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832|回复: 0

[饲料] 本年度东北玉米外运量同比或增一倍,当前玉米市场观望心理增强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7-1-12 11:26: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年度东北玉米外运量同比或增一倍

  2016年第四季度东北地区玉米外运总量估计为1600万吨,同比增长140%。其中,散粮下海量为871.5万吨,同比增长221.6%;火车入关数量440万吨,同比增长450%。后期由于东北本地消耗有限,即使中储粮在东北大量轮入一次性储备的玉米,东北玉米仍有外运需要。

  华北玉米收购价格涨跌互现

  上周,华北标准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山东潍坊1680~1720元/吨,滨州1660~1700元/吨,高点上涨20元/吨;河南驻马店1740~1770元/吨,上涨10元/吨;河北秦皇岛1410~1430元/吨,下降40元/吨。

  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上周华北地区农户售粮进度为40%,比前一周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偏慢6个百分点。其中,山东42%,周比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偏慢9个百分点;河南43%,周比提高2个百分点,同比偏慢6个百分点;河北34%,周比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偏慢3个百分点。

  春节前华北玉米或震荡下行

  2016年11~12月频繁雾霾等不利天气导致物流受阻,华北地区用粮企业迟迟未能建立起较大库存,目前深加工企业中只有少数能达到20天左右的库存,大部分企业库存天数仅在10天左右。尽管从售粮习惯来看,春节后华北地区农户售粮比东北地区提前,但用粮企业通常也需在节前备足20天的库存才能保证正常生产,这意味着未来华北地区用粮企业还需继续增加库存。

  目前来看,用粮企业除满足正常生产外,还需增加10天左右的库存,估计节前华北地区(河北、山东和河南)农户需再出售500万吨玉米方能满足需求,而农户存在惜售心理。目前华北雾霾天气尚未结束,物流仍然受到影响,近期天气不利于玉米水分下降和企业收粮。

  华北玉米价格相对偏高,东北玉米到华北地区顺价,随着东北玉米价格持续下行,东北玉米到华北地区贸易利润增加,东北玉米到货增多对华北玉米价格有一定冲击。

  目前华北农户余粮仍有六成,春节前是传统售粮高峰期,整体来看,春节前玉米仍将有一定供应压力。在国内玉米价格整体走弱的大势下,节前华北玉米价格走弱仍是大势所趋,在多空因素博弈下,预计节前华北玉米价格以震荡下行为主。

  供应压力较大东北玉米价降

  上周,东北地区玉米收购价稳中有降。标准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价:吉林松原1300~1340元/吨,比前一周下降10元/吨;公主岭1340~1370元/吨,持平。黑龙江绥化挂牌收购价1400元/吨,持平,但考虑各种折扣,送粮企业反映实际成交价格仍有下降趋势;贸易商16%水分玉米装车价1140~1160元/吨,下降40元/吨。内蒙古扎兰屯标准水分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价1300元/吨,持平;辽宁铁岭1290~1340元/吨,下降10元/吨。

  截至2016年12月31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4082万吨。

  其中,内蒙古512万吨,辽宁935万吨,吉林932万吨,黑龙江1702万吨。国家粮油信息中心监测显示,截至上周,东北三省一区农户售粮进度为48%,比前一周提高4个百分点,同比偏慢13个百分点。其中,黑龙江52%,周比提高3个百分点,同比偏慢18个百分点;吉林42%,周比提高5个百分点,同比偏慢9个百分点;辽宁64%,周比提高4个百分点,同比持平;内蒙古37%,周比提高5个百分点,同比偏慢11个百分点。

  由于玉米价格持续下行,贸易商贸易利润难以保证甚至亏损,贸易商收购积极性有所下滑。而春节前农户售粮高峰来临,产区玉米供应压力较大,后期东北玉米价格仍将以下行为主。

  北方港口库存增长压制价格

  上周,北方港口玉米价格基本稳定。鲅鱼圈港贸易商15%水分以内、霉变2%以内的烘干新玉米收购价为1430~1460元/吨,理论平舱价1490~1520元/吨;锦州港(行情4.30 +0.00%,买入)贸易商收购价1450~1460元/吨,理论平舱价1500~1520元/吨,均与前一周基本持平。

  2016年12月30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314.5万吨,比前一周增加11.8万吨,同比增加51.5万吨。上周北方四港共下海约58.9万吨,比前一周减少49.7万吨。2017年元旦以来,北方港口贸易粮到货明显减少,对北方港口玉米价格有一定支撑。后期来看,由于南北贸易利润极低,北方港口下海量已经出现下降,而产区玉米仍然处于不断上量的过程,预计后期港口库存将继续增长,对玉米价格有一定压制。

  本年度东北玉米外运大增

  监测显示,2015/2016年度我国东北地区玉米外运量为2100万吨左右(不包括跨省移库玉米),同比下降25%,其中散粮下海量840万吨,同比下降45%;火车入关量下降最为明显,同比下降57%;集装箱下海和汽车入关则有所增长,增幅分别为4%和180%。2016/2017年度(始于10月)以来,东北地区玉米外运数量出现明显增加。

  取消临储后,东北玉米价格大幅下降,不仅较华北玉米价格有竞争优势(爱基,净值,资讯),在销区收复了部分被华北玉米占领的市场份额,也能直接顺价进入华北地区,2016年12月下旬以来,甚至能够与进口玉米价格相抗衡,刺激其外运增长。此外,在物流紧张的情况下,国家铁路总局对东北玉米外运给予较大支持,也很大程度方便了东北玉米外运。

