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4日下午3时30分,在南湖区余新屠宰场,两头经兴奋剂检测呈阳性的生猪被宰杀后进行焚毁处理,农业和公安部门已介入调查此事,将继续对责任人作出处理,这标志着有关部门对违规使用兴奋剂的养猪者动起了真格。据了解,从10月1日开始,我市对生猪定点屠宰方面出台了一些新的规定,以确保市民吃上“放心肉”。 余新屠宰场每天屠宰生猪两三百头,一半供应市区农贸市场,一半供应余新本地市场。负责人吴永斌说,9月28日晚上,他们接到南湖区生猪定点办的通知,说大桥镇吕塘村个体肉商丁春华从凤桥镇荆阳村一养猪户手中收购了两头生猪,这两头猪在饲养过程中喂了兴奋剂“瘦身”。同时,镇兽医站也接到区农业执法大队的通告。余新屠宰场经过调查,丁春华委托他人运来的共有6头生猪,分别来自5户养猪户。经尿样兴奋剂检测,果然有两头猪呈阳性。区农业执法大队再次取样,送市农检中心进一步确认,结果出来,同样呈阳性。在追查这两头猪的台账记录时,发现生猪运输户朱正荣将6头猪都写进了自己的名头上。
市经贸委副主任张元甫亲自来到现场监督“毒猪肉”焚毁。他说,为了确保肉品市场的安全,给铤而走险者以警示,南湖区相关部门、市定点办特意赶到余新屠宰场对这两头生猪进行焚毁处理。市农业和公安部门正在追查兴奋剂的源头,将对有关责任人进行严肃处理。
对于近期出现的“瘦肉精”事件,张元甫认为,主要是在饲养环节上出了问题,规模养猪户易于管理,而对于散户饲养,则监管上有漏洞。一直以来,有关部门严禁养猪户在饲料中添加兴奋剂,这次上海出现“瘦肉精”事件后,市领导相当重视,全市上下严厉打击使用兴奋剂的养猪户。
据了解,从10月1日开始,我市开始实施了一些新的举措,以确保“放心肉”工程落在实处。在检测方面,原来对于规模养猪户同一批饲养的生猪,每批抽检一次,如今实行每20头检测一次;对于散户养的生猪,原来每20头抽检一次,如今要求每头都要进行检测。对于肉商,将收取保证金,一旦出现中毒事故,先行赔偿。对于违规使用兴奋剂的养猪户,每发生一起,处罚1万元至5万元,造成中毒事件的,直至追究饲养人的刑事责任。从现在起到明年底,我市将对屠宰场进行整合,市本级现有定点屠宰场10家,全市共有定点屠宰场59家,经过整合后,市本级保留3家屠宰场,全市的屠宰场数量压缩至27家。同时,推行“放心肉”品牌诚信经营,在农贸市场实行连锁经营。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