设、维护与更新工作。
六、负责校友返校联谊的安排接待工作。
七、负责校友捐赠的接收工作。
八、负责向部分校友寄发校报、《校友通讯》等材料。
九、负责为学校招生宣传、学生就业、科技合作等牵线搭桥、提供信息。
十、完成校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人员职责


校友会常务副秘书长:胡安劳
职责范围:全面负责校友会工作
办公电话:(029)87081099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中心605室


校友会副秘书长:张红亮
职责范围:分管校友聚会、走访联络校友,并做好协助工作
办公电话:(02987081199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中心603

校友会(校友基金会)秘书:张粉婵
职责范围:负责各类文件起草,校友网站维护与更新,校友返校联谊、协助做好《校友通讯》编印,编写年鉴等,负责校友信息库建设,筹集资金、接受捐赠,寄发资料以及校友资料管理等
办公电话:(02987082749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中心603



校友会返聘编辑:张世和
职责范围:负责《校友通讯》编印等
办公电话:(02987082749
办公地址:国际交流中心703
领导关怀


















  • 发布日期:2009-10-20


校党委书记张光强为<校友通讯>创刊号题词

校长孙武学为<校友通讯>创刊号作序
  自1934年母校在神农故里起根发苗,一代又一代的后稷传人,承农桑圣地之祥云,拓华夏农耕之文明,开科学研究之新篇,历经艰苦磨砺,创造出5000余项科技成果,摘取120余项国家级科技大奖,在共和国农业科教发展史上谱写出了绚丽的篇章。而今的母校,学科已涵盖农、理、工、经、管、文、法、教八大门类,拥有50个博士学位授权点,7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在校普通学生2万余人,成为扎根黄土高原的一棵参天大树。
  1997年,党中央国务院从解决干旱半干旱问题和“西部大开发”的战略全局出发,决定成立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将母校置身于国家级高新区平台之上;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又将地处杨凌的7个科教单位合并,开创了母校建设的新纪元;2004年母校进入“985工程”二期建设序列,成为国家重点建设的高校之一。
  最值得母校自豪和骄傲的,乃是七十余年来,有10余万校友从杨凌走向全国各地,走向五湖四海。在校友之中,既有学界大师、政界领导、商界精英,更有那些为祖国现代化建设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中流砥柱。大家以朴实的作风、坚毅的品德、聪颖的智慧为母校赢得了不尽的赞誉。
    回顾母校的每一步发展,每一次跨越,都承载着广大校友的深情厚谊。大家或建言献策,或回校讲学,或牵线搭桥,或捐款助学,或鼓励鞭策,为母校的建设和发展倾注了心血和汗水。在此,我衷心感谢校友们与母校风雨兼程,感谢校友们对母校的深爱和眷恋!
  亲爱的校友们,古朴的杨凌小镇已旧貌换新颜,一座悠闲恬静、功能完善的新型科教城初步显现,极大地改善了办学环境。母校近五年来投入10余亿元改善基础设施建设,办学条件和校园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前母校正在新的起点上谋划着新一轮腾飞,向着国际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阔步迈进。
  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通讯》创刊之际,谨借此一角寄语校友:母校是你们温暖的家园,母校的脉搏永远和你们一起跳动。你们是母校最宝贵的财富,是母校的精神支柱,母校的建设和发展永远离不开你们的关心、支持和鼓励。真诚欢迎大家常回家看看,与母校师生共话美好明天。
  最后,祝《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通讯》在校友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真正成为校友与校友之间、校友与母校之间沟通交流的桥梁。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总会章程(暂定)
















  • 发布日期:2007-04-24
  • 浏览次数:106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会定名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总会,其英译名为Northwest A&F University Alumni Association,英文缩写为NAFUAA
第二条
本会是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自愿组成的联合性、非营利性的社会团体。
第三条
本会的宗旨与任务:加强海内外校友之间以及校友和母校之间的联系,增进友谊,加强团结与合作,增强母校对校友的凝聚力,发扬母校的光荣传统和优良学风,为母校的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出贡献。本会遵守国家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政策,遵守社会道德风尚。
第四条本会积极支持在校友集中的地区成立地方校友会,名称统一定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会”;本会与各地校友会组织建立密切工作联系,但无组织上的隶属关系。
第五条
本会接受业务主管部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业务指导和社团登记管理机关民政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本会会址:陕西杨凌邰城路3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院内。

第二章 业务范围
第七条
本会的业务范围:
(一)负责与各地校友的日常联系,做好校友总会与各地校友会的组织建设工作;(二)负责各地校友(包括海外校友)来访的接待工作,争取校友对母校发展建设的支持;
(三)协同各地校友会配合母校做好招生的宣传、动员工作,推荐优秀学生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四)发挥广大校友的作用,加强信息沟通,促进母校与地方以及校友之间的合作;
(五)组织校友的联谊活动,协助学校搞好校友返校;
(六)协助母校拓展办学资源、筹集办学资金;
(七)协助母校征集校友以及社会各界对学校改革与发展的建议;
(八)维护与更新校友网站,编辑出版《校友通讯》。

第三章 会 员

第八条
凡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含其前身)学习和任职任教过的人员(含授予名誉学位者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聘请的各类兼职教授),遵守本会章程,有加入本会意愿的,经与本会联系登记后,均可成为本会会员。
第九条
非本会会员而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建设和发展作出较大贡献者,经本会常务理事会会议通过,可授予本会荣誉会员资格。
第十条
会员享有下列权利:
(一)在本会有选举权、被选举权和表决权;
(二)参加校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并提出建议或意见;
(三)对母校的各项工作提出建议或意见;
(四)优先取得本会的有关刊物和资料;
(五)入会自愿,退会自由。
第十一条
会员履行下列义务:
(一)遵守校友总会章程,缴纳会费;
(二)关心校友会的工作,参加校友会组织的各项活动;
(三)完成本会交办的工作;
(四)向本会提供校友的有关信息,为校友总会刊物提供稿件;
(五)为母校的改革与发展争取各种形式的支持。

