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87|回复: 0

[饲料] 国储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调,玉米市场上演最后的疯狂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4-5 09:22:2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28-13121Q31G8.jpg

  国储玉米价格大幅度下调

  黑龙江地方直属库准备全面下调玉米收购价格,各等级的玉米收购价格直线下调100元/吨。虽然此次国储价格下调显得比较儿戏,可实际意义却也很明显:国储不准备继续收粮了。

  托市任务基本完成

  因为以往国家规定的玉米托市收购停止4月30日,今年也不会提前太早,所以地方国储用降价方式来控制,给玉米市场一个信息:托市任务基本完成。因为以往国家规定的玉米托市收购停止4月30日,今年也不会提前太早,所以地方国储用降价方式来控制,给玉米市场一个信息:托市任务基本完成。

  腾出时间清算库存数据

  国储今年的去库存时间极大可能要提前,前段时间的发改委文件中也说明了,未来5月国储玉米库存出库将陆续开始,这样国储就要提前准备。国储的价格下调,无人卖粮,便可以腾出时间来清算库存数据。国储今年的去库存时间此次国储下调玉米收购价格之后,市场一定会出现一波跟跌行情,预计从今日开始,北方港口、山东及河北等地的加工企业玉米收购价格都将跟随下跌,势不可挡。不过贸易商品需要冷静面对,不用过分恐慌。

  今年的黑龙江玉米出售进度明显快于往年,加上镰刀湾地区的调减玉米种植面积,都让黑龙江玉米市场供应量明显减少,贸易商库存大多维持在几千吨左右,甚至有很多都已经清库等待国储陈粮了,所以无需恐慌性出粮。市场跟跌,但期货并不弱,这说明市场都未来玉米行情走势并没有看空的想法,C1705和C1709两只玉米期货依旧坚挺,并未因出现这则消息而应声下跌。大家都知道未来国储一定是顺价出售,压制市场价格并不是其本意,未来的玉米行情仍有走强行情,毕竟下游需求还没有完全打开。

  解释完国储为何下调收购价格,接下来我们分析一下国储玉米的市场信息:

  1、国储未来什么时候开始地方轮换粮出库,出库价格是多少?地方国储玉米轮换粮,将提前申请报批,市场可能是在4月21日之后。

  2、今年实施的一次性储备的粮食是否可以随时供应市场?国储玉米2011-2012年陈化粮定向销售,主要销往酒精厂及乙醇生产企业,价格在1200元/吨左右,多在一些比较偏僻的粮库中(不进行挂牌拍卖)。

  3、国储临储玉米拍卖挂牌具体是什么时间,价格定在多少?国储2013-2014年产临储玉米拍卖,起拍价格在1500-1600元/吨之间,量大、质量好,准备在五月进行极大。可能要提前,前段时间的 总之市场虽然会有一波跟跌趋势,但整体行情依旧不会太弱,大家虽有紧涨情绪,但无需恐慌。有粮网将继续跟踪报道玉米市场行情变化。

  玉米价格上演最后的疯狂!

  近期国内玉米价格再现涨价潮,3月下旬以来,国内玉米现货市场价格大幅回暖,东北和华北主产区加工企业收购价格联袂拉升,现货强势带动期货价格一度向3月初的高点迈进,但进口谷物替代和临储拍卖压力让玉米期货价格率先回落。截止到3月29日,监测全国玉米均价在1573元/吨,较3月初涨91元/吨,涨幅5.77%,同比去年跌幅在14.08%。东北产区由于多元收购主体入市以及加工企业采购补贴等政策托底,玉米现货收购价格底部逐步抬升。截至3月2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9261万吨,剩余粮源接近见底,流通粮源主要集中在贸易商手中,“捂粮惜售、待价而沽”的现象在一些烘干塔时有出现。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的收购价格普遍上涨50—60元/吨。自2016年度新粮上市以来,东北玉米购销活跃度大幅提高,迅速抢占全国各大市场,华北玉米则失去了价格优势,玉米市场由往年的“涨看山东”转变为“涨看东北”。3月20日起,东北地区锦州港玉米价格连续上涨,据润农数据监测,平仓价格由1560元/吨涨至当前(3月29日)1630元/吨,一周累计涨70元/吨。在北港的带动下,广东港口价格持续跟涨,一周上涨幅度同样达到70元/吨。在南北港口的涨势带动下,华北地区玉米价格不断跟涨,基层农户惜售情绪浓厚,贸易商多收少出,囤粮积极,玉米价格近十天累计涨60元/吨。

  华北产区玉米上市进度缓慢,一度引发市场看衰华北价格,但贸易商惜售,深加工企业库存有限,导致企业不得不“提价”吸引粮源进厂。进入3月下旬,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从1650元/吨上涨到1700元/吨。3月国内玉米供应趋紧预期以及价格强势表现,导致南方饲料企业将目光重新转向进口粮源。截至3月底,华南港口进口高粱库存45万吨,进口大麦21万吨,进口高粱报价1650元/吨,进口大麦报价1550元/吨,两者较广东港口15%水分的辽吉玉米1730元/吨的报价存在明显的价格优势。除此之外,4—6月将有90万—100万吨的进口谷物抵达广东港口。

