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608|回复: 0

细数H7N9谣言套路,这些谣言不能信!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2-22 12:10:4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今年以来,我国16个省份出现了人感染H7N9流感疫情,而不少谣言也开始在网络上传播。这些谣言有的为新出现,有的则已在网络上反复传播了多次。1 [; R! Y3 X) l, d
. U+ l2 |3 z* V" m
  谣言一:吃泡椒凤爪、大盘鸡感染H7N9死亡4 {! w% o; E+ ^; t: M6 L
8 ~5 X/ f3 }/ A( Q
  今年春节前后,一条“江西省瑞昌市高丰镇郝爱军,因在乌石街饭店吃大盘鸡感染H7N9流感死亡,参与抢救的医生已被隔离,瑞昌市5570头家禽已感染”的消息在江西瑞昌市民的微信上风传。
3 t1 l, V6 k7 l1 z. R- n# \2 Y9 s" r* i$ v/ j" C+ Z. L
  除了大盘鸡外,“吃泡椒凤爪感染H7N9流感死亡”“鸡蛋不能食用”等关于H7N9流感的谣言也在网络流传。; l' I0 U8 k3 Q5 a) i  j
) V" g0 ~! n( w, g1 S
  根据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公室的回应,导致人感染H7N9病毒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是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中。尚没有证据显示H7N9病毒能够通过经妥善处理后的禽类或禽蛋类传播给人类。此外,吃煮熟的食物也不会感染H7N9病毒。# W, Y# V+ z2 W/ t8 h
  |" ~' g) |) |; N! ^
  谣言二:穿羽绒服会感染H7N9流感% U. x, X: J. }4 j
& `  @+ e% P  ~; a2 P2 G
  除了“吃大盘鸡、泡椒凤爪感染H7N9流感”以外,网上还曾有谣言称流感病毒可以在禽类羽毛上存活较长时间,不仅生产羽绒服过程中收集环节的工人是高危人群,穿羽绒服的人也要加倍小心。
; ?3 q, S  Q( J; L( ]6 c- ?8 ?: K0 z: p; Y  b
  国家卫计委卫生应急办的回应称,目前,我国确诊的H7N9病例,绝大多数发病前有活禽的暴露或接触史,且以暴露于有活禽售卖的农贸市场的比例居多。而从事非规模化和非规范化家禽养殖、贩卖、宰杀等工作的人群,因暴露于带毒禽类的机会更多,所以被感染的风险也更高。但填充羽绒服使用的羽绒制品通常经过消毒、高温等多个环节处理,流感病毒存活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4 y" s4 ^6 l3 w9 J  m4 M" M  Z1 [0 M6 l
  因此,收集羽绒的工人确实是感染流感的高危人群,应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但穿羽绒服感染流感的几率很小。
% d9 ?# v# S" @9 R, c# d5 ~2 u6 j. n( v' s  Q4 [
  谣言三:禽流感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播9 Q( z* V, H& H
, k" q. S; ^+ _
  近日,网络上还有说法称流感能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4 ]& c- L+ C3 a. ]1 A1 U9 R4 e: X* M5 J
  对此,国家卫计委网站公布的信息称,直接或间接暴露于受感染活禽或带毒禽类污染的环境是导致人感染流感的最危险因素。流感病毒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密切接触感染禽类及其分泌物、排泄物等也是流感的主要传播途径。+ o- o0 d6 Z/ l  B0 `- P
2 t* Q$ S9 a+ P
  而根据国家卫计委的监测信息,虽然偶有局部聚集性病例(每起2-3例病例,均无续发病例)发生,但尚无证据表明H7N9病毒能持续地“人传人”。8 q' C7 s4 K0 m
. C8 J0 ]/ q. y4 q6 r  K" z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认为,之所以在流感高发期会重复出现各类谣言,其原因在于涉及禽流感的信息具有较高的社会关注度,且对于普通民众有一定的专业知识门槛,民众容易被误导。他提醒市民,在接触此类信息的同时应该关注各权威官方平台的辟谣信息。  ?8 A1 Z5 g3 ?) X6 \: ^& w
( B4 j' E& a5 t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11-2 21:3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