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31|回复: 0

[饲料] 玉米或将在曲折中攀升,5月之前玉米价格将“任性”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3-28 09:29:3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玉米2.jpg

  玉米或将在曲折中攀升

  玉米在政策支撑力度加大、供给侧改革助推去库存等因素的驱动下,近期走势企稳向好。加之,当前东北产区农户余粮见底、贸易商惜售情绪浓厚,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趋升,对大连玉米市场盘面亦有提振作用。总体来说,在政策等因素的影响下,玉米未来价格走势或将在曲折中攀升,整体涨势可期。

  政策支持力度强

  首先,在2017年一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采取综合措施促进过腹转化、加工转化,多渠道拓展消费需求,加快消化玉米库存。东北三省一区部分玉米深加工企业得到国家和地方财政给予的生产补贴,其中黑龙江企业补贴是300元/吨,吉林和内蒙古补贴是200元/吨,辽宁地区企业补贴是100元/吨。今年年初,吉林、黑龙江、辽宁地区饲料企业补贴政策陆续落实,政策积极鼓励国内玉米加工企业入市采购,增加国内玉米消耗量,同时削减国内产量,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玉米市场的“护盘”政策不断推出,其价格也因此得到了较为有力的支撑,形成了一个“政策”底。近日,政策再度加码,为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实施,引导更多吉林省内配合饲料企业入市收购、加工新产玉米,进一步扩大新产玉米就地加工转化能力,吉林省财政厅、省畜牧局和省粮食局共同印发了《吉林省饲料加工企业省财政补贴管理办法》,对省内未纳入年产量5万吨以上饲料企业补贴范围、年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给予120元补贴。当前的玉米市场,在政策支持力度逐渐增加的背景下,期、现货市场走势均呈震荡偏强态势运行。

  南北港口玉米价格稳中有涨

  近日北方港口收购价格呈现上涨走势,随着东北产区基层余粮减少,北方港口到货量持续下降,对港口价格形成支撑。南方港口高库存状况持续,南方饲料企业采购需求一般,虽然北港提价对南港贸易商心态有所支撑,但实际成交量未有明显改观,南北港口价格倒挂情况持续。当前,东北产区基层余粮减少,价格稳中偏强。四月临近,产区农户卖粮活动渐入尾声,农户环节余粮持续减少。在贸易商做库存影响下,产区用粮企业到货量缩减,部分厂家提价收粮,近期东北市场粮价走势稳中偏强。截至3月22日,辽宁营口国标三等玉米价格为1560元/吨,较2月中下旬的1490元/吨上升了70元/吨,近期稳中趋升迹象较为明显。华北产区贸易商收购趋增,企业收购价格走势趋坚。尽管目前农户环节余粮同比偏多,但近期贸易商收购热度增加,稀释基层供应规模,用粮企业到货量不稳定,导致企业提价收粮,华北市场价格走势表现坚挺。截至3月22日,河北秦皇岛国标三等玉米价位为1530元/吨,较2月中下旬的1410元/吨上涨了120元/吨,上涨幅度较大。

  随着东北产区基层余粮减少,北方港口到货量持续下降,对港口价格形成支撑,北方港口收购价格呈现上涨走势。截至3月22日,锦州港(600190,买入)平舱价格为1590元/吨。尽管南方港口高库存状况持续,但北方港港口提价对南港贸易商心态有所支撑。截至3月22日,广东港玉米价格为1670元/吨。南北港口的玉米价格走势如图2所示。

  总体而言,玉米补贴政策再次助力东北地区的库存消化,囤粮贸易商挺价心态增强,提振当地玉米现货价格,从而导致了发至港口的玉米贸易利润下滑,进而使得北方港口到货量下降,这又带动了港口玉米收购价格持续走强。通常而言,现货价格的坚挺,在很大程度上提振和支撑了玉米期货价格的企稳向好。

  深加工行业开工率维持稳定,且有利润

  当前,玉米深加工行业受到原料价格坚挺等因素的影响,其开工率维持相对稳定,且整体仍处于盈利状态。只不过部分深加工产品受到季节性淡季的影响,导致深加工利润有所缩水。深加工产品的价格也是相对坚挺的,如酒精、玉米淀粉,截至本月22日,黑龙江肇东的酒精出厂价格为4400元/吨,吉林长春的玉米淀粉出厂价格为1850元/吨。其走势如图3所示。总的来说,玉米深加工行业当前依然处于整理盈利状态,这利于维持相对稳定的开机率,进而对玉米的价格走势有一定的助推作用。

  综上所述,玉米市场在政策、去库存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未来的价格走势或将在曲折中前行,其价格重心将逐步抬升。

  5月之前玉米价格将“任性”涨?

  就在市场人士纷纷预期国家可能提前拍卖国储玉米之际,3月23日一则重磅消息袭来,即2017年国家将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深化玉米等收储制度改革,主要内容是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完善粮食等重要农产品收储制度有关部署,其中关于玉米这一品种,主要提到两点:一是2017年国家将坚持市场定价、价补分离、主体多元的改革方向,在东北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继续实施和完善玉米市场化收购加补贴机制;二是在2017年5月至东北地区新产玉米上市前安排库存玉米销售,按照不打压市场原则确定销售价格,并合理把握销售时机与节奏,促进市场平稳运行。从最近吉林增加饲料企业收购补贴范围来看,在春播之前主管部门仍在力求确保价格平稳回升。

