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党报热线8339000接到市民张先生打来的电话,反映东西城鲜奶吧数量逐渐增多,质量问题令人担忧,建议相关部门进行质量检测,保证市民饮用安全。记者与市长公开电话办公室取得联系,近日他们也接到数个市民反应鲜奶吧情况的电话。于是,记者就东营市鲜奶吧现状进行了调查。
自2008年,因“问题奶粉”以及部分品牌部分批次的液体奶被检测出含三聚氰胺后,东营市民纷纷改喝鲜牛奶。 2010年东营市鲜奶吧的盛行再一次掀起了市民饮用鲜牛奶的高潮。
据记者调查,东营市的鲜奶吧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一种乳品营销模式,鲜奶吧多为奶牛养殖企业直接开办或通过连锁加盟方式开办,有固定的原料奶(生鲜乳)奶源,在经营场所内设生产区域,包括生产、冷藏和消毒等基本设施。生鲜乳通过冷链运输方式运送至鲜奶吧,在其生产区域内通过相关设备或工艺进行加工,产品主要有巴氏杀菌乳、酸牛奶、奶酪等。鲜奶吧向消费者提供销售服务(包括订奶服务),其经营场所内还提供简单的餐饮服务。
东营市店面一般地处居民小区周边或繁华商业区,交通便利,店面较为整洁,并且公开、透明地进行生产加工,消费者能亲眼看到乳品的生产过程,受到了东营市市民的信任和喜爱。
何以如此火爆?
近年来,东营市鲜奶吧发展尤为迅速,各鲜奶吧生意异常火爆。全市已开业近80余家,品牌主要有“柏拉蒙”、“胜大”、“阳光”、“美食美客”、“绿源”、“世洪福”、“我从草原来”等。奶源主要来自东营市广北农场、河口、广饶境内。
1月10日至12日,记者走访了青岛路东旭小区院内的“阳光”鲜奶吧和“我从草原来”鲜奶吧,淄博路好乐星附近“绿源”鲜奶吧,海通路银座花园东门口“柏拉蒙”鲜奶吧,鑫都康城(信息 相册 户型 资讯)胜大超市“胜大”鲜奶吧,运河路大海新天地北门“美食美客”鲜奶吧等东西城28家鲜奶吧,各店老板普遍反映,每天喝鲜牛奶和订鲜牛奶的市民很多,生意非常好。据了解,东营市大多数商户售价为:订一个月鲜牛奶为5元/斤,零售8元/斤。大部分商户规定顾客在40天之内需将鲜牛奶取完。定满一个月的顾客,鲜奶吧赠送适量的鲜牛奶或酸奶。
青岛路某鲜奶吧老板王小姐告诉记者,自从媒体报道一些奶粉和液体奶有问题后,身边很多姐妹家里就改喝鲜牛奶了,她早就看中了这个市场,去年10月成功加盟鲜奶吧连锁店,现在每天订奶和喝鲜牛奶的人很多。王小姐说,由于鲜奶吧数量的增多,喝鲜牛奶的市民也就多了,导致最近奶源供不应求。海通路某鲜奶吧老板也称,最近鲜牛奶生意不错,很多市民都来咨询订鲜牛奶的事情。
在东旭小区一家鲜奶吧门口,记者遇到前来取奶的孙女士。孙女士说:“最近小区里开了鲜奶吧,看宣传页介绍鲜牛奶用的都是本地的优质奶源,天天来送,还消毒,孩子大人喝起来放心,图个新鲜嘛!”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不少市民都停止喝液体奶,改喝鲜牛奶,普遍认为鲜牛奶相对新鲜,喝得放心些,而且价钱适中,取奶方便,成为东营市市民接受喝鲜牛奶的主要原因。
想说爱你不易!
市民王先生在东城开办了一家鲜奶吧,想办理许可证,咨询了食品药品监督部门和质监部门都说不能办理。记者得知此事立即与市工商局取得联系,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鲜奶吧只有在取得食品生产许可证或餐饮服务许可证的情况下方可办理营业执照。记者随即又拨通了市食品药品监管部门电话,工作人员表示,鲜奶吧要按照一定工艺生产乳制品,生产过程是其食品安全的关键环节,应由有监管能力的质监部门严格把关。
采访过程中记者发现,鲜奶吧在东营市火爆的同时也存在着令人担忧的问题。一是部分鲜奶吧未取得相应许可证件。部分店面生产操作人员具有健康证,但不具有乳制品生产加工人员资格。二是小型店面奶源产地模糊,更有甚者打着大店的旗号卖自家产品。三是监管机制不健全。鲜奶吧是一种新兴起的经营业态,将乳品的生产、流通、餐饮消费各环节集于一体,在监管责任上,有关部门职责不明,难以监管。
该由谁来监管?
针对以上问题,记者咨询了法律专家并查阅了对乳品监管的有关法律法规。
鲜奶吧监管的法律适用。根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536号国务院令)第二条第一款:“本条例所称乳品,是指生鲜乳和乳制品”;第三十二条:“生产乳制品使用的生鲜乳、辅料、添加剂等,应当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生产的乳制品应当经过巴氏杀菌、高温杀菌、超高温杀菌或者其他有效方式杀菌。生产发酵乳制品的菌种应当纯良、无害,定期鉴定,防止杂菌污染。”鲜奶吧以生鲜乳为原料,其产品为巴氏杀菌乳、酸牛奶(发酵乳)等,属于乳制品,适用《食品安全法》和《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相关规定。
有关部门的法定职责。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四条第三款:“国务院质量监督、工商行政管理和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和国务院规定的职责,分别对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活动实施监督管理。”依据《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四条:“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内的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负总责。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畜牧兽医主管部门负责奶畜饲养以及生鲜乳生产环节、收购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质量监督检验检疫部门负责乳制品生产环节和乳品进出口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负责乳制品销售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食品药品监督部门负责乳制品餐饮服务环节的监督管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依照职权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综合协调、组织查处食品安全重大事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负责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的其他工作。”
对乳制品质量控制的有关规定。《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第三十四条:出厂的乳制品应当符合乳品质量安全国家标准。乳制品生产企业应当对出厂的乳制品逐批检验,并保存检验报告,留取样品。检验内容应当包括乳制品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和乳制品中使用的添加剂、稳定剂以及酸奶中使用的菌种等;对检验合格的乳制品应当标识检验合格证号;检验不合格的不得出厂。检验报告应当保存2年。
与此同时,被采访消费者建议,东营市有关部门尽快对全市鲜奶吧进行一次全面检查。明确鲜奶吧监管部门,出台鲜奶吧监管办法;明确开办条件,提高准入门槛;加强质量监管,保证全市人民喝上健康奶。
本文来源:东营日报
更多反刍资讯、乳品健康、技术资料请关注中国畜牧人网站反刍频道:
http://www.xumuren.com/ruminate/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