第四章 组织机构和负责人产生、免除
第十二条 本会最高权力机构是会员代表大会,其职权是:
(一)制定和修改章程;
(二)选举和免除理事,确定下届理事候选人;
(三)审议理事会的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
(四)决定本会的工作方针、计划和重大工作事项;
(五)决定本会终止事宜和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三条 会员代表大会之决议须经到会会员代表二分之一以上(含二分之一)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四条 会员代表大会一般每届四年。因特殊情况需提前或延期换届的,须由常务理事会表决通过。
第十五条 理事会是会员代表大会的执行机构,对会员代表大会负责。理事会设秘书处,处理日常工作。
第十六条 理事会的职权是:
(一)执行会员代表大会的决议; 
(二)选举和免除常务副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秘书长;
(三)筹备召开会员代表大会;
(四)向会员代表大会报告工作和财务报告;
(五)领导本会各机构开展工作;
(六)制定内部管理制度;
(七)决定其他重大事项。
第十七条 理事会之决议须经到会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十八条 理事会一般每二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 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十九条 本会设立常务理事会。常务理事会由理事会选举产生。在理事会闭会期间行使第十五条第一、三、五、六、七项的职权,对理事会负责。
第二十条 常务理事会一般一年召开一次会议;情况特殊的也可采用通讯形式召开。
第二十一条 常务理事会的决议须经到会常务理事三分之二以上(含三分之二)表决通过方能生效。
第二十二条 本会设会长1人,由在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长担任。
第二十三条 本会设常务副会长1人、副会长若干人,秘书长1人;本会聘请名誉会长和顾问若干人,指导本会工作。
第二十四条 本会的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政治素质好;
(二)在本业务领域内有较大影响;
(三)会长、常务副会长、副会长、秘书长最高任职年龄一般不超过70周岁;
(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五)未受过剥夺政治权利的刑事处罚;
(六)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第二十五条 本会会长为本会法定代表人。
第二十六条 本会会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召集和主持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
(二)检查会员代表大会、理事会(或常务理事会)决议的落实情况;
(三)代表本会签署有关重要文件。
第二十七条 本会秘书长行使下列职权:
(一)主持办事机构开展日常工作,组织实施年度工作计划;
(二)协调各分支机构、代表机构、实体机构开展工作;
(三)提名副秘书长交常务理事会决定;
(四)决定办事机构专职工作人员的聘用;
(五)处理其他日常事务。

第五章 资产管理、使用原则
第二十八条 本会经费来源:
(一)捐赠;
(二)学校资助;
(三)会费;
(四)在核准的业务范围内开展活动或服务的收入;
(五)利息;
(六)其他合法收入。
第二十九条
本团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会员会费。
第三十条 本会经费必须用于本章程规定的业务范围和事业的发展,不得在会员中分配。
第三十一条 本会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保证会计资料合法、真实、准确、完整。
第三十二条 本会配备会计人员。会计不得兼任出纳。会计人员必须进行会计核算,实行会计监督。会计人员调动工作或离职时,必须与接管人员办理交接手续。
第三十三条 本会的资产管理必须执行国家规定的财务管理制度,接受会员代表大会和财务部门的监督。
第三十四条 本会换届或更换法定代表人之前必须接受业务主管单位组织的财务审计。
第三十五条 本会的资产,任何单位、个人不得侵占、私分和挪用。

第六章 章程的修改程序
第三十六条 对本会章程的修改,由理事会提交会员代表大会审议。
第三十七条 本会修改的章程,须在会员代表大会通过后15日内,经业务主管单位审查同意。

第七章 附 则
第三十八条 本章程经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之日起生效。
第三十九条 本章程的解释权属本会的理事会。  
2006年10月

院士校友
李振声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85



      李振声院士,1931年生,山东淄博市人。1951年毕业于山东农学院。历任原西 北植物所(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研究所)副所长、所长,中国科学院西安分院、陕西省 科学院院长,陕西省科协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科学院遗传研究所植物细胞 与染色体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协副主席兼中国遗传学会理事长,1991年被选为中 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曾先后当选为中国共产党十二、十三大代表,第八届全 国政协常务委员。
      李振声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植物遗传育种学家。他长期致力于小麦与偃麦草远缘杂交育种及小 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科学成就。在小麦远缘杂交育种过程中,他克服 了远缘杂交不亲和性、杂种不育性和杂种后代疯狂分离的三大困难,探索出一整套科学的远 缘杂交育种程序。成功的将偃麦草的染色体组、染色体、染色体片段导入小麦,育成了小偃 麦八倍体、异附加系、异代换系、易位系以及小偃4号、5号、6号等高产、抗病、优质良种 小麦。其中小偃6号,1981年通过审定,至今已累计推广面积近1亿亩,增产小麦30亿公斤。198 5年获国家科学发明一等奖,1988年获陈嘉庚农业科学奖,1992年被评为国家级优质面包小麦。
      自1978年起,他又拓宽了研究领域,开展了小麦染色体工程研究工作。育成了以胚乳糊粉层细 胞蓝色色素为遗传标记的兰粒小麦和自花结实的缺体小麦系统,建立了一种快速选育异代换 系的新方法——缺体回交法,开创了染色体工程育种的可能性。在首届国际植物染色体工程 会议上,受到15个国家100多位中外专家的充分肯定,认为这项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李振声院士又开展了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素小麦遗传和育种研究,与中国科 学院 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生态工程室土壤化学组合作,鉴定与筛选出一些能够通过根系向土壤中分 泌较多的根酸,从而活化并高效利用土壤中难溶性磷的小麦种质资源,为高效利用土壤营养元 素小麦遗传与育种研究提供了新途径。在中国科学院任副院长期间,组织领导了中国科学院 在黄淮海地区的 中低产田治理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为我国粮食生产的持续稳定增长提供了经验。1995年获 何梁何利基金农业科学奖。
      李振声院士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学术论文,主要有《普通小麦与长穗偃麦草杂交育 种及其遗传分析》、《兰粒单体小麦的研究》、《The establishment and application of blue- graind monsomics wheat chromosome eninering》等,著有《小麦远缘杂交概说》、 《小麦远缘杂交》、《小麦育种学》等专著。主持与组织中国科学院农业专家组的研究工作 者撰写 了“我国农业生产的问题、潜力与对策”的咨询报告,受到中央和一些地方领导的重视。
      李振声院士在承担科研任务、担任领导职务的同时,一直担任博士生导师,在培养高水平、跨 世纪科技人才工作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博士生们正在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骨干作用。
      1979年,李振声院士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1982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陕西省劳动模范称号 。1985年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先后以专家学者身份赴日本、印度、美国、英国、 法国进行了科学考察和学术交流,享誉国内外。

