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1095|回复: 0

[养猪技术] 什么是运输应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5-11-23 09:47:3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运输应激是猪场生产中不可避免,如引种、售猪、小猪贩运等,特别生猪长途运输,在生猪运输过程中由于外界环境温度、车内温度、运输密度、疲劳缺水、踩踏挤压等各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导致生猪失重损失、运输致残致死、胴体品质下降,生猪营养物质消耗,体重下降,免疫力下降,猪致残或死亡,引种猪或贩运小猪到达目的地后出现严重病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均给生猪运输带来重大损失的现象就被称之为运输应激。




造成猪运输应激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猪品种抗应激能力差
       主要由猪个体的基因型决定,如易患应激综合症的猪多表现为肌肉丰满、皮紧、腿短粗、屁股圆、背腰有肌沟,易惊恐、好斗、眼球突出、目光异常、难于管理,选种时应特别注意。
2.环境改变引起的应激
       猪已习惯的生活场所突然被强制混群装入车船,使机体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诱发神经、内分泌系统活动增强,发生应激反应。 在我国,生猪运输车尚不能达到恒温要求,车厢内温度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如果选择在炎热夏季运输生猪,外界温度高达30 多℃,在运输过程中即使采取搭棚遮阴,冷水冲洗车厢等降温措施,车厢内温度依然闷热;如果是在极为寒冷的冬季进行生猪运输,则最好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避免运输过程中贼风的侵袭,同时应注意预防冬季常见疾病的发生,保证运输成效。




运输过程中大环境往往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炎热的夏季,受运输车车厢内水分以及粪尿蒸发的影响,车厢内往往形成高热、高湿的小环境,引起猪体温调节紊乱,体内积热且散热困难,表现出机体脱水、心力衰竭、全身血液循环障碍、消化机能减退等病症,而这类疾病常常因得不到及时救治而死亡,造成运输损失。
3.人为因素引起的应激
      (1)在生猪运输中,上车前的抓捕、驱赶、待猪的态度及做法会影响猪群的应激。
      (2)上车后驾驶人员的技术水平、车辆行驶速度以及路线路况的好坏也会间接影响猪群应激,小群转运生猪,没有单独的固定猪群的定位栏,行驶过程中遇到刹车以及车厢地面打滑,猪群会站立不稳,相互挤压、踩踏。运输过程中不同窝次圈次的猪混在一起还容易造成猪群间的打斗现象。




      (3)猪群在长途运输途中运输人员是否给被运猪只停车休息时间以及饮水饲喂时间也会对猪产生重要影响。
      (4)到达目的地后,生猪接收地的猪舍环境及人员也很重要,特别是种猪和小猪的运输过程中到达目地后经常出现疾病的发生,出现死亡率较高的事件也时有发生,给养殖户造成重大损失。
      (5)由于条件受限,投料和饮水不能及时供给,或者猪自身应激及运动反应后厌食等造成猪肠道内无饲料饮水可供消化吸收,缺水可造成体内酸碱平衡和水盐代谢紊乱,饥饿极易造成消化液分泌与营养成分吸收减少,动物机体内酸类代谢产物蓄积,尤其是在车船内湿度大、机体不断排汗的情况下容易产生脱水或代谢性酸中毒,导致运输失重。

640.webp.jpg




中国畜牧人网站微信公众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互联网,仅供畜牧人网友学习,文章及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有侵犯到您的权利,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010-82893169-805)。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布主题 快速回复 返回列表 联系我们

关于社区|广告合作|联系我们|帮助中心|小黑屋|手机版|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5824号

北京宏牧伟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京ICP备11016518号-1

Powered by Discuz! X3.4  © 2001-2021 Comsenz Inc. GMT+8, 2024-6-7 18:14, 技术支持:温州诸葛云网络科技有限公司