  从需求企业角度来看,进口货源充裕,价格合适,配方成熟,替代国产玉米不存在技术难度。因此,替代低门槛导致进口粮源成为南方玉米价格的定价标尺,南方港口高于1700元/吨的国产玉米价格极易触发大量进口。从这个角度来看,玉米期货1709合约触及1700元/吨之后,市场出现“恐高”心理,期货价格从高位回落。南方港口方面,目前广东港口玉米库存在50万吨以上,进口高粱、大麦库存接近80万吨,内贸玉米日均出货在4.5万吨附近。今日玉米自提价格在1710-1730元/吨,高位坚挺,以北港平仓1630元/吨计算,到广东港成本价在1735-1740元/吨,南北倒挂20元/吨。据润农咨询了解,目前南方沿海地区饲料企业玉米库存在一个月左右,需求整体不旺,企业采购积极性不高,观望心态浓厚,虽然港口价格上涨,但对后市并不看好。另外,据润农咨询了解,4月底以后将有美国进口玉米到港,到港完税价参考1680元/吨。进口玉米的到港势必对国产玉米形成冲击,而广东港的高价位意味着高风险,预计高点在1750元/吨。

  3月下旬,国家发改委表示继续稳步有序消化玉米库存,在2017年5月至东北地区新产玉米上市前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在高达2亿吨的临储玉米库存当中,2013年产的2900万吨的临储库存在时间上最急于出库,起拍价格有可能低于2014年产的临储玉米。近期,市场传言有市场主体建议,吉林地区陈玉米起拍价格设在1300元/吨左右。如果按照这一价格成交测算,这批粮源抵达北方港口后的价格在1530—1550元/吨,预估的交割成本在1570—1590元/吨,远远低于当前1709期货合约价格。

  综合以上,玉米现货阶段性的强势已不足以支撑远月1709合约的走势。在价格奔向1700元/吨重要关口过程中,玉米持仓量从3月21日的433.6万手减少至3月底的360万手,资金出逃反映出市场“恐高”心态。建议投资者重新评估玉米期货自2016年10月以来形成的趋势性上涨走势,及时调整仓位。

  近期,主产区基层余粮减少、用粮企业收购不佳推动玉米价格上涨,并蔓延至整个玉米现货市场,行情形成全面普涨,涨势“喜人”,甚至略显疯狂。以南方港口为例,3月中旬蛇口港成交价1640元/吨,目前最新价格1740元/吨,短短10天左右连涨100元/吨。市场看多者认为,前期对余粮减少预估不足、政策粮投放时间靠后、政策粮不会低价入市,而近期现货市场也够“配合”,一路飙高切合看多者预期。

  笔者无意干扰市场人士思路,但面对近期玉米价格的快速上涨,确实心存疑虑,当大家看到价格一路高涨的同时,是否关注到引发近期玉米价格大涨的原因?这种上涨是否具有可持续性?背后又潜藏着怎样的风险?

  据了解,近期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主要受到春节后产区贸易商积极入市收囤玉米、基层余粮向贸易商环节转移,而用粮企业备库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被动提价抢收,最终导致价格上涨向全市场蔓延,形成一片强势行情。但春节后贸易商、用粮企业积极收粮的结果是,今年产区贸易商、用粮企业库存规模普遍高于近几年同期,近期价格上涨相当于提前集中释放了用粮企业的收购需求,同时又导致后期贸易商去库存压力大幅上升。如果后期贸易商去库存节奏平稳,或不至于引发市场震颤,但一旦市场利空因素释放,谁又能保证贸易商去库存不会集中爆发形成“踩踏”!而环顾当前玉米市场,最大的不确定因素抑或是最大利空因素,无疑来自政策粮投放。

  当前市场看多玉米的最大支撑动力就来自于预期政策粮不会低价入市,既是预期,那便是对错各占半数可能,一旦预期错误,政策粮低于市场价格入市,今年可能又将有一大批看多者亏极退市。而考虑政策因素,年初国家一号文件已经明确定调今年继续实施玉米供给侧改革、陈粮去库存的大方向!从政策角度考虑,今年是国家陈粮去库存的攻坚之年,现货价格一路上涨,进口替代优势已经明显上升,近期传闻国内签购进口玉米数量明显增加。试问:如果涨势不止,国家难道会任由玉米价格持续上涨?

  而从贸易成本角度考虑,此前贸易商所做低价库存,按当前价格出库已经利润可观,贸易商环节库存何时释放也是变数多多。即便政策粮仅以不高于市场价格投放,考虑到贸易商存粮成本,贸易商长线持粮可能性会有多大?现阶段贸易商收购对市场价格形成了多大提振?后期贸易商出库将对市场价格形成多大打压?

  此外,在没有有效新增消费点的情况下,国内玉米消费总量刚性增加空间有限,虽然低价深加工产品出口量已有所增加,但相对国内庞大的产量可谓杯水车薪,而且如果玉米价格持续上涨,产品出口优势能否持续还需另当别论。面对价格上涨,更需要冷静思考、客观分析、清醒判断,切勿盲目跟风追涨,揽风险上身。

  来源:粮宝宝、润农畜牧报价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6 06:57,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