周尧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60



      周尧,昆虫分类学家、教授,圣马利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
      1912年生于浙江鄞县,1932年9月—1936年6月就读于南通农学院,1936年去意大利那波里大学,在世界昆虫分类学权威Silvestri教授的指导下攻读昆虫学博士学位。1937年7月7日,芦沟桥事件爆发,祖国河山遭到践踏,他悲愤不已,深感“不杀大虫,杀小虫何用”,于1938年回到祖国,投笔从戎,随军到了抗日前线。
      1939年5月10日,他以昆虫学专家的身份参加了中英庚款会川康科学考察团,同年11月被聘为西北农学院教授,从此扎根祖国西北,把一生精力都倾注在昆虫学的教学和科学研究事业上。
      从1939年到1979年40年中,周尧教授主要从事植物保护专业的普通昆虫学教学。他重视课堂讲授,讲课思路清晰,内容纯熟,语句简练,表达确切生动,板书工整。再加上他绘画昆虫图的独到功夫,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重视教学实践环节,尽力把讲课和实验结合起来,根据昆虫分类实践性强的特点,采用使学生听、看、做、议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常带领学生到田间观察和采集标本,结合实际,传授技术,帮助学生识别昆虫。
周尧教授认为高等学校的教学必须和科学研究相结合。他不间断地进行科学研究。既重视应用研究,解决农业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又重视基础理论研究,解决教学或科学发展中的问题。在昆虫分类、小麦吸浆虫防治、中国昆虫学史等诸多领域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研究成果。
      周尧教授从1936年起即进行昆虫分类研究。昆虫分类研究是他的主攻方向和第一专长,他认为昆虫分类工作的顺利进展取决于三个条件:标本积累、文献积累和经验积累。60年来,他亲自采集,并带领全系师生到全国各地进行采集,目前经过整理和保存的昆虫标本有70万号,使西北农大成为全国动物学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中保存昆虫标本最多的单位之一。由于周尧教授在昆虫分类研究方面有了上述三个方面的积累,不仅为他自己,而且也为同事及研究生进行分类研究奠定了很好的工作基础。他独自、合作或指导研究生进行过25个昆虫类群的分类研究,是国内外昆虫分类学中涉及研究对象类群最多的学者之一。
      他对昆虫纲总科以上分类阶元进行了重新划分,建立了23个新亚目,45个新总科,2个新科。他先后发表昆虫学研究论文和著作200多篇(册),发现记述360个新种,32个新属,并培养出一大批硕士、博士、博士后昆虫分类研究高级人才。
      周尧教授曾先后担任西北农学院总务长、植物保护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所长、昆虫博物馆馆长,并先后兼任过西北大学教授、西北医学院教授、西北林学院名誉教授、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所长、西北五省野生动物保护委员会主任顾问、中国昆虫学会理事、中国昆虫学会蝴蝶分会会长、中国科学技术学会理事、西安世界语学会名誉会长、九三学社中央参议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委员、《昆虫学报》、《动物分类学报》、《昆虫知识》、《中国动物志》等杂志及很多系列丛书的编委等职务,为陕西省及全国昆虫学会、科技史学会、世界语学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周尧教授是国内外享有盛名的昆虫学家和学者,1979年国务院授予他“农业先进工作者”的称号,意大利那波里大学授予他荣誉奖状,1985年他当选为圣马力诺共和国国际科学院院士。香港亚洲农业发展基金会授予他“亚洲农业杰出人士”称号并授予金奖。

山仑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45


      山仑,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现任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会主任、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
      1933年1月17日生于山东省黄县,1954年山东大学农学院毕业后到原中国科学院西北农业生物研究所(即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工作至今。1959年—1962年被选派到原苏联科学院植物生理研究所留学,获副博士学位。回国后曾先后任研究员、兼任该研究所副所长,199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他长期从事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的有关研究,既有深厚的专业基础,又十分注重理论知识与生产实践的结合,研究成果卓著。他通过在晋陕宁长期的研究和实践后,提出了“半干旱地区影响作物生长的要害不在于降雨量少,而在于降水未能充分利用”的理论。这一思想已贯彻在他主持的“科技攻关”及“中日合作”研究项目的实践中,而且在宁南山区取得了新增产值1.74亿元、利税1.2亿元的直接经济效益,该项成果被列入“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在逆境成苗生理生态研究的基础上,首创了一种新型抗旱剂,并进行大面积示范。专家鉴定认为“属国内外同类研究中居领先水平的成果,是将基础研究和实际应用结合的成功范例”,该成果获中国科学院1995年科技进步二等奖。此外,他承担的国家攀登计划课题“半干旱地区不同类作物对多变低水环境的生理生态适应性的研究”,提出生理补偿观点,成为植物生理与旱地农业研究的一个新的交叉点,为发展节水农业提供了依据。他的专著《黄土高原旱地农业的理论与实践》,被专家评论认为“该书是我国旱农学中高水平的著作,并将为世界旱地农业研究和发展做出重要贡献”。
      20世纪90年代初,他在旱地农业有限灌溉的潜力及生理生态学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着重进行了作物整体抗旱性的研究,开拓了旱地农业生理生态研究领域。1980年以来,他先后主持国家攀登计划项目、中日合作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科技攻关等项目,共获省、部级以上成果奖9项。发表论文150余篇,主编专著3部。他十分注重对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国、日本、澳大利亚、哈萨克斯坦等国建立了合作研究关系。他十分重视和关心年轻人的成长,80年代以来指导博士、硕士研究生16名,已获学位的10人。山仑1988年获中国科学院竺可桢野外工作奖,1991年被陕西省人民政府授予“有突出贡献专家称号”。

