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259|回复: 0

鹅蛋孵化技术的常规检查工作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6-11-6 23:59: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照蛋
  
  照蛋的目的是检查孵化期间鹅胚胎的发育情况,检查孵化条件是否适宜;同时还可剔除无蛋、死胚蛋,有助于更好地改进孵化条件,提高孵化出雏率。

  1、第一次照蛋在6~7天进行,应及时剔除无精蛋、死胚蛋,并检查种蛋的受精率以及种蛋的保存条件等是否适宜。
  2、第二次照蛋在15~16天进行,正常的胚蛋尿囊在小头“合扰”同时剔除花胚蛋。
  3、第三次照蛋可进行抽样检查,作为卵化后期调整孵化条件、按时出壳的参考。通过这次照蛋,根据不同时期胚胎发育的程度,作为调整孵化条件的依据。
  
  二、蛋重的变化
  
  随着胚龄的增加,胚蛋由于水分的蒸发,蛋白、蛋黄营养物质的消耗,胚蛋的重量按照一定比例减轻,通常孵化第5天胚蛋减重1.5~2%,第10天减重11~12.5%,出壳时雏鹅的重量为蛋重的62~65%,在孵化过程中可以抽样称重测定,根据气室大小的变化和后期胚胎的形态,了解和判断相对湿度是否适宜。
  
  三、死胚的观察和剖检
  
  剖解孵化不同日龄检出的死胚,分析死亡原因,可改进孵化管理,首先观察胎位是否正常,各组织器官的出现和发育情况,孵化后期还应观察皮肤、内脏是否充血、出血、水肿等,综合判断死亡的原因,必要时将死胚蛋作微生物检验,检查种蛋品质,是否感染有传染性疾病。
  
  四、出雏的观察与检查
  
  在正常的孵化条件下,孵化29天就可见有啄壳,啄壳后12小时就可见出雏,一般30天的后半天到31天的前半天是出雏的高峰阶段,满31天出雏基本出完。如孵化条件不正常,出雏时间提早或推迟,出雏高峰不明显,出雏的时间较长,有的甚至到31天还有多数未能出壳,应立即查明原因,采取有效措施。
  从雏鹅外形进行检查:可从雏鹅的孵黄吸收、脐部愈合情况、绒毛、神态和体形等方面着手。健雏脐部吸收良好,绒毛清洁而有光泽,腹部绒毛干燥复盖脐部,体型匀称,强腱有力等,说明孵化条件适宜。弱雏绒毛污乱,脐部愈合不良,卵黄吸收不良,腹部较大,站立不稳。大小下整齐,表明孵化条件不正常。
  结合出雏情况的观察和雏鹅健康状况的检查,并与孵化记录、孵化成绩一起分析,总结经验,不断提高孵化出雏率。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12 23:3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