  说完重磅消息之后,再让我们把目光投向当前国内玉米市场供需基本面,一方面经过大半年的销售,目前东北产区农户余粮基本见底,而享受补贴的深加工企业和饲料企业收购热情不减,部分地区“抢粮”现象时有发生,贸易商更是囤粮惜售,在此背景下,东北玉米价格继续保持坚挺向上。值得一提的是,之前市场人士纷纷预期在收购总量逼近1亿吨之际,国家“泄库”计划或将提前,一时间市场恐慌心理油然而生,但发改委公布国家决定在5月份时安排库存玉米销售后,短期市场信心得以恢复,对后期东北玉米市场价格看涨情绪也更加浓厚。目前华北地区农户余粮仍有3成以上,春耕临近,通常农户售粮进度加快,市场供应增加,但近期华北贸易商普遍开始增加库存,导致用粮企业厂门到货减少,被动继续提价收购。近几日市场关注的一大热点问题,之前市场普遍预期“两会”结束后华北玉米价格或将迎来一轮回调行情,但事实上只是经过短暂的调整其价格又重返上行通道。此外,目前东北产区玉米所剩无几,现阶段东北产区至港口货源数量减少,南北港口玉米价格下跌后重拾升势,其中北方锦州港口玉米收购报价1560元/吨,水分含量15%以内,价格较上周累计上行30元/吨,以质论价。广东辽吉15%水玉米成交价格1680-1700元/吨,较周初继续小幅上涨,这也是3月8日前后高点后,广东再次触及1700元/吨附近。因北方近期疏港业务下降且成本坚挺,但目前除内贸玉米到货之外,进口高粱、大麦一直到货不断,提醒关注库存变化和进口谷物到货,即期库存预计在51万吨左右。具体分析如下:

  补贴政策“加码”

  为支持玉米购销市场化改革实施,引导更多省内配合饲料企业入市收购、加工新产玉米,进一步扩大新产玉米就地加工转化能力,3月21日吉林省出台《吉林省饲料加工企业省财政补贴管理办法》,对省内未纳入年产量5万吨以上饲料企业补贴范围、年设计生产能力2万吨以上的饲料加工企业,在规定期限内收购加工省内2016年新产玉米每吨给予120元补贴。去年至今,东北补贴措施频繁出台,继去年11月出台深加工企业采购玉米补贴政策后(其中吉林省补贴标准200元/吨),今年春节后各省相继出台年产量5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采购玉米补贴政策(吉林省补贴标准200元/吨),如今吉林省再次率先出台年设计能力2万吨以上的饲料企业收购加工玉米补贴标准120元/吨,增加对中小饲料企业的补贴,虽对提振玉米饲料消费影响有限,但有利于防止春耕前因农户集中售粮引起价格下滑,进一步加快我省农户玉米库存的转移,玉米价格也将继续受到支撑,目前吉林长春、公主岭一带玉米销售价格走强10-30元/吨,哈尔滨、双城等地价格受吉林地区行情上涨带动,部分贸易商出货报价上行10-20元/吨。

  余粮基本“见底”

  据了解,目前东北地区农户玉米余粮已经不足两成,与去年粮源集中在临储库存中不同,今年深加工企业、饲料企业以及各类贸易商手中囤积了大量粮源,目前黑龙江与辽宁余粮已经不足一成,吉林省相对而言余粮略多。同时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数据显示,截至3月20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9026万吨,其中内蒙古收购1362万吨,辽宁收购1947万吨,吉林收购2648万吨,黑龙江收购3069万吨,按东北产区总产量1亿吨,近期平均5日收购量400万吨计算,4月上旬东北基层余粮或将收购完毕。据统计,目前华北地区余粮仍在4成左右,农户惜售令售粮进度明显迟缓,且目前惜售情绪仍在持续,是限制粮源供应的主要因素之一,余粮偏多为后市华北地区玉米集中上量埋下隐患,并且即使农户持续惜售令售粮战线延长。

  政策粮“首拍”不利

  继3月10日四川成都市级储备玉米竞价交易之后,3月16日河北省级储备玉米也加入地方性竞价销售的行列,2017年地方性政策玉米轮换销售的序幕已然启动,其中16日河北竞价销售2013年地产一等玉米7589吨,底价1580-1600元/吨、全部流拍,17日四川竞价销售2015年新疆产一等玉米7285.368吨,继续流拍,主要原因就是玉米到厂成本较高且质量参差而未获市场认可,企业观望情绪浓厚。

  展望后市,由于目前东北产区玉米供应数量有限,且多数农户需要等待至4月中旬销售自然晾晒玉米,粮价表现相对抗跌,且拍卖启动要到5月份,因此预计在此之前国内玉米市场价格仍将“任性”上涨,只是因区域性上量差别,“北强南弱”格局或将显现。同时,后期以下几方面也值得我们关注:一是东北农户销售自然晾晒玉米上市对市场价格的影响。二是今年东北地区备耕(黑龙江、辽宁等),与往年相比时间有所延迟,同时去年底我国农业部提出继续调减2017年镰刀弯等非优势产区玉米面积1000万亩,据了解目前除黑龙江第四、第五积温带农户(例如,海伦)改种大豆以外,大部分农户依旧习惯于种植玉米,上述调减目标能否实现值得关注。三是二季度进口玉米、高粱及大麦集中到货,其对南方玉米市场消费将产生一定影响。四是两部委发布2017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辽宁、吉林、黑龙江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实施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具体补贴范围、补贴依据、补贴标准由各省(自治区)人民政府按照中央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具体确定,鼓励各省(自治区)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言外之意,非优势玉米产区的生产者补贴额度可能缩减或者取消。

  来源:微商期货、农产品期货网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5 23:31,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