李振岐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58



     李振岐,字兴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著名的植物病理学家和小麦锈病专家。
      1922年10月4日出生于河北省遵化,1942年考入山西大学文学院英语系,1944年12月参加青年远征军赴印度兰枷训练基地接受军事训练,1945年退伍回国经国民政府教育部批准转入国立西北农学院(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保护系学习,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毕业留校任教至今。1957—1959年赴前苏联季米里亚捷夫农学院进修,1982—1983年赴蒙大拿大学合作研究。
      李振岐在近60年的执教生涯中,历任西北农业大学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及教研室主任、系主任、西北农业大学研究生部主任、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研究所所长、农作物病虫害综合治理与系统学农业部重点开放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席等职,兼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国家教育部科技委员会农林牧渔组成员,中国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抗病育种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西北地区分会理事长,《植物病理学报》编委,陕西省植物病理学会常务理事、理事长,陕西省农业厅顾问,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杨凌分中心学术委员会名誉主任等。
      长期从事植物病理学和植物免疫学的教学与科研,以及小麦锈病防治研究等,曾先后赴苏联、美国进修进行合作研究。他是中国小麦条锈病研究的主要奠基人之一、中国植物病理学科发展的带头人和全国及地区性专业活动的积极推动者。主编有植物《免疫学》全国统编教材。主持的“我国小麦品种抗条锈性丧失原因及其解决途径”研究成果获国家科委、计委、经委和农牧渔业部颁发的“六五”攻关纪念奖,陕西省农牧科技成果三等奖。“改进式海登汉苏木精染核方法”项目获陕西省高教系统科技成果二等奖。合作研究的“西北地区小麦条锈病的越夏越冬和流行传布规律”项目,成果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及陕西省科学大会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农业倾斜项目“小麦条锈菌陇南越夏易变区持久控制工程系统基础研究”和博士点基金项目“秦岭地区植物锈菌区系研究”课题,主编出版5种专著,1991年被评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97年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并获农业科教奖;1998年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博士生导师。

于天仁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33


      于天仁(1920—2004),山东省郫城县人,著名土壤学家。中国土壤电化学研究的创始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
      于天仁1941年考入西北农学院农业化学系,大学学习期间,深受虞宏正教授渊博的学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影响。1945年,大学毕业后,由虞宏正教授推荐入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任技佐。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央地质调查所归中国科学院领导,更名为地质研究所。1953年1月,地质研究所的土壤室组建为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他任助理研究员,兼任土壤研究所学术秘书。在土壤科学研究工作中,他从我国国情和土壤特点出发。从20世纪40年代末开始研究我国红壤的化学性质;1953年开始系统研究水稻土的氧化还原性质。他认为,水稻土中氧化还原状况的周期性剧烈变化是水稻土不同于旱地土壤的主要特点,也是影响水稻生长和水稻土形成的主要化学因素。1958-1960年,在他的主持下,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村,总结农业丰产经验,在田间和室内进行了多学科、综合性的调查和研究,取得了大量实验研究材料。1961年,他与有关人员合作编写了《水稻丰产的土壤环境》一书。该书研究领域广、材料丰富,是一部重要的参考书籍。
   根据土壤化学的发展和本人的科研实践,于天仁认为研究土壤中带电质点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其化学表现可以揭示土壤中化学现象的本质,并为土壤的合理利用和改良以及环境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在他的建议下,土壤研究所于1961年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土壤电化学研究室,于天仁担任室主任。从此,我国的土壤电化学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30年来,于天仁作为学科带头人,与全室科研工作者共同努力,对土壤电化学开展了比较全面、系统的研究,取得很大进展,土壤电化学学科日趋成熟,并在国内外学术界产生了广泛影响。
   实行改革开放后,于天仁先后应邀赴德国、新西兰、澳大利亚、美国、比利时、法国、瑞士、意大利、加拿大等国访问,讲学和合作研究;参加在国外和国内举行的国际学术会议10余次,多次被邀请为大会报告人,并曾担任国际水稻土学术讨论会(1980年,中国)组织委员会秘书长,论文集副主编,以及第十四届国际土壤学大会(1990,日本)Ⅱ-2专题讨论会的召集人。
  1983—1987年,担任中国土壤学会土壤化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为提高土壤化学科研水平,他先后三次组织举办现代土壤化学研讨会,请有关专家授课。在此基础上,组织编写了《土壤化学原理》(1987年)、《土壤分析化学》(1988年)和《土壤发生中的化学过程》(1990年)三部著作,深受广大土壤工作者的欢迎。
  于天仁勤于学习,勇于探索。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他开拓土壤电化学研究领域和研制离子选择性电极时,这两项工作在国际上尚处于萌芽阶段,在国内还未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他通过科学分析,预见到这些工作的广阔前景。在重重困难面前,他坚韧不拔,信心十足,埋头苦干,终于取得突破。
  他治学严谨,严于律己,对工作具有高度责任感。他提出的研究课题都经过深思熟虑,有的还做了预备性试验。向青年科技工作者布置任务时,不仅提出目标和要求,而且还指出解决问题的可能途径,并经常和他们一起进行实验、试制或野外现场测定等工作。对他们的工作从研究方法到结果的处理总是详细了解,认真指导;对他们撰写的论文,更是严谨审阅。
  于天仁是国际土壤学会会员,《土壤生物学和肥力》杂志(Biology and Fertility of Soil)(在德国出版)的编委。他先后培养了硕士研究生7人,博士研究生4人;发表学术论文120多篇(其中用外文撰写的40多篇),编著有《土壤电化学性质及其研究法》等中、英文学术著作13部。
   由于他对土壤科学的重要贡献,1979年被评为江苏省“先进工作者”。他的研究成果多次受到国家和中国科学院的奖励。

