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日报北京12月23日讯
5年来全国累计投入增殖放流资金20多亿元,放流各类苗种超过1089亿尾。增殖放流等水生生物资源养护措施取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上述信息来自今天在京召开的2010年全国渔业工作会议。
据介绍,“十一五”期间,我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事业全面推进,增殖放流等养护措施取得重大突破。2006年国务院发布《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促进了水生生物增殖放流工作快步进展。增殖放流活动由区域性、小规模发展到全国性、大规模的资源养护行动,形成政府主导、各界支持、群众参与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间,海洋伏季休渔和长江禁渔期制度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完善,珠江禁渔期制度得到国务院批准,将于2011年正式实施。新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4个,总数达到16个,启动并建立国家级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220个。海洋牧场和人工鱼礁建设发展迅速。渔业生态环境监测体系逐步健全,渔业水域污染查处力度不断加大,涉渔工程建设项目资源生态补偿制度初步建立。
文章来源:法制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