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连豆油期货11月25日企稳走高,主力1109合约开盘9,476元/吨,收盘9,494元/吨,上涨178元/吨,成交量670,400手,持仓量517,016手。南美干旱天气引发市场对豆类减产担忧及马来西亚棕榈油强劲出口数据提振美盘大涨。国内豆类虽受政策面利空影响,但进口成本上升依然为行情提供支撑,反弹可能延续。
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豆油24日收盘大涨,受南美干旱天担忧、对中国大豆出口销售提振及原油回升提振。其中,12月期豆油上涨1.02美分/磅,收于50.24美分/磅。另外,11月前三周马来西亚棕榈油强劲的出口销售数据也支持了豆油期货。
据美国农业部11月24日消息,美国农业部(USDA)周三宣布,私人出口商报告向中国出售了780,000吨美国大豆。2010/11市场年度交货。大豆的市场年度于9月1日开始。令据阿根廷农业部11月24日表示,2011年收获的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达到1870万公顷。高于2010年的实际面积1840万公顷。
总部位于汉堡的行业期刊《油世界》周二称,中国在2010年10月-2011年9月的大豆进口量将从2009/10年度的5030万吨增至5450万吨,尽管中国将抑制经济增长。《油世界》称,中国政府将加息来控制通膨的忧虑已产生了对中国商品需求在未来数月将放缓的担忧。《油世界》称,“在2010/11年度,中国对植物油、乳制品、牲畜及水产品的需求将持续大幅增加。”
国内豆类消化政策面利空,而市场供应压力依然偏大,不过,国内豆类需求较为强劲,养殖业继续回暖,饲料消费也表现旺盛。因此,在市场恐慌性情绪减弱之后,资金对豆类的关注再次提升。
中国国家粮油交易中心24日在官方网站中宣布,参与国家植物油销售的采购企业单笔采购规模将不能超过5,000吨,采购规模不能超过30天的使用量。另外,中国政府还在通过提高农产品与金属期货交易费用,来在侧面加强政府打击投机和抑制通胀的努力。大连商品交易所将24日宣布,将暂停对投资者同一天买卖合约所应支付交易费减半的优惠举措。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