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小型水库高密度养殖罗非鱼高产技术
我区境内山塘水库密布,渔业资源丰富,共山塘水库56宗,总面积8250亩。近年来,我区广大水产养殖户积极实施“一条鱼”工程和建设罗非鱼“金三角”产业基地发展战略,做大做强罗非鱼产业。在国家实施基本农田保护政策的新形势下,为充分利用水库有效水体,把池塘养殖罗非鱼高产技术向水库等大水面转移,使这些主要肩负灌溉任务的储水水域变为生产罗非鱼的鱼仓。从1995年开始进行高密度池塘化养殖罗非鱼试验,即是按照池塘养鱼的技术模式,在水库中投放经标粗、规格约为50克/尾的罗非鱼种苗,并根据水库水深适当加大投苗量,经过几年的养殖试验,取得了成效。例如金塘镇冯作贵等3人承包的文林水库,面积210亩,产量472.5吨,平均亩产2250公斤,产值330.8万元,纯收入95万元;冯阿全承包的土並 陂水库,面积235亩,产量822.5吨,平均亩产3.5吨,产值575.75万元,纯收入150多万元。镇盛镇青年湖水库面积3000亩,每日起产鱼1.5万多斤,年产鱼500万多斤。现就我区水库高产养殖罗非鱼技术概括如下:
一、水库养鱼具备的基本条件
1、水源丰富,水位相对稳定,枯水季节仍能保持一定的养鱼水面。有水源补充的更为理想。
2、水质良好,生物资源丰富,基本符合养鱼水质标准,无污染源。
3、库区内敌害少,水中的凶猛鱼类容易清除。库底平坦,树木、竹林、能清除。
4、进、排水口能安装较好的拦鱼设施。面积在1000亩左右的,能排水捕鱼的水库,养鱼经济效益最好。
5、苗种和饲料能就近解决,交通运输方便。
二、放养前的准备
1、 清塘除杂。
一是清除库区凶猛鱼类和与主养鱼类抢食的野杂鱼。这项工作非常重要,但往往容易被养殖户忽视。清除敌害,改善环境,能有效防止大型凶猛鱼类对养殖品种的伤害,减少野杂鱼与放养鱼争夺饲料及水体空间。二是清除库区中的被水体淹没的原建水库前的树木、竹林、房屋、砖墙,但有部分群众考虑到水库区、水深度深水面大,清除杂塘难,投资大,不进行必要的清塘除杂就直接放苗饲养,结果在养成鱼捕捞时间困难太大,使养殖的鱼群起捕率低,影响养殖经济效益。因此清塘除杂的功夫必须做好。
2、调控水质。
水质调控的主要技术措施为:1)调节水体PH。清塘时,应多投放一些生石灰以改善底质,每亩生石灰用量为100~200公斤;养殖前期水体呈弱酸性时,按每亩每米水深泼洒生石灰20~30公斤,调节呈弱碱性;养殖过程出现水质过肥而引起PH过高或波动大时,可用灭藻王对水稀释后泼洒,每亩每米水深用量为500毫升,通过控制藻类的密度,调节PH至6.5~8.5范围。
2)增加水体的总硬度。试验发现,当水体总硬度小于10毫克/升时,即使施用无机肥料,浮游植物也生长不好;总硬度为10~20毫克/升时,施无机肥料的效果不稳定;总硬度大于20毫克/升时,施用无机肥料能使浮游植物大量生长。因此,建议分多次轮流施用生石灰或过磷酸钙(不能同时施用,且活性磷容易被吸附固定),以增加水体的总硬度,每次每亩用量为生石灰20~30公斤,或过磷酸钙5公斤。试验表明,此法可使罗非鱼的产量增加20%以上。
3)培育良好水色,保持溶解氧充足。油绿色或浅褐色水色是养鱼的最佳水色,池水透明度控制在30~40厘米及保持溶解氧大于3毫克/升时对鱼类生长有利。若透明度过高,巧施有机肥,既可肥水,又可供鱼类直接食用,节省成本,且肥效期较长。施用有机肥包括禽畜粪肥、绿肥、糖厂滤泥等,各类粪肥含有未被动物消化的营养物质。糖厂滤泥是一种新的肥源,含有丰富的有机碎屑,施用绿肥对培养浮游生物的效果也较好。如出现黑褐色或土黄色水色,应使用灭藻王灭杀有害藻类。因农田用水或冬季干涸期造成水位低,没法补给水源,造成水质过肥,溶解氧低于3毫克/升时,鱼类摄食不良,生长受到抑制,此时应开动增氧机,原则是晴中午开,朗天早晨开,阴天半夜开,每次1~4小时。
3、设置拦网设施。