赵洪璋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50



      赵洪璋(1918—1994),中共党员,小麦育种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原西北农业大学教授。
      1918年6月生于河南淇县,1940年毕业于国立西北农学院农艺学系,曾任陕西省农业改进所大荔农事试验场技佐。1942年任教于西北农学院,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兼任小麦育种研究室主任、副院长等职。
      赵洪璋从事农作物育种学教学和小麦育种科学研究40余年,成绩卓著,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国农学会理事,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农科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陕西省农学会顾问,陕西省科协副主席等职。
      他在小麦杂交育种方面的杰出贡献,在中国现代作物育种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0世纪50年代他主持育成的碧蚂1号、碧蚂4号和西农6028等优良小麦品种,比当时种植的品种增产10%~30%,推广面积达1.1亿万亩;其中碧蚂1号,1959年统计推广9千余万亩,创我国小麦品种种植面积最大纪录。60年代育成丰产3号良种,亩产3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6年推广约3千万亩,是60—70年代之交黄淮麦区栽培面积最大的品种。70年代育成矮丰3号等矮秆品种,亩产400公斤左右,增产10%~20%,1978年推广达500余万亩,是我国第一批矮秆品种中栽培面积最大的矮秆品种。80年代承担国家小麦育种协作攻关课题,同西北农学院小麦育种研究室的教师和研究人员,从性状遗传、抗病、生理生态、花药培养及加速选育进程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20世纪80—90年代,他主持育成了以“西农881”为代表的第四批大面积推广种植的品种。80年代初期,他根据大量试验资料发现:当时推广的新品种和参加区试的重要品系,产量潜力都能达到亩产400公斤以上,但由于晚熟、倒伏、特别是抗病性较差而难于稳产400公斤(亩);同时鉴于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小麦病害种类增多、病情加重的趋势,提出并制定了在保持基本适应性和矮杆早熟的基础上,以“多抗性”为重要目标的选育方案。他亲临第一线,指导带领助手们从抗性遗传、抗源筛选、鉴定方法研究到杂种后代选择,进行了大量艰辛的准备和选育工作,育成并通过审定了“西农881”、“西农65”、“西农85”及合作选育的“豫麦29”等小麦品种。这批品种的突出优点是:高抗赤霉病、高抗到中抗条锈病和白粉病、弱冬性早熟、优质高产,现已在陕西关中和黄淮麦区大面积推广种植,从1991—1995年累计种植面积达1952.9万亩,增产小麦约29292.9万公斤,创显著社会、经济效益。从小麦育种工作的进展看,这批品种的育成,开创了我国北方冬麦区小麦抗赤霉病育种的成功先例。
      在长期的小麦杂交育种实践中,赵洪璋关于综合生物进化论、遗传学和生态学等有关学科的基本理论,形成了一整套别具一格的学术观点和育种方法。他所做的试验,材料精,面积小,过程短,成效高,以“少而精”著称于中国育种界。发表的学术论文主要有:《碧蚂1号小麦选育经过》、《小麦杂交育种工作中的若干问题》、《小麦高产的基本规律和措施》等10余篇;专著有《陕西小麦》(主笔、1948)、《作物育种学通论》(西北农学院教材,1964)、《作物育种学》(第一主编、1980年全国高等农业院校试用教材)。
      赵洪璋与农民群众及农业生产始终保持密切联系,曾先后被选为陕西省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委员,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和陕西省劳动模范。1994年2月7日,赵洪璋因病辞世。
朱显谟






  • 发布日期:2007-01-25
  • 浏览次数:148



      朱显谟,中国科学院院士(地学部),我国著名的土壤和土地整治专家,国际土壤学会会员。他先后任陕西省土壤学会理事长,全国土壤学会常务理事,生态学会和自然资源研究会理事,中科院农业研究委员会委员,中科院地学部地理学组成员,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第五、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现任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1915年12月4日生于江苏省崇明三光镇,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央大学农业化学系,同时又考入浙江农业大学农学系,后择定在中央大学就读。1937年7月,芦沟桥事变后,上海又爆发了“八一三”事变,他被阻在家,后得知中央大学内迁,蒙中央大学教授范存忠的资助,同行辗转到了重庆。经在重庆的三年大学学习,1940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江西省地质调查所,后转入重庆北碚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工作。随指导老师侯光炯先生赴四川铜梁县调查,后至贵州、广西、湖南,抵江西泰和地区调查,先后在江西坚持工作六七年之久,对江西的土壤进行了普遍的调查和分析,并作了红壤改良试验。在工作中他除完成土壤调查制图报告外,并撰写了多篇专题试验研究论文,其中《江西省土壤志》一篇,对红壤发生分布提出了新的见解,认为江西红壤改良的方法中,以“客土”和“烧土”最为显著。1947年应北平地质所所长的邀请离赣赴平,后曾暂留中央地质所工作。同年秋天,他前往黄泛区调查,完成中牟幅五万分之一土壤图。第二年,他又去鄂南、赣南一带调查,秋季配合农林部增产计划赴镇江调查。
      1949年全国解放后,朱显谟在中国科学院土壤研究所任职。1959年,为支援大西北建设,他来到杨陵中科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原西北生物土壤研究所)工作。
      从50年代初开始,朱显谟到东北三省考察,对改良土壤提出了重要的建议。他深入长江流域、新疆托木尔峰、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进行了土壤考察和研究,又先后参加了水利部黄委会组织的水土保持勘探队、中国科学院组织的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勘探队,带领青年科技工作者踏勘了黄河中游水土流失的各种类型区。
      多年来他以治理黄土高原为科研主攻目标,曾广泛地实地调查,不断探索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的研究。几十年来,他撰写了40余篇学术论文。他编写了《土娄土》、《陕西土地资源及其合理利用》、《陕西土壤》、《水土保持手册》、《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图片集》等专著。他参加编写和审定了我国土壤科学界的重要著作《中国土壤》,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和陕西省1978年科技成果奖;对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的研究,获陕西省1978年科学大会奖;对陕西省土地类型及其发生演变的研究,获陕西省1987年科技成果三等奖;以他为主的对新疆托木尔峰综合考察研究,获197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参与《中国土壤图集》的编著,被评为中国科学院1988年十大成果之一;《中国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图片集》,获1989年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三等奖。以他为首的水保所科技人员撰写的《中国黄土区土壤》专文在国际土壤学会主办的《Geoderma》刊物上发表。
他的科研成果与学术贡献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研究了我国黄土地区土壤侵蚀类型及其演变规律,拟定了黄土区土壤侵蚀分类系统,并根据沟蚀严重的特点,将土壤抗侵蚀性分为土壤抗蚀性和抗冲性两部分研究,为本区土壤侵蚀研究奠定了基础。
      2. 对土壤发生、分类以及演变规律进行了多年的研究,更正了国内外一些学者以往将黄土高原黑垆土、土娄土、褐土划为栗钙土的观点。根据对群众经验的总结和研究,提出了将黑垆土、土娄土应该建立独立土类的意见,并得到广大学者的认可。
      3. 他最早提出:我国南方红壤主要是古土壤和古代红色风化壳的残留,以及冲积、洪积物的堆积,而不是现代生物气候的地带性土壤;东北有棕壤而无灰壤,并认为灰化层不是淋溶层,而来源于生物反馈的硅质淀积物。还认为尽管岩体风化和土壤发生两个过程同时同地发生,但它们是二相矛盾的,即前者为富铝化而后者富硅化,土壤一切性征就是这二相矛盾过程在时空上相对稳定的出现。
      4. 对黄土中古土壤进行了研究,比较全面地提出了黄土中古土壤的存在及在黄土堆积期间一些生态环境的交替变化。
      5. 在原始土壤成土过程研究中,他以大量科学资料提出了原始成土过程的四个时期,即以岩面微生物着生、生物物理生化层的出现为始发标志的“岩漆”时期;地衣着生并具有生物风化层和佃土层出现的突变跃进时期;苔藓植物着生并形成佃土层的巩固发展时期;高等植物着生和原始土壤形成定型时期。
盛彤笙





