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内江市中区朝阳镇朝阳村二组阴丛友喂了17头奶牛,一年能赚十多万。以眼见为实,笔者11月17日来到阴丛友家一探究竟。
走进阴丛友的奶牛场,正碰上阴丛友夫妇开着三轮车拉着满满一车菜叶回来。阴丛友边卸菜叶,边同笔者聊起他的养牛经历。他说,“以前我一直都是养猪,每年要出栏几十上百头肥猪。可是,猪的行情不稳定,价格低的时候亏得厉害,后来就干脆不养了。2002年,我产生了喂奶牛的想法,当时就是看中周围有很多丢弃的红苕藤或秸秆等可以做饲料。就捡那些丢掉的藤藤秆秆喂几头牛,应该没问题。”
于是,阴丛友买回3头奶牛起本。收玉米的时候捡玉米秆,挖红苕的时候就捡村民们丢在坡上的苕藤,打谷子的时候就将村民们不要的谷草捡来晒干作冬天的草料。“就捡周围的这些藤藤秆秆喂个10来头没问题,可多了不够喂。”
4年前,农业园区的兴办又给了阴丛友扩大规模的机会。“周边这几个组就来了10多个老板包地种蔬菜,他们一年四季收菜,都少不了要丢弃下脚菜,我把他们不要的菜叶拉回来喂牛,所以现在我家已有17头奶牛了。我算了算,这两年每年卖牛奶的收入都在30万元左右,除去精饲料等成本也还有十五六万元利润。我合计了一下还可以适当扩大规模,发展到20多头没啥问题。”阴丛友告诉笔者,靠藤藤秆秆和菜叶喂牛,一年就等于捡回了六七万元现钱。
本文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