(1)拦鱼设施,是水库养鱼的基本条件之一,它对养鱼生产起保障作用。因为水库的集水面积越大,它的入水口就越多,环库的山越高,水的流速、流量也越大。此外,水库还有出水涵洞、引水渠道和溢洪道等排水口。在这些进、排水口处,如不建立牢固的拦鱼设施,养鱼就得不到保障。尤其是洪水季节,溢洪道逃鱼的可能性最大。因此在水库放鱼前,必先考虑建好拦鱼设施,尽量防止和减少鱼类逃逸造成损失。但应注意的是,拦网设施在较大水体的中型水库可分库叉,分区养殖才设拦网设施,并不是所有水库都要分区拦网,以造成不必要的成本增加。
(2)拦网材料:聚乙烯网、聚乙烯绳、浮子(筒)、沉子。
(3)拦网的做法:选择在进、排水口的正常流速小于或接近鱼类正常流动速度的浅水处设置拦网。确定拦网网目,拦网网目的大小,应以放养鱼类的身体周长或头宽为依据。如过小会增大流水的压力,影响正常排水;若过大,则起不到拦鱼的作用。一般拦网网目采取的参数见表1。
表1 拦网网目参数
鱼种长度(cm) 拦网网目(cm)
3.0 <0.7
6.0 <1.5
9.0 <2.3
12.0 <3.0
15.0 <3.8
(4)拦网的安装:根据水库地形,在较易作业的库叉用树桩或铁桩固定后,安装拦网网具。拦网主要分为主拦网、防跳网和底卧网三部分。主拦网的网长和网高,要比拦截断面的实际宽度和深度增加10-15%。防跳网和底卧网的长度与主拦网相同,但防跳网应高出水面0.6-1米,底卧网宽为1-1.5米。网底加装适度重量的沉子,确保拦网拦到底层。
三、鱼苗的投放
1、选用良种。经过多年的选养探索,奥尼罗非鱼以其耐寒、生长快,雄性率高等优点已成为我区第一主养鱼类。奥尼鱼制种技术要求高,生产体形好、雄性率高的鱼苗确实不易。如果奥尼鱼种的雄性率不高,放养四个月后就大量自繁产仔,水库清塘除杂,难度很大,造成密度迅速膨大,大量仔鱼耗氧抢占空间,导致养殖进退两难。因此选养优质高雄性率的奥尼鱼苗是大水面养殖的一个重要环节。要确保奥尼鱼苗质量,养鱼户应该到那此已取得水产种苗生产许可证、群众普遍反映试养效果好的罗非鱼制种单位选购苗种,我们选择了茂南三高良种繁殖基地生产的“三高奥雄”牌的广东省名牌罗非鱼种苗,该基地生产的罗非鱼种苗雄性率高达98%以上。但在实际生产中,要使奥尼鱼苗达到全雄性是不现实的,只要有2%雌性鱼就会有自繁产仔的情况发生,应对办法,可以放养一些肉食性鱼类进行捕杀清除。如南方大口鲶等鱼类,另外淡水白鲳生长速度很快,也可每亩放养100-300尾淡水白鲳就可收到很好的经济效益。
2、合理放养。近几年,我区罗非鱼的购销主要分为平均尾重0.5公斤以下,0.5-0.8公斤,0.8-1.1公斤,1.1公斤以上四个档次,与之相应有四个档次的产品价格。每个相邻的商品价位每公斤差价大约是一元左右。而且水库的水位,常受季节和灌溉用水的影响,变化很大,一般是春夏季水位较高,秋冬季渐低。洪水期最高,水从溢洪道大量排出。干旱期最低,库底大面积暴露。要充分发挥水库的生产潜力,提高罗非鱼产量,必须做到合理放养鱼种,搞好经营管理。在放养鱼种时,要选择规格较大,体格健壮的鱼种放养。因此要进行合理放养,大幅度提高产品规格是目前水产市场的迫切要求。我们把放养密度,控制作罗非鱼2000-3000尾,淡水白鲳100-300尾,鲢、鳙50-80尾、鲩30-50尾,适当套养一些鲮鱼和南方大口鲶。实际生产表明:水库高密度养殖罗非鱼,效益是一般土池无法比拟的,亩产量都达到2吨以上。产品规格及养殖利润都得到同步的提高。一般亩利润均在2000元以上,最高亩利润可达4000余元。
四、日常管理
1、饲料投喂。
在养猪肥水的前提下再投放颗粒饲料,所投饲料大多为新希望集团希望牌饲料和顺德市生产的膨化罗非鱼料,蛋白含量为30%左右,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和适口性。投料时,在不影响水质的情况下,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进行,投喂的原则是鱼体重的5%,投喂点选择在离出水口远处上风处,也可用船拉到库叉定点投喂,养成习惯便于将来捉鱼,投喂量以15-20分钟吃完为好。投喂量以所投饲料全部被吃完,不影响水质为原则。
