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41|回复: 0

[饲料] 坚持油脂价格振荡上行仍是主基调的观点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11-15 14:01: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受政策调控预期影响,上周五,股票、商品市场全线暴跌,其中豆油和棕榈油跌停、菜籽油触及跌停。从当前市场情况看,国家严厉控制通胀预期对市场产生巨大杀伤力。但笔者认为,价格上涨后总有回调,此次国内政策调控预期将是油脂价格快速上涨过程中的一次修正。基于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油脂市场的供需基本面情况,笔者坚持油脂价格振荡上行仍是主基调的观点。
  全球流动性过剩是主趋势
  目前,世界各国正经历金融危机后的经济复苏。然而,不同国家的复苏之路却有着较大的差别。2010年,中国全年都在与通货膨胀作斗争,随着10月份国内宏观经济数据出台,经济增长速度下滑的忧虑一扫而空,根据央行三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观点,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转向稳健成为方向。这也说明,政策的改变证明国内经济向好已经毋庸置疑,当务之急在于解决过快上涨的资产价格。反观美国,为支撑经济、提高通胀率,再度推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美元贬值势必引起国际市场价格走高。而美元贬值符合当前美国利益,但却对其他国家的出口造成极大压力,并进一步推高其他国家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下半年来,国内大宗商品轮番上涨,不少品种已刷新历史高点,其背后是市场流动性宽裕的真实写照。同时,美元主动性贬值导致各国货币被动升值后,各国政府纷纷采取竞相贬值本币做法,促使全球通货膨胀时代到来。尽管G20会议承诺避免竞争性货币贬值,但国家利益之上原则让我们对G20会议承诺保持怀疑。发达国家经济偏冷,发展中国家经济又过热,热钱的流动将使发展中国家很难实行强硬的收缩政策。因此,我能认为全球流动性过剩仍是主趋势,规避通胀的需求使油脂等基本面偏紧的商品成为主要投资对象。
  油脂基本面偏紧 潜在炒作题材丰富
  自10月份USDA报告公布以来,油脂油料市场已逐渐转入供给偏紧局面。在没有任何自然灾害的情况下,USDA报告下调美豆收割面积和单产水平,导致产量连续两个月下调。同时由于出口需求的强劲,导致美豆库存消费比也连续下降。目前,美豆库存消费比已进入历史偏低水平。基于美国国内压榨需求、中国的进口需求分析,我们认为后期美豆库存消费比还将继续下滑,起码在南美大豆上市之前将会维持。另外,目前拉尼娜气候还在持续,若后期继续加强,对南美大豆或东南亚棕榈油等油料产区造成减产威胁,将会加剧放大油脂油料市场的供需紧张程度。
  美豆历史库存消费比
  面积之争将会持续到明年二季度。从农产品市场来看,油脂油料与其他农产品的比价失衡,存在修复的需求。首先,玉米与大豆作为传统的竞争性农作物,目前比价还在修复过程中。来年,玉米和大豆的争地炒作还将继续。另外,在全球棉价、食糖价格的疯狂飙升背后,新年度的棉花、糖料也将加入与大豆、玉米的争地之中。目前美国小麦种植已接近尾声。美棉10年来的低库存以及全球小麦本年度的大幅减产都将对美国棉花和小麦在新作物年度提出补库需求,这样整体将对来年播种面积提出要求。明年春季面积争夺将会升级。
  美国主要农作物收购面积及占比
  生物柴油也将是潜在的炒作热点。由于弱势美元和全球经济复苏趋势,原油库存若有所改善,油价甚至有可能创下历史新高。随着原油价格上涨,生物柴油盈利水平也在不断的改善,这也将拉动油脂需求。据《油世界》预计,2010年生物柴油行业的豆油用量预计为170万吨,比上年110万吨增加110万吨。相信随着原油价格的上涨,生物柴油产量将会继续扩大。另外,由于油菜籽减产,欧盟地区作为生物柴油消费发达地区,将会扩大大豆(豆油)进口来实现生物柴油的产量计划。后期若原油价格若继续上涨,生物柴油将成为有一个炒作题材。
  价格上涨后总有回调,我们认为此次国内政策调控预期将会暂时放缓油脂市场的上行。一方面,作为关系民生的农产品,对其进行调控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相关官员已在公开场合表明今年国内CPI将超过3%,同时各类食品轮番上涨,年底前价格调控压力非常大。10月CPI突破4%,也加强了紧缩货币政策预期,商品市场出现回调符合国家目的。另一方面,流动性宽裕,通胀预期强烈均已成事实。
  因此,通胀预期、国内外政策博弈将是下一个阶段行情演绎的主要脉络。从总持仓量和总成交量状态来看,国内期货市场资金规模处于历史最高点,上周五股市、期市全线大跌,在资金量没有明显回避情况下,市场出现急剧转势的概率极小。基于当前国内外宏观环境和油脂市场的供需基本面,笔者坚持油脂价格振荡上行的基调不变。但短期内国家控制严厉通胀预期给市场带来的利空还需要时间进行修复。建议投资者多单暂时出局,等待市场稳定后再做计划。
     文章来源:中国饲料粮油信息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14:42,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