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在饲料的加工过程当中,饲料中存在的一些热敏性营养素如:维生素、酶制剂、活菌制剂及一些风味物质由于受到加工过程中的高温、挤压、碾磨等因素的影响而会失去很大一部分活性。 
 在正常制粒条件下,维生素损失一般在10%以上。 活菌制剂在制粒过程中的损失 饲料中添加的活菌制剂主要有乳酸菌、链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它们在制粒过程中的稳定性差异很大。活性酵母细胞数损失达99.7%,几乎没有活性细胞存在。 
 热敏性成分在膨化过程中的损失 
 1.维生素在膨化过程中的损失温度、压力、摩擦和水分都会导致维生素损失。在120℃膨化的饲料中,维生素A、维生素D3、叶酸损失约11%。 
 2.酶制剂在膨化过程中的损失通常膨化温度可达120~150℃,比制粒温度还高,在这样的条件下大多数酶制剂将完全丧失其活性,110℃条件下,植酸酶的活性存留率为零;110℃时β-葡聚糖酶和纤维素酶的活力已无法测得。 
 3.活菌制剂在膨化过程中的损失 膨化过程中活菌制剂的损失比制粒条件下的损失要大得多。120℃以上的膨化温度将使目前应用比较多的乳酸杆菌、链球菌、芽孢杆菌和酵母的活性全部丧失。 
 因此在饲料加工过程要注意以下几点: 
 1.控制加工温度,不能太高影响添加剂活性 
 2.减少水分用量,最好能干进干出。 
 3.粉碎粒度适中,过大影响熟化和消化,过细影响消化系统的正常运行。 
 4.同时饲料营养的损耗控制。要注意采购的营养的真实性,不要采购次品。储存时间不宜不长,同样会影响营养。夏季时间要短,冬季时间可以适时延长。 
联系方式:15966062707 
联系qq:2853369084 
 |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