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124|回复: 1

[水产] 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构建科学发展的蓝色产业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2-9 09:30: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近年来,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关于加强党的建设的有关规定,积极组织党员参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制定完善党建工作的长效机制,使全市海洋与渔业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一、打造率先发展的蓝色产业带

  寿光海岸线全长30公里,海域总面积为30万亩,其中滩涂总面积为18万亩,高涂面积12.2万亩。目前有海水养殖池塘2.85万亩,淡水养殖1.05 万亩,浅海贝类养殖滩涂16万亩。北部地下卤水储量丰富,储量达40亿立方米,宜盐面积260万公亩,原盐年产量300万吨,为全国三大重点原盐产区之一和重要的盐化工基地。全市拥有捕捞渔船580余艘,10.9万马力,捕捞能力在全省位列县级第三,捕捞产量列全省第二。

  2009年全市海洋生产总值达125亿元,比上年增长92.8%,占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29.8%。水产品总产量23.4万吨,同比增长12.5%;渔业总产值48亿元,同比增长66.1%。渔民人均收入达到9367.64元,比上年增长2.7%。

  二、快速发展的海洋经济

  寿光市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高端产业聚集区建设战略部署的历史机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加快推进沿海经济发展。临海工业园区建设成效显著,总投资160亿元,总建设规模为4×100万千瓦的国华电力开始施工建设。新能源利用效益明显,投资5.5亿元的华能风电一期工程已正式运行,2009年发电1亿度;总投资11亿元的二期、三期风电项目也即将投产。三期工程投产后,我市风力发电能力将达到15万千瓦,成为全省县级最大规模的风力发电站。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也即将批复立项。为促进沿海经济发展,打造半岛蓝色经济区,寿光市规划了占地1万亩的万吨级船舶制造基地,通过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强化招商引资力度,全力打造渤海莱州湾西海岸规模最大的船舶制造基地,目前,已有顺和、冠龙、甬德等6家造船厂入驻。

  三、成效显著的现代渔业

  以转方式、调结构为重点,加快渔业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现代渔业经济发展。大力实施标准化池塘整改工程,2009年以来,先后投资500多万元,整理改造池塘10000亩,提高了水面产出率和资源利用率;积极推广应用生态高密度对虾养殖、循环水高效养殖等生态养殖模式,全市推广生态高密度养殖20000 亩。加快推进健康养殖基地和无公害水产品认证,全市目前拥有国家级健康养殖示范区3.5万亩,省级标准化示范基地2万亩,市级标准化示范基地1.8万亩,无公害养殖面积6.7万亩。积极实施近海渔业资源修复行动计划,2005年以来,先后投资2000多万元,增殖放流虾、蟹、贝类苗种1.8亿尾(粒)。大力发展外海远洋渔业,组建了寿光市远洋渔业协会,提高了远洋渔业的组织化程度和发展质量,远洋渔业实现了突破性进展,2009年,涉外作业渔船100余艘,涉外捕捞产量25000余吨。积极发展水产品加工业,全市新上鱼粉加工厂7家,年产量达5000吨,产值3000多万元。加快发展渔业专业合作组织。全市成立海惠养殖专业合作社、迎宾海上旅游专业合作社、林海淡水养殖专业合作社、水产品加工专业合作社、康盛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海星渔业专业合作社、海诺渔业专业合作社7家专业合作社和羊口远洋渔业协会、近海渔业协会、滩涂水产养殖协会、渔业协会等4家渔业协会,渔业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

  四、灵活多样的投融资机制

  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规范海域流转程序。为透明海域使用权市场化运作,促进海洋经济发展,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财政局联合搭建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作为物权重要内容的海域使用权交易,走上了公开、公平、透明的市场化运作轨道。通过海域使用权流转平台建设,可有效监督管理全市海域权属流转,收集、整理、发布海洋信息,规范海域流转程序,促进海域合理开发。

  海域抵押贷款开拓沿海发融资新渠道。积极搭建企业融资信息平台,提高企业抵抗金融风险能力。2009年为7家用海企业及个人的1836.5公顷海域进行了海域使用权抵押登记,年抵押贷款额1.04亿元,在我市开创了以海域使用权作抵押进行银行商业贷款的先河,为企业盘活资产、保障信贷、促进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银保互动机制突破资金瓶颈。为解决渔民生产资金短缺难题,寿光创新建立了银保互动的新机制,利用渔业互保储备金反哺来探索渔民会员小额信贷业务的发展。今年共办理渔民小额贷款业务120起,发放贷款额 1200万元,有效地解决了渔民发展资金“瓶颈”问题,使渔业经济发展获得充分的金融支持,为寿光渔业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五、日趋完备的平安救助网络

  投资70万元建设现代海洋渔业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在羊口渔港港区设置预警监控设备6处,实现对渔港港区10公里范围内的渔船及渔业设施的监控,积极推广应用渔船救助信息系统,为渔民配备CDMA 安全救助定位手持终端501部,为渔船安装AIS避碰设备96台,初步建立了海洋渔业移动通信指挥中心。切实加大海上抢险救生能力建设,目前配备450马力和360马力渔政海监船各1艘,150马力摩托艇1艘,并组建了由18艘渔船组成的海上抢险救生船队。2003年寿光市海洋与渔业局渔政站荣获全国渔业海难救助先进单位,2009年荣获山东省人民政府集体一等功。不断拓展渔船互保工作,扩大互保救助范围,全市渔船入保率达到98%。切实加大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水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落实监管责任,强化水产品质量安全监测,积极组织水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较好地规范了水产品养殖和市场秩序,全市无公害养殖基地、水产育苗室持证生产率达到100%。

  六、不断完善的基础设施和保障体系

  积极推动渔港扩容升级,总投资3730万元的羊口中心渔港建设顺利进行,到目前工程已进入收尾阶段。工程建成后,新建跨河大桥一座,新增码头岸线1100余米,增加泊位16个,实现小清河两岸通联,经济连片发展,渔港功能将进一步完善,临港经济区带动作用更加明显。?以羊口中心渔港为重点,加快建设现代化渔港经济区,规划占地面积600亩的核心经济区,建设包括渔船修造、渔需物资供应、鲜活水产品交易、餐饮及其他服务设施为一体的综合服务区,建设现代化、经济性、服务型、生态型和文化型渔港,全面提升渔港服务功能,拉动经济发展。投资500万元,改造实验室600平方米,建设寿光市海洋渔业综合检测站,2008年 3月份顺利通过国家计量认证,成为全国首家通过国家综合计量认证的县级海洋渔业检测单位,2009年,我们又投资50万元用于海洋环境监测能力建设,新购置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荧光光度计等尖端监(检)测仪器设备,监测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2009年12月26日至28日市海洋环境监测站顺利迎接国家认监委对实验室的监督扩项评审,该站实验室将由原来的 44项监测指标扩大到包括气象、水质、海洋生态调查、海洋测绘等七大类103项,基本涵盖海洋环境监测的大部分指标,我市海洋环境监测能力达到了全国县级同行业领先水平。

  下一步,全局工作将继续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科学用海,依法治渔。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和布局,全面实施海洋功能区划,促进海洋科学开发利用,依靠科技,增强服务,强化管理,促进促进海洋经济和现代渔业持续快速发展,努力构建科学发展的蓝色产业带。

  文章来源:人民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发表于 2010-12-9 09:32:50 | 显示全部楼层
恭祝寿光海洋经济更上一层楼。

评分

参与人数 1论坛币 +10 收起 理由
system + 10 第一个回复系统自动奖励

查看全部评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22 00:1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