  • 发布日期:2007-01-14
  • 浏览次数:151




      盛彤笙(1911—1987)江西永新人。中国著名的兽医学家、微生物学家和兽医学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学系主任。
      1932年毕业于中央大学,后赴法国柏林医学院和兽医学校学习,分别获医学博士和兽医学博士。1918年回国后,曾任江西省国立兽医专科学校教授,1939—1940年任西北农学院教授、兼畜牧兽医学系主任,中央大学教授。
      1946年在兰州创办中国第一所畜牧兽医学院——国立西北兽医学院,任院长。1949年后任兰州兽医学院教授,院长等职。1949年8月参加革命工作,历任西北畜牧兽医学院院长、教授,西北军政委员会畜牧部副部长、财经委员会委员、西北行政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西北分院筹委会第二副主任,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第一届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第一届全国人大代表,政协全国委员会第三、四、五届委员,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名誉理事长。
       盛彤笙一生追求进步,在白色恐怖下曾多次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留德期间参加党的外围组织反帝大同盟,并资助党在巴黎出版的《救国时报》,在第一国际兽医会议上呼吁各国科学家反对日本侵华战争。他在兽医科学,微生物学的科学研究和兽医学教育工作中,为国家造就了一批优秀的畜牧兽医科技人才,为发展我国畜牧兽医教学、科研、畜牧生产做出了重大贡献。他的研究证实了中国四川西部一带水牛的“四脚寒”病是一种由病毒引起的传染性脑脊髓炎病,这也是世界上对该病的最早发现和报道。他还研究证实了磺胺族药物对马鼻疽杆菌的治疗效用。曾多次赴新疆、青海考察,最早提出“贮草备,冬划区轮牧,改良畜牧”的主张。曾主持编纂《中国大百科全书》农业卷兽医部分和《畜牧兽医辞典》,出版著作有《兽医微生物实验指导》、《军马及家畜之防毒》等书,出版译著有《兽医细菌学》。发表论文主要有《水牛脑脊髓炎之研究》(1945)、《渝蓉牛传染性流产调查报告》、《碘胺类药物对马鼻疽杆菌之效力》(1944)、《树立大畜牧业思想》(1981)等。
侯光炯




  • 发布日期:2007-01-14
  • 浏览次数:163



      侯光炯(1905~1996),上海市金山县人,土壤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曾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1928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农业院农化系。1930年至1946年任前中央地质调查所土壤研究室调查员、副主任、主任、主任技师。1937年赴美学习归国,1942年至1946年还兼任重庆大学、前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川北大学教授。1946年后任四川省农业改进所(四川省农科院前身)技佐、四川大学教授并兼任铭贤学院教授,先后兼任西南农科所土壤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重庆土壤研究室主任。1948年起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1952年后,历任西南农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系主任、名誉校长。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曾任中科院生物地理学部常务委员。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晋升一级教授,当选为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85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1989年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并获全国老有所为精英奖。1990年获四川省“自然科学界精神文明标兵”,1992年获“四川省有重大贡献科技工作者”称号。侯光炯教授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二、三、五、六、七届代表,中共四川省委第三、四届委员。
      侯光炯教授是我国土壤科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创建和发展中国的土壤科学理论,取得了一系列开创性研究成果,他和同事、助手们合作,撰写了各类论著及学术论文,主编出版我国第一本农业土壤专著《中国农业土壤学概论》,还主编出版《土壤学》(南方本)等五本专著,公开发表的论文达140余篇(册),其中,《江西省南昌地区潴育性红壤水稻土肥力的初步研究》、《土壤的粘韧率和粘韧曲线》、《农业土壤生理性》、《中国农业土壤分类体系》以及《利用土壤剖面研究结果鉴定土壤肥力》(英文)等,极大地丰富和拓展了土壤学科的研究领域,在土壤地理、土壤化学、土壤生态、土地开发利用等分枝学科做出了卓越的贡献。1975年发表的《农民经验开辟了发展土壤科学的广阔道路》和1983年发表的《紫色土肥力研究五十年》等论文是他50多年学术思想发展的总合,对推进和发展中国土壤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1978年,他提出的“土壤肥力生物热力学”理论,荣获中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9年,侯光炯教授开始研究“自然免耕技术”,他不顾高龄体弱,长期深入生产第一线,总结群众经验,结合生产实际,运用免耕原理,突破性地解决了我国南方低产稻田未能解决的生产难题。这项技术在全国13个省、市推广面积达4000多万亩,平均增产幅度达15%左右,是一项开拓性的科技成果,获1986年四川省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1987年全国科技进步三等奖。1986年,他撰写的《中国水土保持应走自然免耕的道路》一文,荣获四川省科协优秀学术论文奖。
      侯光炯先生是我国现代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的先驱,他把一生献给了我国的土壤科学研究和农业教育事业。
涂 治



