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298|回复: 0

一学就会!猪流行性腹泻不再是难题!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6-2-29 10:59:1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春节后寒流来袭,全国范围内出现降温,猪场腹泻有所增多。另外保育猪出现体温升高、关节肿大,中大猪出现咳嗽喘气的案例明显增加。此次寒流之后,白天气温逐渐上升,执业兽医师提醒广大猪友:做好猪舍内环境控制,减少温差过大和通风不良对猪群的影响。另外初春重点关注猪腹泻问题。

  兽医在春节假期期间接到问诊病例最多的要数猪流行性腹泻了,不管是母猪、仔猪、中大猪都有腹泻的发生。与寒潮频发,温度骤变也是猪发生腹泻病的重要原因之一,使猪流行性腹泻的发生和流行呈上升趋势,尤其是仔猪发病造成大量的死亡,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猪场流行性腹泻一旦发生很难控制,为了减少猪场因流行性腹泻带来的损失,兽医师将临床十几年猪流行性腹泻主动防治措施和大家共同分享一下,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帮助。

  一、临床表现:

  1、仔猪:仔猪排水样或糊状粪便,粪便呈黄色,常夹有未消化的凝乳块,应激时呈喷射状,脱水严重,消瘦。全身沾有粪便,呕吐白色奶瓣,怕寒扎堆在保温箱中。10日龄以内的仔猪发病2-7天死亡,死亡率达100% ;2-3周的死亡率在10%以内,日龄越小死亡率越高,病愈后易形成僵猪。

  2、中大猪:一般断奶仔猪感染后2天发病,排水样稀便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个别猪呕吐,一般7天左右停止腹泻,体重减轻,死亡率低,病猪有的发育不良,严重的影响生长。

  中大猪排水样稀便呈喷射状,粪便呈灰色或褐色

  3、母猪:有的无症状,个别母猪腹泻及呕吐,母猪产奶量下降,严重的无乳。

  二、剖解变化:

  剖解发病仔猪,病变主要集中在小肠,肠壁变薄,膨胀,弹性降低,充满液状内容物,呈半透明状或淡黄色液体,胃内充满黄白色凝乳块。 10日龄以内的哺乳仔猪发病率高,死亡率高;中大猪,发病率高,死亡率低,腹泻持续1周后开始恢复正常。

  三、猪流行腹泻的预防:

  1、大家都知道,猪流行性腹泻发病日龄小、发病急、死亡率高的特点,如果在发病时用药和疫苗免疫接种往往无济于事,一般都采用给母猪免疫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疫苗,使仔猪通过吃母乳获得天然的母源抗体,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2、对于疫情严重的猪场,兽医师建议后备母猪配种前免疫2次,产前40天 和20天各免疫1次;经产母猪在产前40天和20天各免疫1次,注射后海穴,可提高猪群免疫力,在生产实践中,一般没有接种疫苗的猪场,发病率极高,一旦发病药物很难控制疫情。

  3、加强猪舍卫生消毒和保温工作,尤其是母猪产房、产床、保育舍的消毒,对于仔猪, 母猪乳房消毒也很重要。及时清除粪便, 可减少环境中病原数量,减少该病的发生几率。做好防寒保温及通风换气工作,能减少冬春季节流行性腹泻的发生。

  四、发病处理方案:

  1、对于发生猪流行性腹泻的猪场,兽医建议紧急接种猪流行性腹泻、猪传染性胃肠炎二联弱毒疫苗(建议使用福州大北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生产的)。对于产前45天内的母猪肌注1头份,20天后对没分娩的母猪加强免疫1头份,注射后海穴,同时要加强猪舍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适当的提高保温箱的温度,以防止本病在猪场大面积的爆发。

  2、药物治疗:兽医师建议(1)断奶前的仔猪,用黄芪多糖+恩诺沙星注射液,注射后海穴;(2)中大猪,控料2-3天,严重个体用黄芪多糖+氧氟沙星或恩诺沙星注射后海穴,同时口服补液盐+硫酸粘杆菌素+黄芪多糖饮水。对于有呕吐症状的猪可用胃复安止吐。(3)母猪控料2-3天,同时口服补液盐+硫酸粘杆菌素+黄芪多糖饮水。

免费问猪病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5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5-5-7 09:08,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