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抗疫之后的第一次畜牧博览会顺利在成都举办。有一部分行业的老江湖,有了足够的金钱积累和充裕的时间,借着这个机会放飞自我,于是乎,都江堰、青城山就成了热门偶遇的场所。毕竟,时隔三年,大家都在家里闭门造车,太需要当面沟通和交流了。而且供给侧过剩造成的行业内卷,给很多人内心带来了压力,彷徨中,所有人需要更多的交流,以缓解他因为困惑产生的内心迷茫和压力。
不过也有的人,多年的行业探究习惯深入到骨子里,比如我们老大(gbmmr),能够寻一处挨着小众景点的民宿,喝着茶,品尝当地的特色小吃,过着悠闲宁静的生活,好不惬意,在这样的生活中,潜意识里面,还在探究着成都美食背后的逻辑,并且时时不间断的寻找商机。
昨天我们的群里面的聊天记录,有关回锅肉口感比以前下降了,老大专门请教了当地的厨师,找出背后的关键点,这个做法让我十分佩服。
上图中提到的两篇文章:
动物健康的底层逻辑-炎症、氧化自由基;
动物健康度的经济意义;
标准的动物健康,指的是在恒定时间点上,动物获得所有营养素全部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没有多余,此外,动物处在完全福利状态下,没有任何应激,体内的代谢过程不会产生有害的产物和废物,动物的一生,由这样的时间点连接而成。
上述纯粹是理想状态,现实中做不到的,退而求其次,野生状态的动物,基本接近理想状态,他们采食利用了环境中各类植物的有效成分,用来对抗体内因为各种应激产生的自由基,因为这些自由基会破坏机体的细胞结构完整性,产生很多次级代谢产物,这些物质在体内蓄积过多得不到清除,动物产品表现为品质严重下降,比如羊肉的膻味,猪肉的腥臊味,做回锅肉的厨师,因为找不到合格的猪肉,只能够把猪肉切片尽量的薄,这样在加工的时候,用油爆炒过程中,肉片内的腥臊味可以尽量地被挥发掉,但是切片太薄了,严重影响了标准回锅肉的口感。
自然界中有很多植物成分,可以有效地对抗氧化,清除体内自由基,并且扩张血管,增加微循环的血流量,从而带走有害的产物(放血不净带来的口感变差就是这个层面的问题)用这样的植物组合来饲养动物,就可以保证我们现在的畜牧业饲养模式,能够生产出来合格的猪肉产品,为地道的四川回锅肉提供保证,让我们一口下去,口颊留香,满满的满足感(这个满足感靠的是回锅肉片足够的厚度)。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