  • 发布日期:2007-01-14
  • 浏览次数:160



      涂治(1901~1976),字策三,湖北黄陂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农业科学家、植物病理学家、教育家。曾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兼农艺组(系)主任等职。
      1916年,13岁的涂治考取了北平清华学校的半公费生。1924年毕业于清华学校并考取公费留学资格赴美国明苏达大学农学院和研究生院攻读植物病理学和作物育种学。1929年回国后,在广州岭南大学任教。1931年受聘岭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1932年受聘河南大学农学院任教授并兼任院长。1934年应武汉大学之邀,筹建农学院兼办湖北棉业试验场。
      1935—1939年任国立西北农林专科学校教授。其间兼任农艺组(后为农艺学系)主任(1935年12月—1938年12月),1936—1938年12月兼任教务主任,1936—1940年兼任教学试验农场主任。涂治在西北农专(后改组为西北农学院)任教及任职期间,十分重视教学和科学研究,积极聘请名师来校任教和工作。当时学校及农艺组师资充沛,名家云集。他任西北农学院教务主任期间,支持地下党员和进步学生的活动。1940年任新疆高级农校教务长,1941年任新疆学院教务长兼农科主任。1944年任新疆建设厅顾问。
      新中国成立后,作为特邀代表出席全国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会议,历任新疆八一农学院教授、院长,新疆农、林、牧科研所所长,中国科学院新疆分院第一副院长,新疆农业科学院院长等职,并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部),中国农业科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195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当选为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二、三届全国委员会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他毕生从事教育和科学技术工作,在繁忙的工作中,还经常钻研学术,翻译出版了英、俄、德、法等几十万字的国外农业科学论著,他第一个把草田轮作制介绍到中国。他为新疆的教育和科学事业的繁荣以及农业生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林 容


  • 发布日期:2007-01-14
  • 浏览次数:139



      林容(1903-1981),字君范,江苏省丹阳县人,中国科学院院士(生命科学和医学学部)。植物学家、植物分类学家,中国植物学学科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菌物学研究的开拓者之一。曾任原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  
      林容于1920年考入法国南锡大学农学院。1921年他作为“新中国农学会”的代表,代表中国首次出席在比利时举行的国际农业会议;1923年大学毕业后,考入法国克莱孟大学理学院继续深造,从事真菌学研究;1925年获法国自然科学高级文凭;1927年至1928年又相继获克莱孟大学理学硕士和国家理学硕士学位; 1930年获巴黎大学国家理学博士学位。  
      1930年回国后,林容历任国立北平研究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立北平大学农学院农业生物学系教授兼系主任,1939—1944年任国立西北农学院教授,福建省研究院动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兼所长,厦门大学生物学系教授、系主任兼海洋生物研究所主任等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调任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副所长、代理所长。1955年,他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首批院士(学部委员),1957年他被聘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副主任。此后,他还曾担任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名誉理事长,北京市植物学会理事长,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等职。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他参加了中国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会议。此外,他多次率领中国科学代表团出访前苏联及其他东欧各国。  
      林容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从事高等植物分类学的研究,是中国菊科、旋花科和龙胆科植物系统分类的奠基者。他发现了菊科重羽菊属及各类植物的新分类群百余种,为中国菊科植物分类和植物区系做出了重要贡献。50年代,他参加了黄河中上游水土保持综合考察,编写了《水土保持手册》,为黄河综合治理和黄土区水土保持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他曾主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菊科)和《中国植物志·菊科》两书的编写,并编著了《中国植物志》第74、75、76(1)、76(2)卷。  
      林容治学十分严谨,从不急于求成。他发现过不少植物新种和分类群,但他总是要反复检查比较,在标本材料不够完备或未得到充分证据之前,从不轻易撰文发表。  
      林容在植物分类学研究上有精深的造诣和丰富的经验,且掌握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但是,他从不把这些据为己有,他总是毫无保留地提供出来,让大家共同使用。更令人钦佩的是,有一些重要的发现,只要再做一些研究,即可成为很有价值的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而他却将其让学生去研究。学生所做的研究工作,虽然都经过他的指导,并且所写论文都经过他审阅和修改,但他从不让学生在论文中署上自己的名字。而对他所写的论文,哪怕学生只做了一点微薄工作,他却主动署上学生的名字。在半个多世纪的工作历程中,他以“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忘我精神,把毕生的精力毫无保留地献给了中国的科学与教育事业。
王光远

  • 发布日期:2007-01-14
  • 浏览次数:195


     王光远,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共党员,1924年3月生,河南温县人,194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1952年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研究生班,现任哈尔滨工业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 院名誉院长,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所名誉所长,国际刊物《工程优化》编委,国际结构安全 与可 靠性协会委员,曾任中国力学学会副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学科 组成员。
      主要成果:“建筑层空间整体计算理论”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结构模糊优化设计理论”1986年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1987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工程软设计理论”为国际首创;“模糊随机振动理论”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出版专著有《建 筑结构的振动》(科学出版社、1979年)、《应用分析动力学》(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 年)、《结构优化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1987年)、《工程院软设计理论》(科学出版社,1992年)、《模糊随机动力系统理论》(科学出版社,1993年)、《模糊随机过程论》(模糊数学及其应用丛书,贵州科技出版社,1994年)、《工程结构系统软设计理论及应用》(国防工业出版社,1996年)、《模糊随机规划理论》科学出版社,1996年)、《结构随机振动》(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
      目前正在进行工程项目的全系统全寿命的优化理论和技术的研究。已发表论文170篇,出版专著10本,培养出博士30余人,硕士48人,指导过博士后18人。先后被评为建设部劳动模范、黑龙江省特等劳动模范、省优秀党员和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其事迹被收入《中国科学技术专家传略》、《黑龙江科技精英》、《中国当代科技精华》。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发表于 2011-7-14 18:27:02 | 显示全部楼层
重新认识西农,有这么多前辈高手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4 18:3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5 07:30 编辑

回复 山中的漫游者 的帖子

西农就是地方太偏,在农村,离西安80-90公里,因为离城市太远又没有什么厂矿企业,国内即便是三流大学一般都是至少在一个地区级城市了,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是个特例,在离西安和宝鸡基本都有80-90公里的杨陵镇上,所以大学老师找对象子女就业都很困难,留不住人。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中科院、中国工程院很多专家都是西农过来的。比如动物营养著名教授杨胜、霍启光都是西农过来的,所以李德发教授、邵根伙博士都是我们学长的弟子;我们以前上学时的老师、同学现在都找不到了,差不多都到国外不回来了,留在国内的很多去了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或者西安的什么长安大学、西北大学,反正都往大中小城市里去了,而且都是一茬一茬的走掉,所以学校很有危机感啊。现在国家建立唯一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杨凌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也算是拯救西农的无奈之举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18:41:37 | 显示全部楼层
原来是这个来历,您不说,我们真的不知道呢,很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4 22:54:26 | 显示全部楼层
后面几个还真不知道,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07:37:3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万水山 于 2011-7-15 07:37 编辑

回复 xishuanhu 的帖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校友、原校长
中国工程院院士长安大学教授
李佩成简介
李佩成