  广东港口玉米价或稳中震荡

  上周,广东港口玉米价格趋于稳定。广东港口15%水分东北玉米到港价1600~1630元/吨,车提报价1630~1660元/吨,与前一周持平。广东港口库存为106.9万吨,比前一周增加23.8万吨。经过前期价格急剧下跌和小幅反弹,目前价格以稳为主,南北贸易基本顺价。

  后期来看,广东港口玉米价格预计稳中震荡。尽管饲料企业日均提货量保持在5万吨左右的高位,但港口库存仍然不断攀升,春节前港口库存将保持100万吨左右的高位。加之1月开始,进口高粱和大麦等替代品将集中到港,其中1月广东港口高粱和大麦到港量预计将分别达到50万吨和30万吨的水平,供应压力仍然较大。

  目前饲料企业已经出现一定观望情绪,贸易商挺价心态走弱,后期港口玉米价格有继续走弱可能。但值得注意的是,玉米价格向下空间已经不大,目前港口库存多为前期高价粮,到港成本在1750~1900元/吨不等,贸易商已经大幅亏损,如果价格继续大幅下跌,贸易商挺价意愿将增加。综合来看,预计后期广东港口玉米价格稳中震荡运行。

  开工率高企淀粉价仍将下行

  上周,国内玉米淀粉出厂价格持续下滑。淀粉出厂报价:吉林长春2000~2050元/吨,比前一周下降20元/吨;辽宁沈阳2150~2200元/吨,下降70元/吨;山东滨州2150~2200元/吨,下降70元/吨;河北秦皇岛2050~2100元/吨,下降70元/吨。

  2016年12月以来,国内玉米淀粉价格累计回落150~350元/吨。

  上周全国淀粉行业开工率79%,比前一周提高1个百分点。其中华北淀粉行业开工率84%,比前一周提高3个百分点;东北77%,基本持平。如果不考虑固定成本和补贴,吉林长春地区加工1吨玉米理论盈利462元,比前一周下降80元/吨;山东滨州地区理论盈利246元/吨,比前一周下降97元/吨。如果考虑补贴,吉林淀粉企业加工1吨玉米理论利润仍超过600元,处于近年高位。

  目前国内淀粉行业开工率仍处于较高水平,而下游企业受环保等因素影响,减产或停机现象增加,加之2016年12月以来下游企业库存逐渐恢复,不利于淀粉需求增长。预计在高开工率下,后期国内淀粉价格继续下行。

  当前玉米市场观望心理增强

  “春节前肯定不会再收购玉米了,等把剩余的300多吨玉米卖完后就开始准备年货去。”河北省石家庄市玉米贸易商梁书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进入1月以来,河北及周边省区多阴雨和雾霾天气,这一方面让玉米水分增大,另一方面不利于玉米运输,加上下游需求企业采购量下降,尤其是很多需求企业天天下调玉米收购价,玉米贸易商经营困难。在市场经营风险加大的情况下,他准备把剩余的玉米处理完以后,就停止玉米生意,等过完春节再决定如何做玉米买卖。

  目前,河北、河南、山东等省份农民手中玉米存量比较多,保守估计存量在50%以上。市场预期,春节过后玉米市场肯定会出现农民集中售粮高峰,届时玉米价格涨跌难定,小商贩、贸易商等没有必要在春节前就大量收购并囤积玉米。

  记者通过与玉米贸易商交流了解到,很多贸易商对春节过后玉米价格是涨是跌拿捏不准,在农民余粮和国储陈玉米库存均比较大的情况下,贸易商普遍认为市场供应不会出现任何问题,作为中间商,为了规避价格波动风险,在经营中保持最低经营库存是上策。

  “当前很多大中型粮食经营企业也没有大量收购并囤积玉米,东北产玉米价格又一天比一天低,估计春节过后市场会出现更‘诱人’的玉米价格。”梁书民说,在玉米价格涨跌难以确定之际,他建议大家多看少动。

  不过,从近日玉米市场传出的有关机构将加快去库进度等消息来看,玉米价格一跌再跌的概率正在下降。

  上周末,全国粮食流通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从会上发布的信息来看,今年及今后数年我国小麦、玉米等大宗粮食市场去政策化速度将大大加快,玉米等品种的生产、收购、流通、最终消费,特别是价格的涨跌等将出现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玉米市场,为了去库存,不但要继续在产区调减种植面积,而且要为消费找到新门路,未来扩大燃料乙醇产量和使用区域会对玉米价格形成重大利多影响。另外,鼓励玉米等粮食品种加工产品出口、把握好进口、坚决打击粮食走私、引导销区企业多用产区的粮食等将为国产玉米腾出较大的市场空间。

  在进行市场调查时记者发现,在农民手中余粮较多、国储陈玉米库存仍高达2亿多吨的情况下,当前市场观望心理增强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但今后我国玉米种植面积将持续下调,下游需求将持续增强,如果再考虑到国产玉米的生产成本,以及进口玉米与玉米替代品的成本,国内玉米价格的下行动力并不是十分强劲。如果有关机构为了加快玉米的去库存速度,把国储陈玉米大量定向用作生产燃料乙醇的原料,那么庞大的供应压力会瞬间消失。此外,庞大的国储陈玉米库存是当前国内玉米市场最大的打压价格的因素,这个库存是多年来高价收储形成的,也是近年来我国大量进口玉米与玉米替代品造成的。目前,形成这个庞大的玉米库存的因素正在消失,一旦今后国内玉米市场完全市场化,那么玉米价格在很大程度上将由供需因素来决定。

  来源:综合粮油市场报、期货日报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7 03:15,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