2、水质管理。
要经常观察水质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水质控制技术措施。控制各指标为:①氨氮0.3mg/L以下;②溶解氧3-7mg/L;③透明度30-50cm;④PH值:7-8.5cm。
3、巡塘管理。
要多巡塘观察鱼的活动及摄食情况,发现问题要及时解决,同时做好防盗鱼工作,因水库面积大,鱼口密,只要放网进库区内半小时内,便可偷捕100-200斤鱼,是很容易的事情,因此做好防盗工作十分重要。
4、病害防治。
鱼病防治是养鱼生产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罗非鱼对疾病抵抗能力较强,一般很少发生鱼病,保持良好的水质和合理的营养是减少发病的关键,只要做足预防措施,一定获得好的收成。
五、科学收获
收获是水库养鱼生产中最后一个重要且关键环节,这一环节工作的做得好坏,直接影响生产的经济效益。水库养鱼的难点就在于收获起捕,在库区水底情况复杂的库区。要全部起捕完库中的鱼类是不可能的,只要捕捉到60-70%就已经很理想了。现有几种常用的起捕方法:①拉网起捕,用巨大的网具将水库中部分鱼围起来,聚扰在一个角落,由于鱼太多,起捕高度高,在这个角落开动增氧机,然后再用小一点的网具将这个角落的鱼逐网逐网地捞上来,直至捕完为止。这个方法适用于库底较平坦的中小型水库,效果特别好,能捕到水库中70-80%鱼类;②缯网起捕,在平时经常投放饲料的地方设置缯网,在网上投放饲料,诱鱼群前来摄食,后用卷扬卷起缯网起捕,这种方法适用于库体较大且库底情况复杂的水库中捕鱼。③迷魂阵法,在底区中央鱼群密集区,设置用网箱与网袋连接构成的鱼类能进,不能出的网具,使鱼类自觉不自觉地游进网袋内,最终被捕的方法叫迷魂阵法。这种方法在水库中捕鱼起到良好效果。也很适合库底情况复杂的水库。④小型水库在冬季干燥季节,可用一般池塘拉网的方法去捕捞,当然这类小型水库的鱼可全部起捕上市。 ⑤起捕鱼类的分拣,将捕起的鱼类赶进自制成的才一定规的鱼能自行游出,0.5kg规格的鱼类在一区内,0.8kg以上的鱼类又拦在另一区内,这样能科学和安全的分别出不同规格的鱼类,便于按不同规格出售。
六、分析与讨论
我们的实践表明:中小型水库高密度养殖罗非鱼和淡水白鲳都是成功的,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一般土池养鱼没法比拟的,在不是饮用水源的水库养鱼,可充分利用了水库的有效水体的利用率。提高水库经济效益。是目前国家控制土地使用方式、保护农田的新形势下,解决渔农争地矛盾的,发展水产养殖业的又一新路子,为我区农民致富奔康寻找到新的生财之道,水库养殖的重点难点:一是起捕问题,水库区内高密度养鱼,库中的鱼类是很多的,最后的起捕率是成功的关键,这个问题很有技术性和研究性。二是主养罗非鱼的密度控制问题。目前,可以肯定的说100%的全雄性罗非鱼是绝对没有的,那怕有2%的雌性罗非鱼,在库区内也可以大量繁殖,因为水库彻底干塘、清塘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个问题也值得探讨,当然,如果养殖淡水白鲳的等其它淡水鱼类,不存在繁殖问题,但产品的出路又是一个新问题。罗非鱼可以有加工厂收购加工出口,淡水白鲳等鱼类则没有加工厂收购出口,仅靠内销能销得多少?如果说,用茂南区一个3000多亩的青年湖水库主养淡水的鲳鱼,年产600万斤淡水鲳鱼,省内市场的淡水白鲳鱼价格,能不下降吗?因此罗非鱼是很有养殖前景的鱼类,也是大水面养殖的最适宜品种。
茂名市茂南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刘宗成 陈德寿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