李佩成,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兼职教授,长安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主任。他1934年农历12月26日出生在陕西省乾县。1956年毕业于西北农学院水利系并留校任教;1963~1966年在苏联莫斯科地质勘探学院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系攻读副博士学位毕业。曾先后在原陕西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工作和任教,并曾在北京外语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和苏联加里宁工学院学习进修开展合作研究。




目录
个人履历 个人成就 个人荣誉
个人履历  李佩成同志在西北农业大学工作期间曾任副校长,兼任由他参与创办的我国第一个干旱半干旱地区农业研究培训中心主任,农业部科技委员、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1992年由西北农大调入西安地质学院,后并入长安大学工作至今,在此期间创建了“国际干旱半干旱地区水资源与环境研究培训中心(中德合作)(国土部批准)”、“西安地院地质工程勘察研究院(建设部批准)”等,并担任首任主任和院长。还兼任陕西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特邀咨询委员、水利部地下水专家组专家、国土资源部中国地质调查局顾问等职。
  李佩成院士长期在祖国大西北和黄土高原从事农业水土工程、水资源与环境、地下水开发利用、地下水渗流理论以及国土整治等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他深入实际、刻苦钻研、敬业重教、为人师表,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一系列丰硕成果。
个人成就  1964年,他提出了潜水井群非稳定渗流计算的“割离井法”理论及相应公式,后经深化研究使其成为能满足不同水文地质条件和水井不同运行方式的13种求解模型,为解决排灌井群工程设计中的重大难题做出贡献。20世纪70年代初,与其他同志合作,研制成功了一种适合于黄土渗流机理的黄土辐射井,该井型推广到十多个省区,打破了“黄土不能成为含水层”的传统认识,该项成果于1978年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他还研究发明了排灌两用轻型井,获国家发明四等奖;由他主持的国家“七五”攻关项目“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定位试验---枣子沟试区建设”1993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李佩成主持完成了《群峪协井、两水并用、西安市中近期最佳供水方略》项目研究,其成果的应用使西安水荒得到缓解;1999年,由他主持与西安理工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有关专家教授合作,完成了《西安市供水水资源系统优化调配研究》,对西安市的供水水源及其优化调度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和实践研究,被鉴定为国际先进水平;2003年元月4日,由他主持的国家重大项目《中国西北地区山川秀美科技行动计划》前期研究通过了科技部验收;现正主持国家重大项目《中国西北不同生态地域山川秀美试验示范区建设与重大科技难题研究》;他还为研究“重现八水绕长安盛景”;研究揭示人类活动、水体动态、生态环境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水--环--发的相互影响及最佳互动模式”而继续努力。
个人荣誉  李佩成教授至今培养硕士和博士生50余人,其中9人成为博导,指导的冯国章同志的博士论文被评为全国优秀博士论文。出版专著和全国统编教材10部,公开发表论文80余篇;先后获国家级奖项4项,省部级6项;1991年,获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同年开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6年被评为西安市劳动模范,1997、1998年分别被评为陕西省师德标兵、优秀博士生导师,2001年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2004年被评为全国师德先进个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1-7-15 12:24:31 | 显示全部楼层
西农以前牛逼的不能牛逼了  特别是学校的兽医院  解放后那几年全亚洲第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7:19:43 | 显示全部楼层
  • 新闻
  • 博客
  • 群组
  • 人才
  • 招生
  • 会议
  • 论文
  • 小白鼠
  • 实验室

登录 | 注册 | 订阅 | English | RSS | 直播 | 网址 | 举报



科学网首页>科学时报>正文
生命科学 医学科学 化学科学 工程材料 信息科学 地球科学 数理科学 管理综合



作者:王静 来源:科学时报 发布时间:2007-2-28 0:13:45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京举行
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获得最高荣誉 歼十飞机工程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2月27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向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颁发奖励证书。 新华社记者 鞠鹏/摄

本报北京2月27日讯(记者王静)2月27日上午10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胡锦涛、温家宝、曾庆红、李长春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代表颁奖。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介电体超晶格材料的设计、制备、性能和应用”和“金属配合物中多重键的反应性研究”2项成果获200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超精密特种形状测量技术与装置”荣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歼十飞机工程”被授予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胡锦涛亲自向李振声颁奖。温家宝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在大会上讲话。奖励大会由李长春主持。国务委员陈至立宣读了《国务院关于2006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的决定》。

经国务院批准,在上述获奖项目之外,“结构拓扑优化中奇异最优解的研究”等27项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地面机械脱附减阻仿生技术”等55项成果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先进机载合成孔径雷达关键技术与装备的开发及应用”等20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马铃薯综合加工技术与成套装备研究开发”等220项成果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英国化学工程学专家马丁·阿特肯斯和瑞典生物医学专家英格玛·博瑞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据科技部有关人士介绍,本届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委员共20人,由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及全国人大、全国政协、国务院有关部门和解放军总部的相关负责人组成。在国家自然科学奖的评审中,扩大了海外同行专家评审力度。2006年度共聘请了90位海外同行专家参加网络评审,收到回复评审意见125份。

本年度的奖励针对学科交叉融合和新兴学科不断出现的新情况,科技部奖励办适当调整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和国家科技进步奖评审组的设置及其评审范围,并在学科专业跨度大的评审组下设置若干网络评审组。

为了保证科研成果的评选质量,保证评审工作的公平、公正和依法进行,科技部奖励办于2005年11月28日正式成立了科学技术奖励监督委员会。为建立健全科技奖励内部监督机制,还设立了督察处,负责组织项目异议处理和对重大项目或者评审中有疑问项目的考察。为了增强国家科技奖励评委的自我约束意识,提高评委公正评审的自觉性和责任心,本年度的评审实行了专家诚信评审承诺制度,明确了评委的责任和义务,要求评委在评审前签署诚信评审承诺书,并对国家科技奖励评审过程实施了全程记录。


发E-mail给: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发表于 2011-7-15 17:22:02 | 显示全部楼层
校友李振声院士荣膺国家最高科技奖(图文)
文章类型:首版信息 文章发布时间:2007-02-27 21:48:08 点击次数:6942


  获得2006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遗传发育所研究员李振声代表全体获奖人员发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表于 2012-6-15 23:03:40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辉煌是过去,希望学校能卧薪尝胆,重新找回曾经的辉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5-19 15:00,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