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记者 吴笛
这几天,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汀溪中华鲟繁育保护基地正在进行一项重要手术,给中华鲟植入“催熟”硅胶,让它们快点“成家立业”。据介绍,这项促进中华鲟生殖腺发育的研究一旦成功,可将其成熟生殖期缩短三到五年。
这个基地是全国规模最大的中华鲟养殖基地,如果此项技术研究成功,就有可能批量促进中华鲟成熟,从而进行全人工繁殖,最终将促进中华鲟的种群数量。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副主任陈细华说,基地已为十多尾中华鲟做了这项植入手术。中华鲟种群数量的增加,也将使中华鲟回归经济鱼类成为可能。最终形成物种保护和合理利用相结合,从而实现中华鲟生长的良性循环。
厦门市海洋与渔业局局长蔺海清说,我国中华鲟的人工繁育技术目前基本上还没有突破。此项技术如果研究成功,将填补国内空白,促进中华鲟的人工放流,对于种群延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如果中华鲟能批量繁育,还将对中华鲟商业价值的开发具有一定的意义。
文章来源:厦门晚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