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3447|回复: 0

猪打架(咬尾、咬耳)症发生的原因及其防治措施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12-23 08:31: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1、品种和自身因素
① 品种和个体差异
   a、不同品种:某些猪本身的遗传基因,易产生应激反应,造成猪好斗而打架;
   b、同一品种但个体差异大:以大欺小;
   c、猪群体过大,强弱不均,为争出群序,会发生打架。
② 不同生长阶段:超过30Kg的猪易发生。
③ 性别因素:公猪严重。

2、饲料营养
① 高蛋白日粮,很容易造成猪肝肾负担过重,肝气郁结不散而引起猪上火,狂躁不安,最后导致猪打架;
② 高能量低纤维饲料,会引起猪咬尾;
③ 微量元素亚铁、铜缺乏或不平衡,会引起猪咬尾;
④ 矿物质钙、食盐缺乏,会引起猪打斗;
⑤ 维生素缺乏时,会引起代谢机能紊乱,从而发生打架;
⑥ 预混料或浓缩料与玉米等原料混合不均匀,造成营养不平衡,也会引起猪打架。

3、环境因素
(1)温度过高或过低;
(2)猪圈潮湿引起皮肤发痒;
(3)通风不良,有害气体(氨、二氧化碳、硫化氢、甲烷)大量蓄积;
(4)天气突变,如雷雨天;
(5)光照过强,猪处于兴奋状态而烦躁不安;
(6)生活环境单调;
(7)地面类型:漏粪地板比水泥地面发生率高。

4、饲养管理
① 饲养密度大,拥挤,空间小,秩序混乱,容易引起冲突而打架。
    一般以每圈饲养10—12头为宜。冬季密一些,夏季稀一些,一头猪所占面积夏季以1.5-2.0平方米为宜,冬季以1.2-1.5平方米为宜 。
② 食槽或饮水器不足,地面喂,争食;
③ 缺水或供水不足;
④ 饥饿或没吃饱;
⑤ 卫生状况不良;
⑥ 转群、并栏饲养,猪整齐度差;
⑦ 猪群中混入陌生猪:
    由于混入陌生猪只,猪身上的气味与其它猪不一样,而猪的嗅觉又比较灵敏,所以很容易造成猪群打架。  
⑧ 未剪犬牙。
⑨ 育肥猪未去势或太晚去势:
    育肥仔猪提早去势不仅能提高育肥性能和胴体品质,而且还有利于避免因公母猪在相互爬跨而引发咬尾症。一般规模化猪场在仔猪5-10日龄之间就去势 。

5、疾病
① 伪狂犬病、腹泻等,会诱发猪咬尾;
② 体外伤口流血或有生理性疾病
    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外伤出血,或者患有某种生理性疾病造成的气味改变(如血液的腥味、猪由于某种生理性疾病造成的身体气味和尿液气味等),很容易被其它猪识别出来(猪嗅觉灵敏),从而造成群体攻击。
③ 霉菌毒素中毒:饲喂发霉变质的饲料而造成霉菌毒素中毒。
④ 有体外寄生虫(虱子、疥螨等),引起猪皮肤发痒,造成猪在舍内磨擦出血,对其它猪产生吸引作用而诱发咬尾;
⑤ 有体内寄生虫(蛔虫),刺激患猪攻击其它猪而发生咬尾现象。

猪打架(咬尾)的防治措施

1、选育抗应激猪品种
2、改善饲养管理
(1)满足猪的营养需要;
(2)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3)合理组群;
(4)适宜的饲养密度;
(5)仔猪断尾:出生0-3天断尾;
(6)及时剪犬牙;
(7)定期驱虫:芬苯哒唑+伊维菌素
(8)及时移走咬尾恶癖猪,隔离咬伤的猪并用药消毒;
(9)提早去势;
(10)给猪提供一些玩具,如旧轮胎、铁链、木棍等,转移猪的注意力,满足其玩耍的天性 。

3、药物防治
(1)用安定止痛剂+青霉素隔离治疗;
(2)对被咬伤的猪及时用0.1%的高锰酸钾清洗消毒,并涂上碘酊,以防化脓感染;
(3)抗应激剂:添加小苏打、维生素C、维生素E、有机硒(酵母硒)等。



-----------------艾丽曼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7-19 08:46,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