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篇缺乏基本常识的误导性报到,文章的开头就写到“广州市妇婴医院曾抢救过一名体重仅650克、25个孕周的早产儿。头孢一代,无效!头孢二代,无效!头孢三代四代,仍然无效!再上“顶级抗生素”:泰能、马斯平、复兴达……通通无效!后来的细菌药敏检测显示,这个新生儿对7种抗生素均有耐药性!
新生儿的耐药性从何而来?这个反问问的好 那么究竟宝宝的耐药性从何而来?首先我们来看看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婴儿,出生仅仅650g还是早产儿。这说明什么,说明这个婴儿在母体内就是不健康的胎儿,也间接说明,婴儿的母亲是不健康的,至少也是营养不良的,在广州我国最经济发达的地方,再加上母亲的特殊生理期,营养应该不是问题。问题还是婴儿的母亲本身早就有病,有病的母亲吃药那就是很平常的事情,从药物摄入量来算,直接摄入抗生素对孩子的影响,与吃肉蛋残留的药物对孩子的影响谁大谁轻?我们养殖业使用大剂量的抗生素即使在没有停药期的情况下,肉蛋产品的抗生素残留也不足0.01ppm这是什么概念ppm即百万分之一。而直接吃的抗生素就拿阿莫西林来说一般最少就是0.5g是肉蛋产品残留的多少倍,会做数学的算算去。有狗屁专家说 是抗生素残留的食物是长期在体内积成的,这更是胡说八道,体内的新陈代谢就是专门排出这些有毒有害物质的,你天天在吃,但同时也在天天排泄,何来残留积成?
在从流行病学看,如果是食物残留抗生素引发的耐药,那么就不会是仅仅这一例,而是在孕妇居住地有很多与她饮食结构类似的人出现,而不可能仅仅只有她才吃了有严重抗生素残留的食物。
再从抗生素在我国的使用情况看,我国畜牧业使用的抗生素仅占抗生素生产总量的46.1%,这不能说明我国的动物产品就是不合格的,在动物中,所有的动物都会生病,养殖的动物生病后用药物治疗应该是无可厚非的,从饲养动物的比例看人均猪肉消费小半头猪,我国的生猪占人口比例也差不多40%,还有鸡、鱼、牛羊肉等等,这里我就不去具体一一查对数据,只是说从动物饲养的比例看,动物数量远超人的数量,而抗生素确只占有46.1%,说明最大的消费抗生素的群体是人,而不是动物。只有人在生病的情况下才是不计成本的治疗,而我们养殖是与经济利益挂钩的,一旦药费高了我们就没有利润了,那么我们何苦去做吃力不讨好的事情呢?在生猪饲养中有很多猪场都会用抗生素去做保健,这个做法的科学性暂且不说,但他们也仅仅是在猪猪断奶后一个月内才用,在生长育肥期,是很少再有人去用药物保健了,即使开始使用再多的抗生素在后面的几个月中也早已代谢了。有人会说饲料中长期添加的也有,确实饲料中添加的有抗生素,但那些都是动物专用的几乎不被集体吸收的抗生素,比如 杆菌肽锌,黄霉素,盐霉素,金霉素 等,这些人药是没有的并且添加量是相当的少,折合在每一公斤饲料中一般也就是几十ppm,与医生给人开的抗生素比那时天渊之别。
在这里我不是辩论动物就该使用抗生素长期添加保健,其实我也是反对在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的,(因为我的观点是抗生素不能作为保健品使用,只有在动物生病后才有的放矢使用一下)。只是这篇报道与事实严重不符,是一篇歪曲抹黑养殖业的报道,是缺乏科学常识的报道。是媒体对国民不负责任误导消费者的报道!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